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鼎捷智造
-
2 # 春派企管
成本管理最佳化是企業管理核心,成本管理建議採用“疏+堵”相結合的管理辦法動輒提到提高成本管理就要做“減法”,往往容易走向“過度壓縮”的極端。透過增加投入做“加法”,試圖透過各種投入包括增加營業成本和期間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來攤薄成本的辦法,也會適得其反。成本管理的重點是管理,而管理是一門藝術,成本管理也不例外。
那麼,問題由此展開,建議大家打一套成本管理最佳化的組合拳,銷售、採購、財務、生產、技術、人資、質量等部門通力合作,圍繞完成企業年度經營目標這個中心,對外開積極增加主營收入、多方開源,對內管控精打細算、合理節流。建議成本管理幾個最佳化方向如下:
企業成本管理需要“疏”、“堵”結合,接下來將給大家做更全面的分享。
一、降低成本從消除浪費根源開始
如果浪費不消除,是很難把成本降下來的。像豐田,一直以消除浪費為目標,用了近70年的時間,進行成本減半。
消除浪費的方法主要有2種:
第一種方法是倡導節約文化,杜絕浪費;
比如從採購環節、營銷、管理等多個方面切入,細化制度約束,節約成本等於增加利潤空間。
第二種方法是透過現場改善來消除浪費,也是製造業最直接的節約成本途徑。
改善永遠比管理更重要。一個管理者不應以處罰員工為榮,而應與員工一起來研究不讓員工犯錯誤的方法,同時不給員工提供犯錯誤的機會和條件。現場改善的7種工具有:
1.創造看得見浪費的現場,即進行徹底的6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
2.作業標準化,這是消除浪費的最好工具。
3.以目視管理發現浪費。目視管理是用圖形、圖表等視覺感應,確定目前狀態,並立即產生判斷,使問題得到迅速解決的方法。
車間目視化管理也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企業資訊化關鍵。電位器、編碼器生產廠商東莞升威電子就很有經驗,透過鼎捷的管理系統帶來全面的數字化管理,車間生產狀況用資料實時清楚呈現,管理問題一覽無遺,只有看得到問題,才能針對性解決。
4.以看板管理說明浪費,就是把希望管理的專案,透過各類管理看板顯示出來,使所有人都知道當前管理狀態的管理辦法,能給客戶信心,在企業內部營造競爭氛圍來減少浪費。
5.走動管理。要求管理者到工作現場去發現和處理問題,隨時消除消費。
6.五問必答,找到問題的關鍵。通常情況下,問5次為什麼,就能挖掘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7.運用防呆糾錯方法減少浪費。其實越是簡單的事越容易出錯,大部分人是因為忽視一些事情失誤造成的錯誤,處罰是沒有用的,要共同想辦法進行防呆糾錯才行,如酒店中的插卡取電就是很好的防呆糾錯辦法。
2、 降低成本的5種途徑
1.工廠承包
傳統企業賺錢的只有2個部門,銷售部和採購部,但是實行工廠承包後,每個部門都賺錢,人力資源、辦公室透過給各部門服務賺錢,比如說其他部門要招人,說清工資待遇、條件後可以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而財務部變成了金融中心,每個部門都要設立自己的帳號。在利益的驅動下悟到了降低成本的真諦,把丟在地上的錢撿起來,放到自己的口袋裡。這樣成本降下來了,利潤自然高了。
那麼透過什麼方式和方法來實現工廠承包呢?主要有5方面的內容:
一是供應鏈體制,即企業經營責任制,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客戶,這是最核心的思想,把市場機制引申到企業內部,層層連線形成“供應鏈追溯鏈”。
二是工廠全面承包,各部門變成全面“賺錢”的方式。把每個員工變成“經營體”,形成立體承包方式。國內海爾就是這樣做的。
三是確立單位與個體經濟指標。透過產量定額、質量定額、消耗定額、成本定額、裝置利用定額、費用總支出定額來實現可承包、可追溯。
四是外部與內部的個體交易結算方式。打破“計件工資體制”實現“員工交叉追溯體制”,計件工資會導致只注重產量而忽視質量,而員工交叉追溯體制下堅持基本工資、效益工資、浮動工資相結合的原則,退貨、索賠、投訴的追溯與交易原則,這樣一個員工會懂包括上、下道工序的3種技術,員工與員工之間是有約束的,不再需要檢驗員。
五是承包單位設立“銀行”。每個單位在財務部都設立核算“銀行”,企業內部有“交易幣”,在海爾叫“代價券”,這樣就如同市場經營一樣,人們會非常精明,這要求產品質量必須過關,加上“債權與債務”機制拉動,各部門執行年初貸款制度,分期還款,財務部真正成為了企業的“金融中心”。
2.庫存量的壓縮
合適的庫存就是低成本。主要有4種途徑:一是實現零庫存,也就是沒有庫存,各種材料直接進車間,不停地在流水線上走;二是安全存量,也稱為保險存量或緩衝存量,是為了預防隨機性因素造成的缺貨而設定的保障性庫存。如沃爾碼,週期基本控控在3天;三是實行集中大倉庫,做成倉庫超市,統一管理,如原料庫、半成品庫、成品庫合併管理,可節省倉位、減少用人成本等;四是準時供應,即供應商臨界管理法。把供應商請到企業的倉庫裡來,為你現場供貨。
3.裝置保養與最佳化
即透過精益化管理來實現低成本。裝置維修是個大洞,侵蝕著企業的利潤,裝置常維修是不保養造成的。有的企業專門設有維修零配件庫,配有大量的維修工,其實維修工越多越浪費,而這都是由不正確的理念“我操作,你維修”造成的。
企業要建立三級保養,一級保養由操作人員負責,二級保養由班組長負責,三級保養由裝置管理部門負責。維修工就變成了裝置管理員或工程師,專門輔導員工保養裝置。
另外,還要注重裝置的最佳化。豐田說,裝置長著腿會跑。通常裝置都是固定的,所有的活動圍繞著裝置轉,而活的裝置則可以實現零搬運。
4.降低人工成本
即最佳化資源就是低成本。國內企業應從勞動密集型向人才資源最佳化轉變。因為競爭越來越大,人員工資還要攀升,要生存,就要注重管理,提高效率,減少人員配備,達到省人化;需要以最少的人員來應對市場的變化,達到少人化。
5.質量改進
即高質量就是低成本。質量改進就是第一次就讓員工做對。在質量成本中包括預防成本、鑑定成本、故障成本。預防成本是指對員工培訓所發生的費用,佔總成本的20%;鑑定成本是指檢查員、檢查裝置等與檢驗有關的成本,佔總成本的30%;故障成本是指返工、重新追加大量的成本,佔總成本的50%,所以如果企業追加預防成本的話,那麼就會降低鑑定成本和故障成本,從而保證員工第一次就做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