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普道人

    《知史以明鑑·查故以至今》

    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到90年代,清朝開始大力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升級軍事裝備。本想著"師夷長技以制夷",確實學了不少西方的技術,引進了些生產裝置,提高了生產力。

    在洋務運動期間,清政府卻採取了一項看上去非常高明的舉措,就是派出了年輕學子到美國學習,用4年的時間共派出了120名少年赴美留學,全面學習美國的先進科學技術和文化。

    "中華創始之舉,古今未有之事",曾國藩和李鴻章兩位重臣在給慈禧太后的奏章裡將此舉稱為古往今來的創舉。這120名少年就這樣在1972年到1975年4年期間派到了美國。說他們是"少年",實際上說他們是幼童還差不多,因為他們有的年齡還不到十歲,很多地方也將她們稱作"120名留美幼童"。

    這些孩子們經過幾十天的海上航行,終於來到大洋彼岸——美國。他們三三兩兩的進入了美華人的家庭中,接受美國家庭的照顧,順便學習英語,並進入美國當地的學校進行學習。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女兒就是留美幼童的同學。

    據調查統計,在美國學習多年後,共有50名學生考入了美國的大學。其中,有22名進入了著名的耶魯大學,有8名考入了麻省理工學院。可見這些幼童們到了美國學習還是很優秀的。

    在經過十多年的學習後,清政府將這些幼童召回國,有94名曾經的幼童回到了中國,可惜的是有的在美國學習期間因病去世了,有的拒絕回國。

    歸國的幼童們展現了超出他人的才華,有的名揚天下。民國時期國務總理唐紹儀,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還有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等等,其他的還有的成了鐵路局長、外交部長、外交官、海軍元帥等等,有的在抵抗外國侵略者時為國捐軀。

    當時的合約是這些孩子在美國學習15年的時間,但是最終還是出了狀況,當時國內政治出現了變化,他們只好中途輟學返歸祖國。但是讓人很奇怪的是,當初去的是120位學生,回來的時候只有94位學生的,其餘的人都去哪了?

    事情是這樣的,這其中有很少一部分的同學是提前輟學了,當時的清政府是很嚴厲的,畢竟花費了很多錢,只要發現是混日子的,沒有好好學習的人就會令其退學,所有一部分人是提前回國了。其實可以理解,當時的清政府已經是很窮,所有不會養閒人的,要把錢花在有用人的身上。

    還有一部分人在美國去世了,那個時候他們年紀都比較小,或是因為水土不服或是因為生病的原因,所以最終夭折了。潘銘鍾當是可是這中間的一位神童,後來因為學習用力過度,最終身故了。最後的一批人也是不願意回到祖國的,很不容易的到了那邊,經過自己的努力上學了,而且也適應了那邊的生活,覺得那邊會發展的更好,所以就不願意回來。

  • 2 # 耕讀醬酒公社

    清朝晚期,在容闕的建議下,政府資助累計公派了120名少年到美國留學,清廷還專門有人定期考核,未透過考核的人政府停止資助,其中有26人沒有透過考核,最後歸國的有94人,但94人也並不是都畢業了的,但這些人裡面有不少是為祖國的發展做出大成績了的。

    1.駐美公使梁誠,成功向美國交涉返還庚子賠款1500萬美元。

    2.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促成辛亥革命、南北議和,復旦大學創辦人。

    3.修成京張鐵路的詹天佑。

    4.清華大學首任校長唐國安。

    5。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校長蔡紹基。

    6。“致遠”艦副艦長陳金揆,在甲午海戰中撞日艦“吉野”而為國捐軀。

    7.宋家三姐妹的姨父張庚仁,在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畢業、再經紐約州議會特准無美國公民籍的執業律師,是他把宋氏姐妹帶到美國留學。

    這批“海歸”不孬的,在那個特殊歷史條件下,大多數都為祖國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只是比較湊巧的是,大多數做的都是為清朝掘墓的工作。

  • 3 # 青衫素人

    他們的人生,概括起來就只有八個字:離奇曲折、悽入肝脾。

    這些最早的中國官派留學生遠涉重洋,為了國家的建設、抵禦外敵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擁有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生,基本上每一個人的故事都可以寫下來成為一部奇幻的個人傳記。

    這些留學生歸國後,服務於國家建設的各個方面,有些人辦實業,建工廠。有些人為了救死扶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有些人投身於教育事業,為教育事業獻了最後一份力。而有一些人,看透內憂外患,毅然投筆從戎去當兵,他們每個人都是清軍中的優秀軍人,直至為捍衛國家存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這群留學生出國時的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如果按照現在八歲上學的年紀來算,他們出國時只相當於現在小學五年級學生。十二歲本該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年紀,但他們的肩上卻扛著國家復興的重任,可想而知,他們的步伐異常艱難。

    長期處於閉關鎖國、夜郎自大思想麻痺下的清朝文人、政客對於留學生嗤之以鼻,他們認為出國留學,有辱門楣,至少並不是一件可以光宗耀祖的事情。在他們的眼中,只有四書五經,只有科舉、金榜題名才是人生第一大事,才是為官正途。

    然而洋務運動的主旨就是自強、求富,若要自強、求富,就必須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思想,在這一點上,李鴻章等洋務派領袖與曾國藩等封疆大吏出奇的站在了一起,抨擊頑固守舊派的“禍國論”。

    雖然遭到了層層阻礙,但得到了洋務派和各地封疆大吏支援的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們終於在1872年8月11日,登上了赴美遊輪。

    這群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的留學生,出國時還穿著長袍馬褂,頭上還梳著傳統的大辮子,但到了回國時,有些人剪去了辮子,有些人身著西裝馬甲,他們受世人唾棄,不倫不類、不知廉恥成了傳統華人釘在他們身上的標籤。

    年輕的學生們似乎並沒有因為身在異國他鄉而感到自卑,也沒有對國外的一切新鮮事物產生迷戀,他們多數人對於學習都十分刻苦,這些留學生中共有50名學生髮奮學習考入了美國的大學,其中有22名順利考入美國耶魯大學,8名學生考入麻省理工學院。

    這些高材生們回國後,服務於國家建設的各個方面:

    蔡紹基、唐國安、梁如浩等人投身於祖國的教育事業。

    鄺榮光、吳仰曾、陳榮貴、羅國瑞等人回國後投入了工業建設。

    黃季良、薛有福等人在中法戰爭中,作為軍人英勇殉國。

    梁敦彥、蔡廷幹、唐紹儀等人後來也成為了民國鼎鼎大名的軍政兩界大員。

    北洋海軍致遠艦幫帶大副陳金揆、濟遠艦幫帶大副沈壽昌、廣丙艦幫帶大副黃祖蓮等海軍軍官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抱著報國信念毫無退卻,指揮全艦官兵拒不投降奮勇殺敵,直至英勇陣亡,以身殉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奈落在死前到底向四魂之玉許了什麼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