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點人文會館
-
2 # 焦點漫談
從文化上看,咱們華人吃中餐一般喜歡一群人一起吃,吃的是一個熱鬧,要的是一個團聚,玩兒的是一個氣氛,喝的是一種情誼,大家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大聲叫喊,玩兒遊戲。逢年過節,華人喜歡和家人團聚,我們都叫它團圓飯。西餐則在我看來更注重一種安靜,談吐,每人的食物喜歡按份兒分,各自吃各自的,有著一套西方特有感覺。我潛意識裡總覺得西餐適合浪漫,情侶一塊兒更是合適不過了。
從用餐方式上看,中餐主要用筷子,勺子,吃的快,吃的實在。西餐主要用叉子和刀子,喜歡慢慢地嚼。
從用餐做法上看,中餐喜歡蒸,炒,炸,煎,既講究菜品的美味又講究菜品的美觀,一句話說就是色香味俱全。西方的菜品主要有烤,烘焙,煮,炸,煎,一提西餐,我們最熟悉不過的就是煎牛排,烤麵包,沙拉等等...
從菜品的內容上看,中餐主食主要有饅頭,麵條,蒸米,餅,而西餐則主要有面包,牛肉,牛奶。從這裡我們又能看出中餐更加實在,注重的是一種飽食富民,西方則更多的是少食高能量,不得不說,中餐確實是博大精深!
從形成原因上看,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發源於黃河流域,很早就有了種植業,粟,水稻,小麥,並且中國自古也是一個農業大國,所以五穀豐登一直是中國所期望的在食物上的勝利。而西方更多的靠狩獵,畜牧,包括歐洲哪裡的國家,緯度高,地中海氣候,空氣溼潤,多雨,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非常適合畜牧。當然古時候的航海時代,地理大發現時代,包括後來的鄭和下西洋也促進了不同國家的文化交流,這當然也包括飲食文化,我們很多蔬菜也是外來品種,同理,國外的很多食物也是來源於中國,大同小異,我們都是為了填飽肚子哈哈哈哈哈。
-
3 # 訴說的歌聲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來了解一下,何為中餐,何為西餐。
中餐:作為華人都知道,中餐講究的是色澤、香味、味道、形狀及養體。其主要的餐具為筷子。
西餐:西餐比較出名的有美式、法式、英式及俄式等,多種不同的西餐以刀叉為主要的餐具。
1,主食的區別:
中餐:南方人以大米為主食,北方人以麵食為主食,擁有很明確的主食副食之分。
西餐:無明確的主食副食之分,涉及到有面包,漢堡及少量的米飯。
2,食物材料的區別:
中餐:除了西部少數地方受宗教信仰影響有禁忌的約束外,中餐的取材十分的廣泛。
西餐:由於受宗教信條的約束和現在營養學的建立和發展,西餐大多數以羊肉、豬肉、牛肉和禽類及乳蛋類,作為餐飲的料理材料。
3:食物的色相不同:
中餐:講究勾茨,明亮色澤,使菜餚達到增色誘人的效果,在出鍋後,加入蔥薑蒜進行點綴調味。
西餐:則是採用澆小湯的方式以提高菜餚的檔次,在出鍋後通常加入奶油和起司等。
4:口味的區別:
中餐:涉及到酸甜苦辣鹹,甚至有酸辣,甜辣等,色香味俱全,種類繁多。同時大多數菜餚是熟食再食用。
西餐:菜餚比較單一,以甜、鹹為主,追求菜餚的鮮嫩,講究熟嫩的程度,比如有三分,五分,七分熟等。
回覆列表
