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山紅豆心
-
2 # 棲鴻看紅樓
襲人拒絕了母兄替她贖身的計劃,卻以此來要挾寶玉,“約法三章”。襲人一向喜歡“用柔情以警之”,這倒不用多說。只有這“約法三章”的內容,很有點意思。
說是“兩三件事”,只是個概數。第一件是要求寶玉別再動不動發誓“化灰”“化煙”。因為寶玉急著取信於襲人,順口說出,襲人順勢而勸。這一件,未必是襲人原來計劃中的。因為閨房之中,小兒女私情,信口發個毒誓,其實也算不了什麼大事。
襲人提出的第二件,是要求寶玉假裝愛讀書,別再誹謗讀書人。這可能是寶玉最惹賈政生氣的一件事了,顯然是襲人籌之極熟、思慮再三,早就想著相機提出的。當然,按襲人的本意,可以是要求寶玉用心讀書,但也知道不可能實現,於是退而求其次,只要“作出個喜讀書的樣子來”。這個要求,有理有節,知進知退,顯示出襲人的大智慧。
同樣的、或者類似的要求,寶釵也曾勸過寶玉,結果是寶玉“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湘雲也曾勸過寶玉,結果寶玉直接下了逐客令:“姑娘請別的姊妹屋裡坐坐,我仔細汙了你知經濟學問的”。作為與寶玉從小到大、關係最深、距離最近的襲人,她顯然更瞭解寶玉,所以沒有像寶釵湘雲一樣直接提出高要求,而是要求他“裝愛讀書”,一邊應付賈政,一邊又表明自己的立場:我其實是站在你這邊、幫著你應付老爺的,從而博得寶玉更大的信任,也比較容易達成自己的目標。
襲人的第三件事,是要求“再不可毀僧謗道,調脂弄粉”“不許吃人家嘴上擦的胭脂了,與那愛紅的毛病兒”,附帶的還有“百事檢點”“不任意任性”。
“調脂弄粉”與“吃人家嘴上擦的胭脂”以及“愛紅”的愛好,其實是一回事,就是“最喜在內幃廝混”,喜歡“為諸丫鬟充役”。古代的胭脂是純天然草木,而不是化學合成,也不是礦物質原料,所以胭脂也可以食用。寶玉吃胭脂歷史悠久,始於極年幼的時候,所以只算是一種怪癖,尚不至於下流。但是隨著他年紀漸長,這個怪癖的負面性越來越嚴重,於是襲人有此一勸。
只是“毀僧謗道”四個字最為扎眼。因為寶玉也相信神靈之說,也“案上只設一爐,不論日期,時常焚香”,並且還教育別人“只要心誠意潔,便是佛,也都可來享”,並不是思想超前到唯物主義的地步。
寶玉的思想,有點“萬物有靈”的味道,傅秋芳家的婆子都聽說他“看見燕子,就和燕子說話,河裡看見了魚,就和魚說話,見了星星月亮,不是長吁短嘆,就是咕咕噥噥的”,第五十八回還是見“一個雀兒飛來,落於枝上亂啼”,就聯想到雀兒是在懷舊,恨不得找公冶長來翻譯鳥語。
這些思想與正統有衝突,倒是與民間宗教有相通之處。中國民間宗教,風有風神,雨有雨神,打雷有雷公,閃電有電母,天上有玉皇大帝,地下有土地爺爺,家家做飯都有灶王爺,還要給灶王爺安排個配偶灶王奶奶,賈家馬棚裡偶然失火,賈母就派人“去火神跟前燒香”。“萬物有靈”幾乎到氾濫的地步。
寶玉與宗教思想有相通之處,我們看不出他哪裡有對佛教、或者道教的詆譭。雖然曾撒嬌地嘲笑王夫人“太太倒不糊塗,都是叫金剛、菩薩支使糊塗了”,但也在在黛玉病情減輕時念佛“阿彌陀佛,寧可好了罷”,引起紫鵑意外。由此看來,寶玉雖然不信任、或者不迷信宗教,但也不至於嚴重反對,為什麼襲人會把“毀僧謗道”當成一件大事,向寶玉“約法三章”呢?
