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都下水道
-
2 # 急診夜鷹
當年讀臨床型研究生,開學就在醫院報到上班,晚上和週末修理論課。
作為本科畢業生,初入臨床,也是有些忐忑。
這種醫學生到臨床醫生的轉變,我覺得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1. 學習習慣與模式的改變
成為臨床醫生,學習就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所管的臨床病人身上,從病人身上去學習,從病人出發去看書去查文獻,再回到病人身上去驗證,這樣的任務式學習效果很好。這種學習模式的轉變,你會比較快速的跨越這個階段。
2. 學習與病患溝通
醫患之間的溝通是一種藝術,醫生和患者之間的關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但作為醫學初哥,自己投入時間和熱情,以積極的態度與患者互動,關心他們的病情,也關心他們本人。很多時候,你都會收穫蠻多的感動。不少患者還不吝嗇他們的表揚,熱情的邀請你甚至去他們家做客(當然我並沒有去),但這是一種相互信任和感激的朋友關係。
3. 學會與同道相處
醫療工作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創造高效的工作流程,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學會與同道相處溝通,成為團隊內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有助於你增強職業歸屬感,更好的成為一個受信任的醫生。
4. 樹立自己的遠期職業規劃
醫道一途,醫療教學科研,需要平衡發展,尤其在國內環境下,科研直接關係你的晉升空間,你需要早期積累科研基礎,至少不要因為科研弱項成為你前進的障礙。在醫術上精益求精,成為解除病患疾苦的大家。
5. 堅持一項運動,有一個好身體。
暫且就這5條吧,祝醫學之路帶給你豐盛的人生。
-
3 # 最後一支多巴胺
又是一年畢業季,馬上就會有很多畢業上來到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工作崗位上。
如果你不喜歡醫療行業,我勸你儘早離開,免得煎熬。
如果你喜歡或者勉強可以接受,那麼我要告訴你的是:多幹活,多總結,多看書,多始建,少數話。
其實這幾點完全適合任何行業任何人,它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很多人的經驗總結。
或許你現在對這幾個字會嗤之以鼻,但是我敢保證若干年之後你就會悔之晚矣。
醫學從某種意義上說還是一門經驗型科學,如果沒有經驗心得又如何快速成長?
那麼經驗心得從何而來?
必須要從千百次的實踐中得來,必需是反覆總結提煉之後才能化為己有。
不同醫生的水平是不同的,而且同年齡不成正比,而是同業務量和個人學習能力成正比。
不要以為滿頭白髮的醫生就一定技術高超,也不要以為年輕醫生就一定是菜鳥。
有人說:我整日加班,難道醫務人員就註定不能談勞動法嘛?
每一個人都可以淡勞動法,都可以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但,你需要明白的當下的現實和自己內心的想要。
沒有付出會有回報嘛?
如果你已經功成名就,談勞動法的話,別人會尊重你。
如果你還是一個小白,卻還在誇誇其談的話,別人只會內心鄙視你。
你只有泡在醫院裡,看更多的病人,開更多的手術,談更多的話,才有可能比別人進步更快。
要成功,就努力付出。
別無其他。
-
4 # 陳舟醫生
剛入臨床的醫學小白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關於臨床疾病:需要注意你大學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僅僅是一個參考,或者是一個認識的基礎,正真的臨床治療或者最新的治療方案可能會和課本上完全向左,這個時候除了多問上級醫師之外,還有一個不錯的選擇,查閱Uptodate臨床顧問,具體網址:http://www.uptodatechina.com/,目前已經有文中版翻譯,看起來學起來會比較方便,大概你一個月的工資正好可以買一年的使用許可權。
關於職業遠景:如果對臨床上某一個科,特別感興趣,可以考慮再讀個博士碩士,第一,要報考國內最好的導師,甚至院士,不單單是是學歷,更是學習的經歷,好的平臺讓你獲益匪淺。
關於學習態度:多做少說,吃苦耐勞是必須的,有手術就跟,不怕累,不怕苦,還有不怕死,因為醫生真的很辛苦。
關於醫患關係:建議還是學習一下服務行業的禮儀規範,雖然醫生護士不承認醫療看病是服務行業,那時飲食醫療要比服務行業更加要求的高!!!
回覆列表
我並是大家想象的那樣,主業副業發展得都很好,我也在權衡利弊,我也在計較得失。
關於職業規劃,譬如泌尿外科,起初是各個亞專業都要涉及,尤其是泌尿繫結石、泌尿系腫瘤、前列腺疾病、男科學,在最短的時間內熟諳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與治療。最後集中火力攻克一個亞專業,不要面面俱到,亞專業做到極致,也能贏得天下。
勤快是必須的,上級都喜歡勤快的醫生,而在複雜的科室人際關係中,勤快能夠彌補性格的缺陷。
對於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來說,勞逸結合是一句空話,儘可能多呆在病房裡,見了手術就要上,當三助、四助都沒有關係。
我的哥們王少剛是一個例子,他大學畢業後留校,在武漢同濟醫院的急診科工作,多年後才報考同濟醫院的泌尿外科碩士、博士,入行比我晚多了,現在是博導、泌尿外科主任,他的成功經驗:少說話多做事,終於以出色的成績贏得了葉章群老闆的賞識,他的手術技藝,堪稱中國中部泌尿外科第一。
張旭教授(現301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在同濟醫院率先開展後腹腔鏡手術,張旭名滿天下之時,王少剛還籍籍無名,下班以後,王少剛會仔細琢磨張旭的手術錄影,譬如後腹腔鏡腎上腺手術的入路,在張旭沒有發表論文之前,他已經琢磨得一清二楚。
閒談莫論他人非,是獨善其身的最好方法。
前不久,我曾經在國內一著名醫院看急診,是我最糟糕的一次看病經歷,我只是酒喝多了,嘔吐、心跳加速,去醫院要求醫生為我開具倍他樂克。但去了醫院,急診醫生不由分說的給我下了病危、吸氧、心電監護,還有三千多元的檢查,他甚至沒有多聽我說一句。我簽字離開了,在酒店睡了一覺,翌日身體恢復正常。
其實急診醫生沒錯,他得排除一系列疾病,但我在想:我也是醫生,如果是普通病人,會不會被一紙病危通知書和鋪天蓋地的各種檢查嚇得半死?
對病人,多幾句解釋多幾抹微笑,是另外一張具有治癒系的處方。
關於醫生個人品牌的建立——
去年是影片直播元年,今年更是風起雲湧,影片是很好的宣傳平臺,一次好的科普講座直播可以迅速擴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