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F7A0014

    先說結論,不能取代,至少以目前的技術無法取代

    前期在機身內拍攝包圍曝光(假設為五張,兩張欠曝兩張過曝一張正常)和後期在處理軟體上用一張照片調整在本質上有著區別

    如果是在超級大光比(例如鏡頭直對夕陽和逆光)環境下用包圍曝光後期合成可以保留絕大部分的高光細節和暗部細節,如果僅用一張照片就算是RAW格式曝光四檔拉爆也無法恢復細節,因為你的感測器在拍攝時根本沒有記錄下過曝欠曝部分的細節

    再說中灰漸變鏡,後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擬,但本質上和包圍曝光還是一樣的。所以在前期能幹的事儘量還是不要放到後期做

    而且就我目前所知,後期能模擬的應該只有減光鏡(ND),不過就算利用堆疊技術實現了還是和直接使用濾鏡有很大區別

  • 2 # 攝影師楊子young

    區別是前者灰漸變方式,控制好曝光拍攝一張照片即可。而後者包圍曝光,要至少拍攝三張照片,再後期軟體合成一張來獲得最終完成。兩者從攝影方法上有明顯區別,“灰漸變濾鏡攝影法”是控制在前,“包圍曝光合成法”是表現在後,兩者的共通之處就是“平衡光比,獲得層次。”

    詳述:我們都知道在風光攝影時,往往現場的上半部分(天空),光線亮於下半部分(山川或草原...),光源部分和受光面亮於背光面。灰漸變鏡可以一定程度的縮小上下兩部分的光比,但縮小不了受光面和背光面的光比。漸變鏡攝影方法,為了獲得更好的效果,市場上能買到“淺灰、中灰、深灰三種暗度的硬漸變和軟漸變兩種風格效果的鏡片。”而包圍曝光再後期合成的方法,現代數碼攝影叫“曝光合成法。”方法是至少拍攝三張照片,即拍一張18%灰的正常曝光照片、拍一張按亮部受光面曝光的照片、拍一張按暗部背光面曝光的照片後,再利用後期軟體合成為一張層次豐富的照片。總得來談,“包圍曝光合成法”比“漸變鏡拍攝法”效果好很多,更自然、更精細。

    我個人認為,數碼攝影能取帶。

    另外,多說一句,採用灰漸變方式攝影更適合用膠片相機創作。下面配幾張我用包圍曝光合成法拍的作品,供大家品鑑。

  • 3 # 追光自駕攝影

    你好,簡單分享一下我的經驗,灰漸變一般用於水面或者地平線,在一條直線的時候用灰漸變平衡光比比較好,如果是拍攝山或者其他風光不是一條直線的時候這時候用漸變不太好使,因為漸變的分界線是一條直線,如果不是直線的話一般會用包圍曝光,使用的場合不同,如果是直線的情況我覺得兩個方式都可以,只是包圍曝光相對麻煩一點,用漸變很方便。至於效果我認為主要開拍攝技巧和器材。

  • 4 # 寒光的攝影生活

    風光攝影中,使用灰漸變鏡拍攝,或者前期透過包圍曝光拍攝多張,然後在後期使用軟體合成處理,這2種方法都可以解決拍攝環境中光比過大,無法用普通手法在一張照片中獲得合適曝光的問題,因此在大部分場合任選一種即可,但它們又有各自的特點和優勢,在某些場合還不能被取代。

    一、相機寬容度與大光比,風光拍攝繞不開的話題

    由於目前的相機硬體條件和技術限制,照相機一次曝光只能記錄光線強度在一定範圍內的影象,這個能力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說的相機的寬容度,這個範圍也遠不及人眼所能看到的光線強度範圍。若所拍攝的場景光線強度範圍過大,如早晨日出時,被太Sunny線照耀到的山頂、天空的雲彩,和被山峰遮擋住Sunny的地面這樣大光比的場景,往往都會超出相機的記錄能力,在設定曝光引數拍攝時,如果你兼顧了地面暗光部分的細節,就會失去高光部分,成為一片白;如果你兼顧天空的高光部分,則地面弱光部分又會一片黑。注意這和新手在平時拍攝時曝光引數設定不當不同,即不管你如何調整曝光,都無法得到曝光合適的照片。

    (大光比場景下普通的拍攝手法無法獲得合適的曝光)

    為了彌補相機在大光比環境下記錄能力不足的問題,攝影師最先採用的辦法是在鏡頭前新增漸變鏡,依靠漸變鏡遮擋掉部分高光來平衡光比。後來隨著數碼技術的發展,在拍攝數碼照片時,攝影師又採用包圍曝光,前期拍攝多張照片後期區域性合成的方法來達到目的。

    (使用漸變鏡拍攝,可以平衡光比,使照片獲得合適的曝光)

    二、2種方法的各自特點與區別

    1.實現的時間點不同

    採用在鏡頭前新增漸變鏡的方法拍攝,這是在拍攝前期就可以完成的,當你按下相機快門後就得到一張曝光合適的照片;而採用多張照片包圍曝光的方法,需要在後期進行合成處理才能最終完成。這2種方式拍攝的照片,在用途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對於新聞類(也稱編輯類)用途的照片,強調的是照片的真實性,透過多張合成手段得到的照片往往是不予承認的;一些高級別的攝影比賽,是不允許改動影象的畫素的,也只認可單張拍攝的照片,不接受多張合成的照片。

    對於商業類(也稱創意類)用途的照片,側重的是照片的藝術性,所以對於採用多重曝光、多張照片後期合成等方法得到的照片同樣認可。

    2.包圍曝光合成法更加靈活

    普通的漸變鏡(如上圖所示),在使用上有一些侷限性,即對光線明暗變化邊界呈直線均勻分佈的場景有較好的效果,如拍攝海上日出,海平面就是光線明暗變化的分解,它是一道水平的直線,但如果我們要拍攝山間的日出或是城市日出風光,由於山巒起伏、城市建築高低錯落,則光線的明暗分界就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沒有規律的上下起伏,這時使用減光鏡就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如下圖)。

    (對於高低林立,錯落有致的城市建築,漸變鏡難以獲得理想的效果)

    而包圍曝光後期合成,是由影象處理軟體智慧化的計算得到的,無論多麼複雜的明暗分界都能得到較為滿意的效果,而且還可以人工修改。

    3.需要的硬體投入不同

    漸變鏡可以平衡光比,但不同程度地會對影象畫質產生影響,引起照片偏色等。既然我們採用漸變鏡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質量更高的圖片,所以低質廉價的漸變鏡就沒有必要使用了,一般依據所使用相機和鏡頭的檔次來匹配,一般圓形濾鏡價格要在300元以上,高檔的會達到幾千元,而且不同口徑的鏡頭還要分別配置,所以需要額外的資金投入。

    包圍曝光後期合成,雖然需要電腦硬體和影象處理軟體來實現,但這些裝置是一般攝影者必備的,不需要專門購置,相對成本要低很多。

    (方形漸變鏡)

    綜上,使用漸變鏡前期拍攝,和採用包圍曝光後期合成都能解決大光比環境下的拍攝問題,但它們各有特色,既可以在一些場合下任意選用,又在特定場合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悲明朝,可嘆崇禎,可憐漢人!明朝亡清朝起,大家有什麼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