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魚兒165443684

    這說明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契合唄。寶玉認為女兒是最乾淨的,最恨仕途經濟,認為男子文死諫,武死戰,都是些沽名釣譽的愚蠢行為,女兒也學會這些就更是可惡!寶黛愛情基礎也在於此。所以黛玉聽後很是感動,知道寶玉瞭解她,他們的思想是非主流的,不被他人認可的,卻是他們堅持的,當然是知己。

  • 2 # 小品紅樓

    所謂知己,講究的是一份自然而然的心有靈犀,要是全部說出來,就索然無味了。而寶玉的這句話就恰巧擊中了黛玉的心靈,是兩人不需言說的默契。

    林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寶黛平時並沒有討論過類似話題,但是兩人的思想卻在這件事上的契合了。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男子應當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而寶黛二人卻是兩個異類。世人皆醉我獨醒是痛苦的,但世人皆醉我倆獨醒卻是幸福的。寶黛二人就屬於這種狀態。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誤區,很多人都因這番話認為寶玉把仕途經濟當作“混帳話”,把為官作宰之人看作“釣名沽譽,國賊祿鬼之流。”其實紅樓夢裡寶玉兩次對於仕途經濟的論述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湘雲、寶釵讓寶玉接觸的為官作宰的人都是賈府來客。而經常到賈府的官宦(有名字的):賈雨村(假語存)、傅勢(附勢)、詹光(沾光)等人,由名字可見其人品。寶玉不喜這些人沒有任何問題。在內,寶玉不喜這些來客,但是在外,寶玉接觸的也多是為官作宰之人:神武將軍馮唐之子馮紫英、北靜王水溶、以及78回出現的梅翰林、楊侍郎、李員外、慶國公等人。

    所以寶玉討厭和為官作宰的人交往並不是指所有當官的人,寶玉口中的沽名釣譽、國賊祿鬼也並不是指所有的官宦,而是賈雨村、傅勢之流。否則寶玉的國賊祿鬼之論不是把自己的父親、祖宗都給罵了?黛玉同意這種論述不是等於說自己的父親、祖宗都是沽名釣譽、國賊祿鬼之流?寶黛二人都出自官宦世家,說他們厭惡仕途經濟、討厭為官作宰之人,不如說他們討厭如賈雨村、傅勢等為官作宰的人。

    當然,寶黛二人的默契相知並不只在這一方面。

    22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寫下“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因為是悟道之論,寶釵擔心寶玉移了性情,真存了出家的心,要燒了偈語。而黛玉只在偈語後添了兩句“無立足境,是方乾淨”,便消了寶玉的悟道之心。

    28回,寶釵在王夫人面前對寶玉說黛玉生氣了,讓寶玉去追黛玉,而寶玉只說“理他呢,過一會子就好了。”飯後,寶釵又對黛玉說,寶玉生氣了,黛玉也只說一句“理他呢,過一會子就好了。”針對寶釵口中的兩次“生氣”,寶黛二人的回答一字不差,這是何等默契!(當然,寶釵認為他們生氣了,也只是個人“誤解”)

    29回,因著張道士想替寶玉向一個15歲的姑娘求親,再兼之前元春給寶玉、寶釵賜下紅麝串,寶黛二人又因金玉良緣吵了一架。結果賈母說了一句“不是冤家不聚頭”,這話傳入寶林二人耳內。原來他二人竟是從未聽見過“不是冤家不聚頭”的這句俗語,如今忽然得了這句話,好似參禪的一般,都低頭細嚼此話的滋味,都不覺潸然泣下。雖不曾會面,然一個在瀟湘館臨風灑淚,一個在怡紅院對月長吁,卻不是人居兩地,情發一心!這種默契實難相見!

    34回寶玉被打後,未免黛玉擔心,特意讓晴雯去看看黛玉,若是黛玉問起自己,只說自己好了。寶玉讓晴雯以送帕子為名,去見黛玉,晴雯不解其中意,寶玉卻是笑道:“你放心,他自然知道。”而黛玉見了帕子,思忖一時,果然大悟。

    可以說如果黛玉沒死,寶玉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出家的,因為黛玉對寶玉而言不只是戀人,更是知己,也只有黛玉可以將寶玉從悟道的路上拉回來。

  • 3 # 瀾滄聽雪

    “林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

    因為寶玉說這話表明,他是堅信林黛玉不會說出這種經濟仕途的話來的。他為什麼這麼堅信?還不是因為他了解林黛玉,知道林黛玉為人清高出塵,自不屑於去想著什麼經濟仕途的。更因為寶玉知道黛玉瞭解自己,知道自己不喜歡聽這些話,不喜歡鑽研這些東西,所以她斷不會說這些話來給自己添堵。你知我我知你,這才叫知己。

  • 4 # 大野澤的風

    有這麼一句話,其實就是說明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惺惺相惜。

    我們都知道,寶玉是極為討厭什麼讀書做官的,不喜歡什麼正經圖書,但是很喜歡一些民間讀本比如西廂記等,對於父親所屬的經世之學更是討厭的不得了,所以平日裡瞭解他的丫頭,從來不隨便說讓他讀書學習考學,而林妹妹素來知道他的,所以也不會說讓他去讀書學習,等到和秦鍾一起入學時,林妹妹說的話也不是讓寶玉好好讀書,而是多多照顧身體,一些激勵的話,所以寶玉會認為林黛玉是知道自己的,兩個人是心靈相惜的人。

