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胎寶媽談育兒

    對於兩歲半的寶寶不會發一些音或者是說話不清晰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寶寶語言發育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

    一、發音階段

    剛出生的新生兒就會用哭叫發音,對飢餓、大小便、疼痛刺激等的哭聲在響音度、音調上有所不同。1~2個月開始發喉音,2個月開始發“啊”“咿”“嗚”等母音,有些幼兒7~8個月能發“爸爸”“媽媽”等語音,9個月左右開始模仿人的口型練習發音。

    二、理解語言階段

    嬰兒在發音過程中開始理解語言,透過視覺、觸覺等的感知來理解事物名稱,9個月左右的嬰兒能聽懂簡單的詞義,也會對一些簡單的語言進行迴應,可以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

    三、語言表達階段

    幼兒在理解語言的基礎上,開始逐漸表達語言,一般從一歲開始會說單詞,後組成句子,1~2歲,很想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但由於詞彙量有限,會亂七八糟說些大人聽不懂的語言,3~4歲,詞彙增多,但常常發音不準,通常會把“老師”發音為“老希”,這種情況,家長不必刻意糾正,隨著孩子長大後逐漸會轉為發音正常。

    我的孩子都三歲多了還經常說不清楚f與h,隨時說“飛機”為“灰機”,我也沒有過多幹涉,只是每次他說過後,我會強調一遍這是“fei機”哦!但我也不強迫他馬上要說標準,因為我知道那是孩子發音過程中會遇到的正常情況,就這樣慢慢的,過了一段時間後,他自己就發音正確了。

    所以,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不必過於擔心,也不必強迫孩子立刻改正,需要的是留給孩子發育的時間,只要孩子沒有病變,到時間自然就會。

  • 2 # 十二美

    兩歲半寶寶不會發d和l,是不是構音障礙?

    不是的!

    2歲半的寶寶不能要求她這麼準確的發出,d和l!而且還是英文?還是拼音!難度很大!

    寶寶發音是後天透過,聽,看,說。反覆磨合的一個過程所以當我讓我寶寶說話的時候!1、會讓她看著我的嘴巴去說。2、讓她看著圖片去說。3、反覆反覆去說,及時說錯了,也不阻止。語言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像我們大人一樣,如果長期不說,不聽,一樣也會發音不準,不會說的。
  • 3 # 淮山育兒

    現在,很多寶爸寶媽都會關注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和語言環境。

    因為家庭組成原因,孩子接觸到的語言環境比較豐富,比如爸爸媽媽說普通話、爺爺奶奶說本地方言、外公外婆又說另一個地方的方言。

    所以很多家長就會擔心,不“單純”的語言環境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比如很多南方人對N和L不分,日本人對R和L不分一樣。

    從兩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語言對“語音閉合”和大腦發育的影響

    先說南方人對N和L不分的原因,其實這是一種耳朵“語音閉合”的表現。

    “語音閉合”是指,母語或者常用語言用不上的語音,耳朵會漸漸聽不出區別,在發音上也會漸漸沒有區別。

    所以為什麼有些南方人對N和L不分,可能主要是因為小時候語言養成階段,南方方言本身對N和L就發音一樣,當然還有不分平舌和翹舌、前鼻音和後鼻音。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孩子的語言教育上,雖然為了保證孩子主要語言的發音準確,家長除了需要關注母語或者主要語言的口音純正性(比如標準的普通話和純正的英語教學)。同時,也不能排斥多語言的環境,這樣能避免兒童耳朵出現“語音閉合”的發生。而且,現在主流學術界普遍認為,多語言環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有幫助。

    語言影響對事物的表達和定義準確性

    另一個概念,每種語言對事物的定義都是不一樣的,每種語言都有一套定義事物、表達事物的標籤。

    就比如,我們漢語裡面,分姐姐、妹妹、哥哥、弟弟,會關注年齡問題,但是在英語裡面,只有sister和brother兩個詞,壓根就不用區分年齡長幼。

    這就是不同語言對事物的定義標籤不一樣。

    再比如,在英語裡面的haapy,一個詞代表“快樂”、“幸福”、“開心”,而在中文裡面這些詞是不同的。

    這也就是很多外企待過的人喜歡中英文混著說,主要是不同的詞對不同的事物表的的準確度不一樣。就比如,地方方言的表達,很多時候比普通話更精準,更傳神。

    所以,單一語言很多時候不一定能把事物和世界表達清楚,多語言相當於增加了詞庫標籤,能夠讓孩子更好的去定義、理解這個世界和外界事物。

    所以,綜合起來看,在孩子的語言教育方面,可以選擇一兩門主要語言作為重點培養,同時鼓勵接觸多語言環境,除了能提高孩子對世界的理解定義能力,同時能降低耳朵發生“語音閉合”,還能有助於孩子大腦的發育。

  • 4 # 兒童康復指導金老師

    通常情況下,有的孩子在言語評估過程中會發現他們能夠發音,表現出來發音不清,顯現出構音障礙。但是大部分孩子的確是因為存在口部肌肉力量薄弱顯現構音障礙;而另一部分的孩子只是沒有達到一些音節的發音年齡,即使口部肌肉力量、控制正常,也仍舊發音不清。

    此外,寶寶不會發D和I類似的母音,也可能是語言發育遲緩的症狀,可能與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有關。由於神經病變,與言語有關的肌肉麻痺、收縮力減弱或運動不協調所致的言語障礙。強調呼吸、共鳴、發音和韻律方面的變化,從大腦到肌肉本身的病變都可引起言語症狀。

    一般由疾病原因,特別是涉及到智力、腦神經等病因引起的語言發育遲緩,是不會自愈的,而且不及時治療,會進一步危及孩子的智力發育、學習能力、生長髮育以及生活能力等。

    通常0-3是孩子大腦語言發育高峰期,6歲之前發育基本成型,後期在想有本質的改善提升會很難。如果在這階段,寶寶沒有得到充足的大腦營養和良好的語言刺激,就會出現語言發育緩慢,甚至語言障礙的情況,對孩子會有很大的影響。

    從孩子目前的情況來看,更需要及時給孩子全面補充大腦所需要的營養素,全方位幫助孩子激發大腦發育、語言能力。科學研究表明,兒童腦發育所必須的8大營養素,分別是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酸(DHA)、鐵、鋅、碘、硒、B族維生素等,目前滿足孩子大腦發育提升語言能力所需要的營養素家長可以選擇金優蓓嘉,其主要成分包含了腦發育所需要的所有營養物質,能夠均衡補充腦營養,全面啟用腦細胞提升腦覺功能,促進大腦發育完善。此調理方法已幫助很多其他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恢復到了正常的水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了殘疾人證還能享受低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