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漁人阿棠
-
2 # 小唐的蘋果園
天氣較冷的情況下如何提高鵝鴨苗的成活率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冬季鴨鵝提高成活率的注意事項:
1、溫度。
一般溫度要求是,1—5日齡為27~28℃,6—10日齡為25—26℃,11~15日齡為22—24℃,16~21日齡為20—22℃。早春育雛溫度可高些,晚上溫度比白天高1~2℃,溫度高低可靈活掌握。適宜的溼度,鵝雖然是水禽,但怕圈舍潮溼,雛鵝更怕潮溼。特別隨雛鵝日齡增大,採食和排便量加大,溼度將更大,為此,日常管理中——定防止飲水外溢,保持地面乾燥,墊草勤換勤曬。相對溼度一般應保持在60%左右。
2、通風和密度。
飼養密度過大,鵝群擁擠,強弱採食不均,雛鵝的發育易出現兩極分化,容易發生啄癖。密度過小,雖有利於成活和發育,但不利於保溫,同時房舍的利用率低。一般是1~5日齡為25只/平方米,6—10日齡為20只/平方米,11—15日齡為15—12只/平方米,16—20日齡為10—8只/平方米。
雛鵝生長髮育快,新陳代謝旺盛,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及糞便,產生潮氣、硫化氫和氨氣等有害氣體,如不及時排出,就會影響雛鵝的健康發育,並易誘發疾病。在生產中,注意保溫而忽視通風,造成雛舍空氣汙濁,環境惡化。為此,要在溫度較高的中午開啟門窗通風,但不能有賊風,不能讓進入舍內的風直接吹到鵝身上,防止受涼而引起感冒。
-
3 # 雲南黑木
首先,冷天要保暖。
鵝鴨苗在天氣較冷的情況下只能在室內保暖飼養。一般用紅外線射燈保暖。
具體如下
1、育雛溫度:剛出殼的雛鴨,其體溫調節能力差,必須做好保溫工作。1~3日齡的育雛溫度30℃~32℃,以後每隔2天溫度下降1℃,當舍溫降至與外界溫度相近時停止加溫。
2、舍內育雛密度:1~7日齡時,地面育雛每平方米20~40只,網上育雛每平方米40~60只。
3、及時飲水喂料:雛鴨出殼12~24小時後,及時給予飲水和喂料,飲水器要充足及分佈均勻,必要時人工調教飲水。雛鴨飲水後1~2小時,用全價優質小鴨料(1~3日齡可用小雞料代替)用水軟化後,均勻撒在料盤或塑膠布上,誘其採食,全部能正常覓食後,改用料槽供料自由採食。
4、光照:雛鴨的食量少,消化能力強,生長快,晝夜不斷地採食,故育雛舍應有充足的光照,晚上也要有電燈照明,讓其24小時採食。
5、注意通風換氣:育雛舍內的通風要良好,以防舍內的氨氣、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誘發疾病和引起中毒。
-
4 # 瓊州三金
㈠準備的條件要充分和合適
它們長的速度奇快,只要餵養得當,沒多久就會肉肉的。但是準備工作要到位,就是說在沒把其接回家前,就得有新鮮的飼料和乾淨整潔的居住環境。怎樣才算乾淨?它們即將吃的那些用具,都得進行高溫消毒。這樣可以成功避免有害細菌對弱小的生命入侵,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呢。
㈡先喝水再吃東西
這點是對剛剛破殼的鴨設定的待遇。由於其剛出世不久,非常脆弱,尤其是消化系統根本經不起硬物的進入。那也不可能什麼東西都不給它嘗吧。小心被餓死了,所以這時候弄點溫水來潤潤其喉嚨,再弄來鬆軟的食物。吃下去後,它們的消化系統更容易吸收,也不會損害健康。毛茸茸的小鴨出生後的第14個小時,才把這些食物放在槽裡。提前讓它們接觸到那些東西,可能不是個好現象。因為剛出世的動物,對自己的食量不瞭解。如果肚子裡裝的太多,容易撐破。咱要是在水裡新增些葡萄素,對其身體也有莫大好處。
㈢保溫措施要做好
人類都會因為天氣寒冷而加衣服,鴨類可沒有衣服給它們披著。那怎麼辦呢?天氣太冷也會加速生命的死亡,尤其對於剛降臨於世間的小鴨更是如此。但也不要怕,只要採取合理的辦法,不足為懼。只有溫度適中,生物的生命消耗才小,生存的機會才會大。我有一個妙計,就是在動物室內安裝空調,隨時都可以調整為適合它們活動的最佳溫度。
㈣保證居住空間不擁擠
成群結隊的讓其居住在一起,只會讓空氣變臭和汙濁,不易自由活動。還是進行分開管理好,怎樣個分開法?就是分成好幾個部分。必須確保每200只有單獨的空間,空間要足夠大。你想想這個道理,若是好幾千人被存放於某空間,自己的感受是怎樣的?動物當然也不例外,人家也需要充足的空間來生存。
㈤定期讓它們接受健康檢查
基本上年年都要帶它們注疫苗,如果有病,及早發現,看病難度才會小。雖然養殖的成本會增加一點,但是養出來的鴨子質量會更好。如何提高小鴨子的成活率?其實也不是很難,做好這幾點,基本上不會虧本。
-
5 # 豫見小霞
天氣較冷時我們首先是想的升溫,育雛室溫度1-3日齡保持在30-32度,4-6天27-30度,7-10天24-27度,11-13天23-25度,隨著日齡的增加,溫度可以慢慢降低,溼度保持在百分之七十以下,切忌,室內溫度不能忽高忽低,室內溫度均勻,通風口處不能有賊風進入,雛鴨期水中要加入百分之0.5的維生素,及時清理雛鴨糞便,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隔日進行舍內消毒,做好防疫工作,防止小鵝瘟發生
回覆列表
一般天氣較冷的時候我們第一點考慮到的就是溫度,這裡也給大家進行了量化,並非絕對,僅供參考。一般溫度要求是,1—5日齡為27~28℃,6—10日齡為25—26℃,11~15日齡為22—24℃,16~21日齡為20—22℃。早春育雛溫度可高些,晚上溫度比白天高1~2℃,溫度高低可靈活掌握。適宜的溼度,鵝雖然是水禽,但怕圈舍潮溼,雛鵝更怕潮溼。特別隨雛鵝日齡增大,採食和排便量加大,溼度將更大,為此,日常管理中——定防止飲水外溢,保持地面乾燥,墊草勤換勤曬。相對溼度一般應保持在60%左右,如果天氣乾燥也可適量加溼。
第二點就是通風,通風是飼養場地必須的一項專案。如果飼養密度過大,鵝群擁擠,強弱採食不均,雛鵝的發育易出現兩極分化,容易發生啄癖。如果密度過小,雖有利於成活和發育,但不利於保溫,同時房舍的利用率低。一般是1~5日齡為25只/平方米,6—10日齡為20只/平方米,11—15日齡為15—12只/平方米,16—20日齡為10—8只/平方米。雛鵝生長髮育快,新陳代謝旺盛,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及糞便,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如過不及時排出,就會影響雛鵝的健康發育,並易誘發疾病。在生產中,注意保溫而忽視通風,造成雛舍空氣汙濁,環境惡化。為此,要在溫度較高的中午開啟門窗通風,但不能有賊風,不能讓進入舍內的風直接吹到鵝身上,防止受涼而引起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