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r子軒

    建議城市中心區域購買小戶型,1.風險小,2.固定資產,可以長期出租。注意必須是市中心,最好是,學區房,小戶型,地鐵房,這種房子三線價格會穩步上升,即使在房價調整期,也不下跌。做生意現在不好做,除非自己有特長,另外股票基金,沒有關係或者長期的專業知識不建議進入。注意不要相信那些高回報的專案。

  • 2 # 加貝-勇

    是單身?還是結婚生子了?幾個孩子?父母是否健在?父母是否有收入?如果結婚了是全職太太還是有穩定的收入?自己的收入是否穩定可持續?是否有住房?是否有車?是否有住房按揭貸款?是否有其它消費貸款?等等。沒有詳細的資訊沒發給出合理的建議。如果一定要建議,可以做一些低風險的,固收類的銀行理財產品。

  • 3 # 我就是高

    現金50萬的話,可以考慮分成三份進行投資。俗話說的好,雞蛋不能放同一個籃子裡。

    至於每份多少,可以按照自己對風險承受能力的大小來判斷。

    預留一些現金在餘額寶裡,方便急用。可以買一些支付寶上的短期理財產品。

    然後,可以分倉買進一點基金或者股票。現在的股指還是有底可以抄。

    具體還是要看你的風險承受能力,畢竟很多投資是有可能損失掉本金的。記著一件事,那就是天上不會掉餡餅,這樣你也可以防止一些騙局。現在社會上風險集資的還是很多。

  • 4 # 小狗錢錢錢

    三線城市50萬來說不算小數目了,如果這些都是閒錢並且五年都不會動用到的話還是有財可理的。巴菲特講投資要集中,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面,風險是小了同樣收益也小啊。現在不管是樓市還是股市都處於歷史相對低位,看你更喜歡哪一個市場吧,只要能拿的住必然會有不錯的收益。

  • 5 # 虎貓中國

    50萬不是一個很大的數目,如何使用,主要取決於你本身對這筆錢的使用程度,是隨時可能拿出來使用還是打算長期升值,不同的方式,可以使用不同的理財模式。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你只可以使用40萬左右投入理財,因為金額很小,所以建議投入到理財產品就可以了,預期收益率在5個點左右即可,保本增值。

    另外,可以拿出10萬投入到一些較高風險的產品,比如股票市場等。

  • 6 # 平臺老闆妹夫

    這要看你的實際情況,是單身?還是結婚生子了?幾個孩子?父母是否健在?父母是否有收入?如果結婚了是全職太太還是有穩定的收入?自己的收入是否穩定可持續?是否有住房?是否有車?是否有住房按揭貸款?是否有其它消費貸款?等等。沒有詳細的資訊沒發給出合理的建議,具體操作因人而異

  • 7 # 雁南飛過水雲間

    謝謝邀請。三線城市50萬的話,理財角度講房子首先不是好的選擇,未來中國城市群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是個大機率現象,三線及以下城市房地產不是好的投資方向。股票市場的話,雖然估值水平基本處於歷史低位,整體市場風險逐步減少,但風險偏好尚未好轉,個股風險隨著投資理念的轉變,後面尚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個股風險出清也未結束,不宜現在入市。穩妥的辦法是買一些固定收益產品,比如銀行自身的理財產品,風險低較穩健的品種,利率一般來說不超過年化5%的這種,期限可以選擇六個月不超過一年的,這樣可以做到靈活掌握,未來一旦股市出現趨勢性機會可以隨時變現殺入。總之就是現時選擇穩定的固定收益理財產品,等待股票市場的風口,不失為較佳策略

  • 8 # 野馬和尚

    雖說三線城市,可在國內不同地域生活、經濟、交通等情況差距可大啦。沿海還是內陸?西北還是東北?因此這麼模糊的背景資料下,真不好給出什麼具體建議。

    就拿內陸中等欠發達的三線城市說,50萬存款從理財角度談談個人方案:

    1.若城市經濟相對比較活躍,人口集中或流量較好,可買個30平米左右的門面,然後出租出去收取租金;

    2.買門面時採用按揭方式,比方說按揭4成,期限十年或十五年均可,因當前基準利率不高還是比較划算。租金基本上可供上每月按揭款。

    3.餘下的自有資金,可用來做其他理財。

    做其他理財,注重安全性為主,兼顧一定風險偏好。比如購買債券基金或混和類基金都可以,既安全收益也不錯。

    同時也可擇機定投主流指數基金(ETF),該類基金相對較靈活,特別是在熊市更有左側交易優勢。

    僅供參考。

  • 9 # 人性課堂

    謝邀,理財首先要考慮這筆錢的規劃目的,如果這筆錢是用於未來幾年的生活保障,那麼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少部分放在銀行活期儲蓄或貨幣基金,便於隨時取用,再拿一部分,做些中期理財,銀行的定期存款或者買些理財產品,理財期限在1到3年之間,這樣保障手頭的現金花完之後這筆錢能到期取用,同時保證收益性,最後再留一部分做長期規劃,比如子女教育金、自己的養老金等等,因為作用的不同所以選擇的渠道也不同,這部分錢可以透過年金保險、基金定投等進行規劃。如果您比較熟悉股票市場,同時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做些股票類投資。在所有理財之前如果沒有健康險的話,要先拿出一小部分做份健康險,因為一旦發生疾病、意外等風險產生大額的醫療費用,一切的理財都沒有意義,所以保障是理財的前提。具體每個部分佔多少,這個要考慮你的個人和家庭情況,是否有長期的固定支出或債務,例如:房租、房貸、車貸等等。所以理財不僅僅考慮收益性,要綜合三個要素: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以及對於這筆錢的規劃以及未來生活可能發生的變化,比如未來要換房、換車等等,每個人的理財方式都要結合自身情況做整體規劃和決定。

  • 10 # 坤鵬論

    如果沒有房子,建議投資房產,房價雖然受國家的很多政策限制,但大家也知道,房價仍然持續上漲。如果是剛需還是先製備房產是明智的選擇。

    如果已經有房產了,可以考慮其它的理財產品,畢竟房產上漲空間有限而且流動性慢,如果急需用錢,很難短時間出手。理財的至理名言是“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可以把資金分別投資於不同的產品。

    可以把長期閒置的部分資金存入銀行定期,銀行為了更好的吸收資金利率都有所提高。

    一年定期能達到3%,三年定期4.25%,五年定期5.5%。如果長期閒置可以選擇長期,收益率高,風險還低。還可以投資一部分資金到銀行理財產品,儘量選擇PR2級以下的產品,安全係數有保障,收益率在3.5%~5%之間。PR3以上的產品銀行本身發行的就少,可見風險程度。

    可以把應急資金存入餘額寶,餘額寶收益率雖然持續走低,但也在2.8%左右,它最大的優勢是儲存自由靈活,可以隨取隨用。還可以選擇支付寶旗下的定期理財,選擇性比較多,封閉期從7天~365天。收益率3.6%~5.2%之間,屬於中低風險的產品。

    如果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可以嘗試一下定投指數基金,持有幾年可以達到10%以上,但也是存在風險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beyond有哪些感動你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