    而題目中的話是寶釵說給寶玉的,寶釵是很現實的一個人,很懂得現實的短長,她時不時的會給寶玉提一下經世哲學,讓寶玉好好讀書,這是寶玉極為厭倦的地方,也是我們說寶玉可能不喜歡寶釵的一個原因,兩個人的關係會限於世俗層面,而不會有精神層面的交流。

  • 5 # 萍風竹雨123

    史湘雲到怡紅院,正與襲人在寶玉面前編排黛玉不做針線,恰巧賈雨村來訪,並指名要見寶玉,寶玉不情願,史湘雲勸說寶玉多接觸為官做宰的官員,寶玉不一聽,便趕湘雲去其他地方。

    湘雲難堪,襲人便說起寶釵也說過類似的話,當時寶玉咳了一聲,抬腳就走,讓薛寶釵非常尷尬,並說如果是林黛玉受了尷尬,一定會哭鬧不休,賈寶玉一定要伏低做小,哄她高興。賈寶玉聽了以後,就說了“若林妹妹說了這些混帳話,我也早和他生分了”,林妹妹因此便認定寶玉是她的知己,為什麼呢?因為這句話中包含著幾重意思。

    一,在賈寶玉心中,林黛玉深知賈寶玉自己不喜經濟文章之類,因而也從不對寶玉說諸如學習經濟之道,接觸為官作宰的話,而林黛玉從這句話中,明瞭寶玉明白自己所思所想。這也是二人心有靈犀,心靈相通的表現,故黛玉引寶玉為知己。

    二,林黛玉雖然寄居外家,但底氣足,脾氣大,眼裡不揉沙子,她所追求的不是名利富貴,而是志趣相同,若志趣相同,真誠相待,必引為知己,若志趣不同,便不會屈從附就,因而,寶玉這句話,其實也是林黛玉想說的,因而林黛玉把賈寶玉引為知己。

  • 6 # 梅友虔

    這是寶黛之間確定關係的一個關鍵點。寶玉的叛逆是全方位的,不但嘲弄經濟仕途,而且“禍延古人,除四書外,竟將別的書焚了”。寶釵和湘雲都試著規勸他,只有黛玉認同他的感受和做法,兩人後來一同修改芙蓉女兒誄,哀悼被摧殘扼殺的晴雯。他們彼此認同,所以在黛玉逝去後,寶玉才會不顧一切出家。

  • 7 # 雅安小品

    黛玉素日把他當成知己,寶玉這句話證明了黛玉自己素日把他當成知己沒有看錯。黛玉以他為知己是早已有了的,這是發現寶玉也是拿知她當知己的機會。是二人心有靈犀的於眾前的宣告。

    黛玉拿他當知己,年歲相仿,從小一起吃住玩。父母雙亡,寶玉會關心人,體貼人,又是表妹,對她有心疼與關懷,幫助。從小到大一直如此。林黛玉缺失父母之愛中才會有這一份溫暖久存。入住大觀園,對林黛玉時常探望,問疾,關懷的始終是賈寶玉。賈寶玉對林黛玉的關心不象少年,象長者的體貼。勝於賈母等長輩,勝於姑嫂與表姐妹。是林黛玉枯寂心靈的綠洲。

    林黛玉把賈寶玉引為知己,對他產生情意都是緣於點滴日常他對黛玉的關心與愛。他對這個自小母亡父又逝的小表妹充滿同情與憐愛。賈寶玉有一顆溫暖而友愛友善的心,勝於姐妹們。真正從內心深處關心這個命運悽苦的表妹。在相知相交中相互瞭解,互引為知己。在與親戚交往中,在長大的過程中,在有認知的過程中,在識見眾人中,心與心相印。

  • 8 # 藍鈴花般的火苗

    這個看黛玉的為人處事,寶玉給她一串鶺鴒香串珠,說是皇上給北靜王,北靜王又給了他,他如今珍而重之的轉贈給黛玉,然後黛玉一把給他摔回去,嘴裡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東西。

    古時有個人叫許由,聽說堯要把天下交給他,就跑到河邊去洗耳朵,覺得這些話侮辱了他。有這麼一種人,他們非常的高潔,不為塵世的功名利祿所汙染,他們要麼大道修行,要麼不修道已在道中,順應天命,坦蕩直率,哪怕對方是王爺皇上,只憑本心喜好去結交,從不屑讓自己做些卑躬屈膝,口是心非,阿諛逢迎,奴言媚膝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其實就是寶釵湘雲口中的仕途經濟,生存哲學。在這一點上黛玉和寶玉一樣,都是天生的骨子裡自帶的傲氣,黛玉認寶玉是個知己,而他的一席話證明他果是黛玉的知己。

  • 9 # 風孚子

    是的,喝風就可以活著那多好,。林黛玉,賈寶玉是什麼,是衣服都有別人給穿,飯來張口的官宦子弟,就是米缸裡的老鼠,勞苦大眾不幹活行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復仇者聯盟3》中洛基真的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