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我父親1948年參軍,參加過解放新疆的戰役。

    大家知道羅布泊嗎?新疆解放以後,他們就在那裡工作。

    那裡冬天很冷,經常能到零下三十多度。

    那時候配發的武器很多都沒有考慮到這一點。武器庫裡也沒有暖氣。武器的正常使用全靠戰士們自己想辦法解決。

    要知道,後來,咱們和前蘇聯是翻了臉的,雙方水火不容,隨時都可能發生衝突。

    蘇聯講究的大兵團遠端作戰,新疆地勢平坦,很利於重兵運動。

    戰備了,要保護好手頭的傢伙,隨時預防不測。

    嚴寒的陣地上,抬出重機槍來,擺好了,開槍,不響。再把火盆拿過來,燒熱水,澆上去,機槍開始緩過勁兒來。

    捏住機關,機槍開始“特兒――――特兒――――特兒特兒――……”

    完全不是電視上咱們看到的“突突突突……”那個痛快淋漓的樣子。

    父親說:如果那時候真的有敵人衝過來,最有效的武器其實就是工兵鍬。

    以此類推,我認為,清軍用冷兵器對抗敵軍,估計也是這個原因。

    無論先進與否,真的有效才行。

  • 2 # 托木爾

    清朝末期的腐敗無能,閉關鎖國的政策,朝廷大臣大部分屬保皇派,個別改革大臣如李鴻章等人,接受西方自然科學技術,大力推進工業技術。但是也改變不了清朝的命運,那麼清朝的火器營為何沒有抵

    抗八國聯軍,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國庫空虛。風燭殘年,搖搖欲墜,國庫空虛,國家管理體制落後,也無錢裝備先進的槍炮,只是在部分改革大臣的強力推薦下才勉強裝備了一些火器營;二是缺乏

    槍炮指揮人才。清朝延續了中國冷兵器的時代,突然新時期使用槍炮作戰,這種作戰模式與冷兵器作戰模式根本不同,很缺乏槍炮作戰指揮的指揮官,又因財務緊張,士兵的槍炮實戰訓練也得不到保障,所沒有形成戰鬥力;三是高層用兵決

    策失誤。朝中大臣大多屬保守派,對槍炮的作戰模式不懂,精通冷兵器的作戰模式,低估槍炮的威力,自我感覺良好,貫用指揮冷兵器的的作戰部隊,認為部隊在人數上遠遠領先八國聯軍,能大勝八國聯軍。

  • 3 # 周星星娛樂

    感謝邀請,明朝的時候已經有火器,為什麼清朝不繼續發展火器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眼光的狹隘:火器讓清軍戰鬥力不斷增強的同時,清朝軍隊的肉搏戰、射箭等能力迅速下降,最終引起了清朝統治者的重視,然而清朝皇帝並不是想雙管齊下,而是認為“滿洲夙重騎射,不可專習鳥槍而廢弓矢。”而且清是靠騎射發家的,靠著騎射戰勝了強大的明朝,所以很有心理優勢~不忘本,乾隆年間福康安說的不就是騎射乃滿清之根本。 2.動力不足:清朝憑藉著落後的火器,仍舊能夠打退廓爾喀,平定準噶爾與葛兒丹、大小金川與緬甸等,失去了對手的清朝,兩百多年都不發展火器,以至於歐洲人打上門的時候尷尬狼狽了。 3.閉關鎖國,技術交流斷絕:乾隆時期,清朝下令關閉除了廣州以外的所有通商口岸,對外限制外商貿易,限制僱傭華人;對內禁止華人出海,否則一律發配邊境充軍。閉關鎖國政策,徹底斷絕了清朝從他國對技術的吸收,明清戰爭到康熙平亂期間,中國火器進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吸收西方技術為己用,而且發展的更好,不弱於西方武器。但從18世紀中期開始斷絕了和世界交流,火器技術革新必然就停滯了。 4.滿清的愚民政策:他們視科學為奇淫技巧,大興文字獄遏制文化人的思想,終清一朝,竟然沒有一個思想家! 5.火器不利於封建統治: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如果大家都使用冷兵器的話,誰練的時間長誰佔優勢,很明顯,封建王朝的軍隊會在此佔據非常大的優勢,地方反叛很難在短時間內練就一隻強大而且數量足夠的軍隊,冷兵器的軍隊需要時間的積累,但是如果有了火器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一個人用火器練幾個月就可以上戰場了,這樣的話反叛將變的容易得多。

