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84197950373

    不能這麼說。物價穩定並不能代表人們的經濟利益穩定。

    在我經過的那個年代,物價還好是基本穩定的。但百姓的生活即各個人群的經濟利益卻十分不穩定。

    每次運動一來,總有一部分人要糟糕,或工資大幅下降甚至停發,還有全家趕到鄉下去當農民。

    可能有人會說,那農民肯定是穩定的。也不。因為上交公糧的數量,還有各種農產品比如豬羊的上繳規定也是經常在變動的,同時還時不時要求農民為國家的大型工程出勞力,多數是沒任何收入白乾的。

    就在那時,儘管物價還算穩定,但“國民經濟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這是中央結論)。

    所以,物價和經濟穩定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 2 # 手機使用者3881665293

    這個穩定是綜合性的,關鍵是誰在操控,國家有計劃的操控,百姓未來的利益是可以期待,如果只是既得利益集團等個人操控,那就是搗亂市場渾水摸魚,欺壓老百姓收刮民脂民膏,他們錢賺足後開溜,所以這個價格變化應該列入國家宏觀調控計劃,只能提倡相對穩定,如果物價絕對穩定那麼整個市場就沒有錢發展前途了!

  • 3 # 艾特Ali

    溫和的通脹有利於經濟發展!不是物價越穩定越好,物價大漲(通貨膨脹)也不行,也會破壞經濟發展。

    其實,物價穩定 經濟發展 充分就業 國際收支平衡是貨幣政策的四大戰略目標。這幾個目標都是相互矛盾的,只能選一個或者兩個目標,在某一特定時間段重點來執行,很難兼顧或是面面俱到。

    要經濟發展就要投放大量基礎貨幣,必然造成物價上漲。

    要充分就業就要發展經濟,必然要投放大量基礎貨幣用於發展經濟,物價還是要上漲!

    要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就要減少進口;要維持國內物價穩定,就要增加供給加大進口,不進口國內市場供應不足,物價必然上漲;進口加大了,國際收支平衡又打破了。

    貨幣政策有個折中兼顧各個目標的做法,物價上漲低於4%,不充分就業低於4%。經濟和社會發展都趨於穩定。

    至於是經濟發展放第一位,還物價穩定放第一位,或是充分就業放第一位……就看現實選擇和國家發展戰略了。

  • 4 # 龏龏龏龏

    物價穩定就是物價在國家政府的掌控範圍之內,老百姓都能接受而且還感覺到經濟實惠。這對老百姓來說是好事,錢木有貶值,這東西值一塊,也就賣一塊。人們的經濟利益肯定都穩定。可這是有條件的,就是個人財富相差不大,如果貧富差距太多太大,不可會能物價穩定。個人觀點。

  • 5 # 雄哥14505

    物價穩定。群眾基本生活有保障。這是黨和人民政府 歷來高度重視的。翻 開近三十年經歷。每當物價上漲超過百姓生活水平時。國家不是增加職工補貼。就是撥款補貼農民收控制物價上漲影響群眾生活。前幾年 有次因為水災福州菜和肉價大漲 市政府撥出專款從外地調。或向農民高價買 運到城裡按災前價出售。

    如果物價上漲幅度與群眾收入增加相適應。那麼也算穩定。但物價穩定不代表人們利益穩定 只能說基本生活穩定 經濟利益包括多方面。就業 勞動報酬。工資收入 還有你付出勞動了 能否拿到報酬。還有你投資的是賺是虧 再就還有沒有意外發生 如自然災害和疾病等等

    按經濟學原理。 物價上漲 能刺激工農業生產 生產提高人一收入增加供消平衡 人們利益才穩定。 但我們是大國 又處於初級階段 供消一直存在不平衡。成了深化改革重要任務。現在只能在保障物價基本穩定後逐步達到人們利益穩定。 後者才是人們期望的。

  • 6 # 尺幅千里217

    物價穩定了,老百姓的生活也就有了目標,生活費等也有了穩定和期待。不象現在你就是百萬富翁或千萬富翁也不能確定後半生有生活保障,困為錢越來越不值錢,過去買一頭牛一百多塊,現在只能買一隻雞了,誰能確定十年之後一千萬能不能買頭牛呢?因此,只有象改革開放前物價穩定,雖然窮一點,物資缺口大,但大家幸福感很高,大人小孩都覺得日子越來越好,夫妻二人生七 八個小該的也都能長大成人。要是現在生七八個小該沒有幾千萬就麻煩大了!

  • 7 # Jiahengjiaheng

    人們的經濟利益與物價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物價上漲是社會上物價的整體上漲,無論誰買東西上漲的物價都一樣。所以說人們的經濟利益主要體現在利益分配上究竟合理不合理。

  • 8 # 使用者7660108230151

    百姓寧願工資低物價穩也不需要政府的印錢補助,改革前豬肉每斤不超一元現在是多少錢?百姓工資漲與不漲有何意義別在愚民了

  • 9 # 虎嘯142216643

    一個物價上漲,永遠不會跌,除了過期失效,無人經問:以促銷為名下調,上漲東西已定形,用其它東西補貼上漲是無形商語

  • 10 # 養心澗山人

    我認為這種提法基本上是正確的。物價是國計民生的一個大事。尤其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按照理論,我們可以這樣去設想,社會GDB的提高。應該說幾乎和勞動者的奉獻力是成正比的。按照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多勞多得。GDB的提升幅度應該和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是同步的。能夠透過中國改革開放40年。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基地屁的增長。於勞動者實際收入的增長是不成比例的。

    那麼,如果再加上物價上漲的因素,我們不難看出,老百姓工資的增長和社會有經濟發展的速度是呈一種倒掛的形式。所以說物價的上漲對老百姓的癮,生活影響至關重要。從社會的一種表面的現象,我們也可以看出。在計劃經濟的年代,物價是由國家統一宏觀調控的。雖然老百姓的工資收入並不是很高,那是生活的壓力比現在應該說要輕得多。因為在那樣的時代是兩個不變的量去比較,所以。總是停留在那個水平上。老百姓心裡沒有壓力。工資收入是一個定量。物價也是一個確定的量。所以老百姓心裡活的踏實。現在的情況就有些不同了。特別是對一些退了休的老人聞言。定量的是退休金。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其變是有變化也是一種很微小的變化。一年加個。幾十塊錢。哦,吳木匠,這是一個變數,一個較大的變數。這個變數究竟有多大的?變化範圍老百姓心裡沒有底。所以他們就活的很不踏實。再加上平繁變化醫保社保政策的變動。讓老百姓覺得不確定的因素實在太多。再加上。原來的一些傳統的觀念都一一被逐漸地擊破。養兒防老變成了留錢防老。反過來。就約束了消費的提升。制約了貨幣的流動性。所以說,國家應該加大力度對物價進行適度的管控。只有保持了物價的穩定,老百姓就能夠克服一種。對未來的恐慌。生活。也就安穩了。心裡也就踏實了。這僅僅是個人的一些看法,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誰知道靜壓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