僧,是和尚,也可指女僧尼姑。道,在這裡不是道教,而是道士,包括道姑。說到這裡,我們不難猜到,寶玉生活裡能接觸到的“僧道”都是些什麼人了吧?那神秘的一僧一道這時還沒有出現在他的生活裡,他除了一個偶然見面的張道士,只接觸過誘導趙姨娘魔魘害人的馬道婆、拐騙芳官等人的智通圓信,以及思春戀愛的智慧兒等人。
第十九回襲人“約法三章”的時候,除了智慧兒,其他道姑、尼姑還沒有出場,但她們與賈府的來往並不是一天兩天,寶玉顯然早就認識了她們。而對這些人,寶玉這個有點靈氣的大男孩,顯然也不會給予太大的尊敬。“毀僧謗道”,想必由此而來。
如果僅僅是這樣,對來往家中的尼姑道姑、和尚道士不太尊敬,那是富家公子的特權,襲人想必也不以為忤,至少沒必要這樣鄭重其事地提出。但是這裡又涉及到一個人,使事情的嚴重性有了變化。
馬道婆的重要節目是與趙姨娘密謀害人,但是剛剛說完,就有“王夫人的丫鬟進來找道:‘馬奶奶可在這裡?太太等你呢。’”可見其與王夫人來往更加稠密。而拐走芳官的智通圓信等人,更是被王夫人留住了好幾天了。
賈母並不排斥神佛,但更側重於“惜老憐貧”,行動落在實處,往往是舍米舍面散錢,給窮人實在的接濟。馬道婆誘導她為寶玉供奉香油,提出獅子大開口“一天四十八斤”“一天二十四斤”,賈母“聽了點頭思忖”,有點看出她在敲詐。
王夫人則不然。她的宗教信仰,則到了定期吃齋、留宿尼姑的程度。正如張愛玲在《雷峰塔》中提到過的:“信佛的多半都是老太太和愚民”,王夫人的宗教信仰也近於愚昧。因為如果她真對宗教有略為清醒的認識而信仰,絕不會佛道一起來。
賈珍在秦可卿的喪事上既請和尚做法事,也要道士設壇,是“我有錢,我願意揮霍”的心態。賈母與尼姑道姑來往,也有點“我花得起,藉此解悶”的自信。只有王夫人痴迷太深,真是“愚民”了。
襲人勸諫的“毀僧謗道”,倒不是寶玉表現得有多強烈,只是與實權派王夫人衝突。說穿了,襲人的“約法三章”,恐怕自己也不敢相信寶玉真能做到,不過是藉此向王夫人表忠心而已。有了這時的鋪墊,寶玉捱打後的進讒才會不突兀,才更能博得王夫人信任,從而鋪平襲人升遷之路。
-
3 # 中華文化密碼8184
《紅樓夢》中的襲人,是徹底的世俗之人。賈寶玉雖是世俗之人,又想脫離世俗。這是襲人與賈寶玉的矛盾衝突。賈寶玉還是沒有擺脫了當時的世俗。
-
4 # 春日之虎
襲人勸寶玉不可“毀僧傍道”,頗具有諷刺意味,如果寶玉是個遵守“儒釋道”學說地所謂的正人君子,那麼襲人與偷與寶玉初試雲雨情的事,還可能發生嗎,襲人那來的勸說寶玉的“資本”呀。
襲人勸寶玉不可“毀僧傍道”,首先要弄明白這裡的“僧道”指的是什麼,這不僅僅指的是“佛教”和“道教”,而指的是維護整個封建制度的理論體系,即“儒釋道”學說。襲人只是個丫環,沒讀過什麼書,對“毀僧傍道”的內涵,也未尚明白。
襲人勸寶玉不可“毀僧傍道”,其根源來自於賈政。賈政已入朝為官,已完全信仰“儒釋道”學說,他希望寶玉能讀好四書五經,並嚴格遵守其理論規範,以便能沿著讀書做官這條路走下去,得到朝庭賞識,成為封建制度下的棟樑之才,以便光宗耀祖。所以賈政是不希望寶玉讀《西廂記》之類談情說愛的書地,更反對寶玉天天廝混於女人堆中,沉緬於女人的溫柔鄉里,將精力用於去嘗女孩子們的胭脂,去沉醉於襲人這樣女人的懷中。
襲人勸寶玉不可“毀僧傍道”,只是女人對自己男人的憐愛罷了,因為寶玉不認真讀所謂的正道之書,再說些豔語情話,這讓賈政聽到,是要遭訓斥和懲罰的,襲人已以寶玉的女人自居,怕自己的男人捱打,才去勸解寶玉的。
襲人勸寶玉,其實還有女人的嫉妒心在那裡。襲人已與寶玉雲雨了,但又願寶玉在別的女人面前正經起來,勸寶玉別“毀僧傍道”,勸寶玉正經起來,有勸寶玉獨寵自己的味道。
如論如何,襲人勸寶玉認真讀書,與賈政要求認真讀書,其意含是決對不一樣的。勸寶玉別“毀僧傍道”,要好好讀書,以便將來能成“才”,恐怕襲人這個小丫頭沒有這樣的眼界吧。
是襲人用身體迷醉了寶玉,早早地沉醉於女人的溫柔鄉里而不能自拔,儘管襲人這樣做,不一定能意識到什麼。但襲人來勸寶玉去走正道,這真具有諷刺意味。
回覆列表
一是因為賈府主子們都"齋僧敬道"的,日常老祖宗賈母"惜老憐貧",王夫人也是"每日吃齋唸佛"。
賈府上下不管主子奴才都與僧道尼眾多有交集。賈府本身也有家廟鐵檻寺,大觀園內有櫳翠庵,寧國府賈敬在城外玄真觀修煉,城外清虛觀張道士是榮府公的"替身",寶玉稱其為"張爺爺",可見賈府與佛道僧侶有密切聯絡。
賈寶玉身為現在賈府第四代嫡系孫,"毀僧謗道"實屬不敬,若非賈母溺愛,他的叛逆行為定當受責罰。
二是襲人從現實說法,告誡賈寶玉要"讀書",讀聖賢書是"極好的事情",將來走仕途有所成就是男子漢的目標,賈寶玉死去的兄長賈珠十七歲就進了學。"毀僧謗道",實際是寶玉日常許多缺點中的一項,襲人趁此機會勸他改正缺點。
襲人是寶玉的貼身丫鬟,本沒有什麼文化識見的,她見賈府上下都與佛道僧侶有交情,就此勸諫寶玉,別惹得老爺氣惱,實系用心良苦。"賢襲人"名不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