  • 4 # 司方六合

    有火器營不假,但有裝備火繩槍的叫做鳥銃,五十米開外命中率基本靠信仰了,還有在剿滅太平天國時裝備的部分西方的燧發槍,百米開外命中靠人品。而八國聯軍呢,已裝備來復槍,比如英軍的1875型恩菲爾德步槍,單發裝填無煙子彈,有效射程500米,也就是說看得見就能精確打擊了。我們落後太多,所以冷兵器抵抗更體現了清兵的勇氣與信仰。

  • 5 # 北洋水兵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一戰的時候已經出現機槍,那為何騎兵還會裝備馬刀和長矛這種冷兵器?

    呵呵,其實上清軍早就把冷兵器扔了使用火器。康熙、雍正、乾隆都多次強調火器的重要性,不僅把火器製造收歸國有,還多次下令讓步兵操演火器,並將原先不少弓箭手改為火器手。同時,清朝也有很多火器戰法,一個蒙古官員創制了馬上射擊方法,得到了朝廷的嘉獎。各地除了演練京旗的“九進十連環”陣法(說白了就是輪換射擊,排隊槍斃)之外,還根據作戰任務的不同創制了不同的陣法。我之前已經說過這方面的問題,這裡不再敘述。

    有資料表明,清軍歷次作戰,都不缺乏火器,大量的火器被用於各條戰線上的戰爭。甚至乾隆年間平定新疆,西征軍步兵人手一杆鳥槍或者贊巴拉槍,還有大量的火炮隨軍作戰。即便是騎兵出了揹著弓箭之外,還要揹著一杆火槍作戰。

    更有意思的是清朝甚至取消了民間的火器禁令,規定老百姓只要是在官府備案登記就可以弄一杆火槍玩玩。檢視清朝的刑部檔案,清朝廣東、福建兩省百姓械鬥,都能把炮給扛出來。不過總體來說,清朝不禁止民間使用火器目的是為了“良民自保”,畢竟那年頭行政效率不如今日,刑偵技術也不如現在先進,所以這麼玩也是合情合理。

    當然,清朝本來就是對民間持有兵器持包容態度,這是歷朝歷代都比不了的。清初天下未定,多爾袞就廢除了禁止民間私藏武器的禁令,除了弓箭、鎧甲、鳥槍和火炮之外,其他的刀矛武器甚至三眼槍都不在禁止之列,目的也很簡單——防止“良民為盜賊戕害”,到了後來甚至連鳥槍都不禁止。曾有漢大臣跟康熙說應該禁止民間持有火器,防止老百姓造反,結果被康熙給否了,理由是你就是禁止了,如果天下沒治理好老百姓照樣造反。有這種胸襟和氣度的皇帝歷史上絕無僅有,呵呵。

    總結,題目的說法根本不成立,而且清朝對火器的態度最為包容。

  • 6 # 大舅老太爺

    轉:八國聯軍是1900年,北洋水師都覆滅幾年了。滿清連鐵甲軍艦都能從歐洲購買,還差幾支洋槍洋炮?何況江南製造總局漢陽軍械局都運營二十多年了,難不成江南製造總局漢陽軍械局製造的是冷兵器?抵抗八國聯軍的清軍中裝備最差的武衛後軍董福祥的甘軍都大部洋槍,聶士成的武衛右軍裝備還好於甘軍。提這問題的不是存心黑就是真心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顧城作為童話詩人,本該對世界充滿愛,卻為何砍殺妻子自縊而亡,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