中餐用筷子,西餐用刀叉!中餐喜歡吃熱的,西餐喜歡吃冷的!西餐喜歡吃半生熟的,中餐喜歡吃全熟的。西餐是每個人點自己的菜,中餐是主人把菜都點好大家只管吃。中餐講火氣,西餐講營養。中餐的前後道菜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吃什麼與喝什麼酒水也沒有必然的聯絡。
中餐不需要飯後甜品,西餐喜歡喝紅酒,中餐喝白酒。
1.選料的區別:由於中國多數人在飲食上受宗教禁忌的約束較少,加之中國人口眾多,為了解決吃飯問題,需要多方覓食,而權貴們在飲食上又喜歡獵奇,所以中餐的選料非常的廣泛,幾乎是無所不食。而西方自中世紀後在精神文化上一直受到宗教信仰的約束,加之現代營養學的建立,與中餐相比,西餐在選料上侷限性比較大,常用的原料有牛肉、羊肉、鴨肉以及乳蛋類,動物內臟被視為不潔之物,所以選用較少。
2.烹調方法的不同:在操作上,中餐在烹調前對初加工的原料有掛糊、上漿等工序,使原料保持水分,達到外焦裡嫩的效果;而西餐對初加工的原料則講究沾麵粉、雞蛋、麵包渣等,以達到同樣效果。在加熱熟制過程中,二者也略有差別,其中中餐大部分講究旺火熱油,迅速成熟,使菜餚形狀美觀,脆嫩可口;而西餐大部分用的是慢火溫油,由此形成的菜餚也別具一格。在菜餚出勺前,中餐講究勾芡、明油亮芡,使菜餚達到增色誘人的效果;而西餐則採用澆小湯的方式來完成此過程,從而提高菜餚的檔次。在調味上,中餐通常用於調味的調料是醬油、蔥姜、蒜等,既調節了菜餚的口感,同時又增強了菜餚的色澤;而西餐中用於調味的是番茄醬、洋蔥、洋姜、油麵、香葉、胡椒麵等,並且西餐中很少用醬油和澱粉。在烹調後的調味上,中餐常在出勺時淋明油,以增加菜餚的香氣;而西餐則需加放奶油等。
3.口味的區別:中餐菜餚大都有明顯的鹹味,並富於變化,多數菜餚是完全成熟後再食用;而西餐很少有明顯的鹹味,口味變化相對沒有中餐的多,但追求菜餚鮮嫩的效果,像牛排、羊排等菜餚,都要根據客人的要求確定成熟度,除了部分東歐人喜歡吃全熟的以外,多數人喜歡吃五成熟的,有些海鮮還喜歡生吃,比如生蠔和三文魚片。再有,西餐非常講究製作沙司,不同的菜配有不同的沙司,用來增加菜餚的口味。
4.烹調工具的不同:中餐做菜一般採用圓底鍋、明火灶,非常適宜炒菜,所以中餐烹調中炒的菜餚非常多,烹調的方法也是數不勝數;而西餐做菜較普遍採用平底鍋、闇火灶,並帶有烤箱,還有扒板、面火爐等裝置,烹調方法主要有煎、烤、燜、燴、鐵扒等。
5.上菜順序的區別:中餐的上菜順序是:先上冷盤、飲料和酒,後上熱菜,然後上主食,後上甜點和水果。宴會上桌數很多時,各桌的每一道菜應同時上;而西餐的上菜程式通常是:麵包黃油,然後是冷菜和湯,冷菜和湯同時就著麵包吃(冷菜是一道開胃小菜),再然後就是主菜,主菜有魚、牛肉、鴨肉等,之後就是甜點、咖啡和水果。
6.點菜的不同:西餐的選單大多隻有一頁紙,多是正反面,還包括了飲料和甜品;而中餐則不同,選單一般都很長,選擇也很多,讓點菜似乎變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在就餐形式上,西餐是每個人自己點自己吃的菜;而中餐是主人把菜都點好,大家一起吃。在就餐使用的工具上也有不同,吃中餐是用筷子;而西餐則是用刀叉。中餐有明確的主、副食之分,主食有米、面等多種製品;而西餐卻並無明確的主、副食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