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電商報

    星巴克之父:將一手爛牌打好!

    “我不喜歡咖啡,但我喜歡星巴克。”馬雲曾在上海為他的老友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站臺時,如此說道。

    這不是馬雲第一次公開表白星巴克,在以往的成都星巴克交流會上,他就以“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老朋友的身份出現,激情洋溢地講述他眼中的老友。

    馬雲說,“把喝咖啡這門生意做得這麼大,像中國這樣沒有喝咖啡習慣的大國,有近2000家店,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值得我們去學習。”

    作為星巴克的靈魂人物,霍華德·舒爾茨身上確實有太多故事。

    “邂逅”星巴克

    霍華德·舒爾茨並不是星巴克實際意義上的創始人,早在1971年星巴克就已經成立,當時規模不大,只有4家分店,而且只專注於出售高質量的咖啡豆,沒有想過提供飲料服務。

    第一次留意這家叫星巴克的店,是1982年,那時候他在一家進口瑞典廚具的公司美國分部擔任副Quattroporte。這家位於西雅圖的一家叫“星巴克”的小公司,在他那裡購買了很多臺煮咖啡器。

    他感到很好奇,便親自到西雅圖看個究竟。在他推開門的那一瞬間,咖啡香飄入鼻尖,他一直忘不了那個味道,從此與星巴克結緣“這才是真正攫取我心靈和想象力的工作”。

    為此他放棄了高薪工作,奮不顧身加入星巴克。“當時幾乎所有人都難理解,為什麼我為了這家只有4家分店的小咖啡店,放棄已有的高薪,包括我的父母”被問起當初的決定,他笑言。

    不過,他在星巴克的經歷並不是不順利,跟創始人之間有很多摩擦,尤其在經營理念上很不合。

    有一次,舒爾茨去米蘭出差,被當地的一家咖啡吧震撼到了,“原來放鬆的氣氛、交誼的空間、心情的轉換,才是咖啡館真正吸引顧客一來再來的精髓。大家要的不是喝一杯咖啡,而是渴望享受咖啡的時刻。這才是星巴克要做的,那時我真是心情澎湃。”

    那時候美國還沒有這種東西,他預感到這一模式將會大有作為。

    回到美國,當他興奮地將這一想法告訴星巴克的創始人時,換來的是嗤之以鼻的不屑。一氣之下,舒爾茨離開了星巴克另起爐灶,籌得75萬美金創辦了天天咖啡。

    後來對於自己的離開,他這樣說,“如果那時我不這麼做,我只是一個銷售經理,星巴克就不會是今天的樣子。”

    收購星巴克

    偏偏就在這時傳來一個訊息:星巴克因經營困難將被出售。對星巴克情有獨鍾的舒爾茨東奔西走尋求募資,足足用了兩年的時間,他才募集夠資金,買下了星巴克的全部股份。

    特別有意思的是,比爾·蓋茨的父親老蓋茨,是進行這筆交易的律師。老蓋茨對舒爾茨特別讚賞,常常當著比爾·蓋茨的面稱讚,“舒爾茨有著罕見的才幹,他做事堅韌不拔,為人正派,他是一個傳奇。”

    1987年一個Sunny燦爛的下午,舒爾茨將星巴克收入囊中,成為實際掌舵者,終於可以一展拳腳。

    就在他雄赳赳攻城略池之際,在芝加哥受挫。從1987年至1989年,星巴克分別虧損33萬美元、76萬美元、1200萬美元。

    經過這慘痛的三年後,芝加哥人開始接受星巴克的重烘焙咖啡,慢慢扭轉了局面。到了1992年,星巴克的店面已有近120家,併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

    上市當天,他打電話回家對母親說,“我們做到了,我們的美國夢實現了。”隨後的勢頭越發兇猛,向全球13個國家發起強烈攻勢。

    2000年,也許是以為可以暫時放下手頭的事,安心擔任董事會主席兼全球戰略官,舒爾茨辭去CEO職務,首席財務官的史密斯出任星巴克CEO。

    然而星巴克進並沒有放緩全球擴張的步伐,很快就因為大環境不景氣而面臨虧損的問題,2007年季度淨虧損高達670萬美元,股價創下歷史新低。

    隨之而來的全球金融危機,逼得舒爾茨無法再沉默,只好再次披掛上陣。經過一系列大刀闊斧的動作,總算順利走出衰退的泥沼,穩住陣腳。

    幾天前,全球最大星巴克在上海開幕,並引入阿里AI場景,從舒爾茨本人多次空降中國就可以看出他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如今,星巴克的市值逼近900億,舒爾茨個人財富也水漲船高。

    功成名就的舒爾茨很喜歡的說的一句話是,“一個人的出身並不能決定他的未來。”

    貧民窟長大

    現如今,我們很喜歡感慨“寒門難出貴子”。這個被反覆提及和論證的話題,每每提起總是讓人傷感。舒爾茨算得上是寒門裡出來的貴子。

    “我小時候生活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可以說是家徒四壁。”這是被他反覆提及的往事。他出身於猶太人家庭,從小在紐約布魯克林東區的政府公房裡長大,住在這些公房裡的,都是一些相對貧困的移民家庭,他們一家就靠做卡車司機的父親的微薄收入度日。

    7歲那一年,厄運降臨這個貧困的家庭,他親歷了美國夢的破滅,目睹了父母所經歷的無助和絕望,因此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他記得很清楚,那是1960年3月,那一天天氣特別寒冷,運送紙尿布的父親因路面結冰而滑倒,摔傷了大腿而被公司解僱。當小舒爾茨推開家門時,看到父親腳上裹著石膏,歪靠在沙發上。

    回憶起往事,他仍舊心有餘悸,“我永遠忘不了這一幕,我父親是個快垮掉的藍領工人,父親沒有醫療保險,沒有工傷賠償,什麼都沒有。他的價值沒有得到體現,沒有受到尊重,這使他覺得很辛酸和憤怒。所以我下定決心絕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在我的僱員身上。”

    這一變故雖然擊碎了舒爾茨一家的美國夢,但是父親的悲劇卻激起了他內心的美國夢。就像美華人常說的,“沒有擊敗你的終究會使你變得強大。”

    在今年的清華演講中,舒爾茨說,“所以不論今日的我如何成功,幼時所經歷的傷痛,至今歷歷在目。事實上,失敗的恐懼、不安全感和脆弱無助讓當時還是小男孩的我深感羞恥,然而,也由此讓我學會熱誠、富有同理心、自重並尊重他人。”

    每一天,他都在為生活奔走,思考著如何擺脫這個困境。家裡是無法支付他高昂的大學費用的,幸好由於在橄欖球(即美式足球)上表現出色,他被北密歇根大學錄取,還提供獎學金,圓了大學夢。

    從這時開始,他的命運有了起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能讓自己沒壓力、活的開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