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段00094575

    曹操的詩文辭簡樸,直抒襟懷,慷慨悲涼而沉鬱雄健,華美辭藻並不常見,但形象鮮明。曹操的詩歌,一反兩漢幾百年間文人詩歌重形式、輕內容的傾向,達到了情文並茂和文質相稱的要求,開啟了“建安文學”的新風,形成一種既內容充實,又有強烈感染力的質樸、剛健、清新、明朗的藝術風格——“建安風骨”。曹操的詩不僅開創了建安文學一代詩風,對後來文學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而且他以樂府舊題寫時事的作法,也給詩人留下了深刻的啟示。後來杜甫的新題樂府詩和白居易等人所掀起的新樂府運動,都可以追溯到曹操的樂府歌辭上來。 現存的曹操詩歌全是樂府歌辭。這些詩歌雖用樂府舊題,卻不因襲古人詩意,自闢新蹊,不受束縛,卻又繼承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輓歌,曹操卻以此形式對戰亂時期作真切描寫,表露了詩人傷時憫世的感情,寫得蒼涼悲楚。《步出東門行》原是感嘆人生無常,須及時行樂的曲調,曹操卻以之抒述一統天下的抱負及北征歸來所見的壯景。曹操透過《苦寒行》和《劫東西門行》從不同的角度反映漢末軍旅征戍生活的痛苦。前者描寫山路行軍的艱苦,後者抒發征夫懷鄉之情,這是作者戰爭生活的真實寫照,讀來如歷其境,深切感人。《短歌行》和《龜雖壽》則表現了他統一大下的雄心和進取精神。這兩首是曹詩中的四言名篇,作者悲涼慷慨,以濃烈的抒情氣氛表達自己統一天下的志向,以及為完成末竟的事業繼繽奮發的胸懷。曹操的詩歌形式是十分創新的。他尤其擅寫五言體和四言體。《蒿里行》原是雜言,曹操卻以五言重寫,非常成功。尤其要肯定曹操在四言抒情詩的巨大貢獻。其《短歌行》、《步出夏門行》等均是四言詩之佳作,我們學習的《觀滄海》也是四言名篇。入選中學課本的《觀滄海》這種完全寫景的詩在他以前是不曾有過的。因而曹操又是寫景詩的創始者。後來的嵇康、陶淵明等有成就的四言詩都深受其影響。簡要概括下:曹操詩古直悲涼,文辭簡樸,直抒襟懷,慷慨悲涼而沉鬱雄健,華美辭藻並不常見,惟形象鮮明,如《觀滄海》一詩:“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寥寥數筆,即能以遼闊的滄海景象,表現詩人的胸襟,不加潤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曾經被波波維奇寵愛的迪奧,後來無球可打四處流浪,如今他的現狀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