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跨境的蝦皮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有很多人在研究,根據你的問題我只能淺顯的表述一下我的見解,其實在看過這本書或者電視劇之後,最直觀的一個反應就是西天取經佛教東傳,要套上更早的神話故事才能體現出你所表達的佛道之爭,在哪提現呢?在封神演義中開始只是武王伐紂簡單的道教立場信仰的爭鬥,但發展到四聖破誅仙時就有提到為了打破通天教主的誅仙劍陣,元始天尊邀請西方準提道人、接引道人入陣破敵,最後導致誅仙劍破,最後引來萬仙陣,被西方渡走3000紅塵客,連元始天尊哪裡也偷雞不成蝕把米,為以後的佛教大興埋下了伏筆,如果非要說西遊記中提現佛道之爭,個人感覺沒有提現出來,主要還是描述佛法東傳的一些事情,雖然八十一難中有涉及到道教人物,但用的最多的還是佛教的一些菩薩,比如觀世音菩薩貫穿整部小說或者電視劇。所以與其說是佛道之爭不如說是佛教東傳大興,當然因為這僅僅是一家之言,僅做參考。

  • 2 # 段成教王爺

    其一,道佛本一家,第六回中老君言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個圈子,說道:"這件兵器,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鋼琢",又名"金鋼套"。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甚是虧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丟下去打他一下。"

    由此可見,佛由老君所出,老君也是道家的太上道祖,所以道佛兩者同宗。

    其二,如來地位不如玉帝,第七回有言:時有天蓬、天佑急出靈霄寶殿道:"請如來少待,我主大駕來也。"佛祖聞言,回首瞻仰。須臾,果見八景鸞輿,九光寶蓋;聲奏玄歌妙樂,詠哦無量神章;散寶花,噴真香,直至佛前謝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來少停一日,請諸仙做一會筵奉謝。"如來不敢違悖,即合掌謝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來此,有何法力?還是天尊與眾神洪福,敢勞致謝?"

    天蓬天佑見到如來的時候並沒有稱其尊位,只稱如來,而且讓如來等著玉帝,以及如來回話的語氣,就像臣子跟皇帝說話一般,臣等無功,皆託皇上洪福。由此可見,如來地位不如玉帝。

    其三:玉帝地位不如老君,第五回曾言道:又有四個大天師來奏上:"太上道祖來了。"玉帝即同王母出迎。

    玉帝已經為三界至尊,只有別人迎他的份,可道祖來了,玉帝要跟王母同時出迎,可見道祖地位非同尋常,玉帝也要畢恭畢敬。由此可見,道祖的地位比玉帝高。

    道祖高於玉帝,玉帝高於如來,道祖化胡為佛,如來是道祖的後輩(也可能是道祖的化身)由此可見,不會出現抬高佛,貶低道的事件,更不會出現道佛相爭的事件。試問哪個下屬會跟頂級BOSS爭地盤?在天庭一心的情況下,大家都是聰明人,沒誰會幹這種傻事。

    然後經過以上論證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道家在推廣佛教。唐僧取經之時,道家神仙一路庇佑,又是降妖除魔,又是頻頻考驗的。

  • 3 # 影視4哥

    《西遊記》是一部歷代大眾喜歡看的歷史名著,被編成電視劇之後更受大眾歡迎。但是,我從小時候看這齣戲就覺得唐僧太窩囊了,觀音菩薩怎麼會叫孫悟空拜他為師?而且還教給唐僧一個緊箍咒,專治懲惡揚善的孫大聖?唐僧什麼本事也沒有,能教給徒弟什麼呀!這個故事從佛教的觀點應該怎麼理解呢?

    妙法老和尚答:“我覺得一個懂得佛法的人,應當這樣理解《西遊記》:唐僧原來講的是自己修自己的小乘佛法,不能成就無上菩提。所以觀世音菩薩化現成一個老和尚,指點唐僧去西方拜見佛祖,求取大乘經典。西天取經的路實際上就是唐僧自度度人的修行之路。而修行之路不是平坦的,充滿了艱難險阻。

    “唐僧的三個追隨者,實際上集中體現了眾生‘貪、嗔、痴’三種惡習。豬八戒代表貪慾重的人,貪財、貪色、貪名、貪利、貪吃、貪睡……所以給他取名八戒,意思是隻有守戒才能熄滅貪慾,只有守戒才能獲得智慧,所以叫悟能。孫悟空代表那些有本事,有能力但脾氣大的人。取名悟空,就是告訴這些人要知道一切無常,萬法皆空的道理。而沙悟淨是指那些生性憨厚的‘老實人’,因為不明白佛法,造下了殺生吃肉的罪業(他曾在流沙河吃人為生),取名悟淨是要他修淨行,要想出離三界必須慈悲不殺。而身為師父的唐僧,四大皆空,不被財色名利所吸引,在生死存亡之際視死如歸,寧向西方一步死,不向東土一步生。他在悟空破殺戒不聽教誨的時候念緊箍咒,意味著用戒律來約束他,令他改邪歸正。

    “唐僧不會騰雲駕霧,不會變化,只知一心念佛,表明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有神通。你看神通廣大的孫猴子,在妖怪的神通大於他的時候,不是也束手無策嗎?然而邪不壓正的,在一心念佛的唐僧有生命危險時,觀世音菩薩一定會逢凶化吉,助唐僧遇難呈祥。再說,那些猴子對付不了的妖怪,多是哪位聖人的侍者或坐騎之類跑下來作怪的,這應當理解成菩薩、仙人為幫助唐僧早證聖果,有意製造的障礙。“一切是考驗,看你怎麼辦”,唐僧在生死悠關的時候,從來都沒有怪過觀世音菩薩讓他取經啊!

    “孫悟空一個筋頭十萬八千里,卻出不了如來佛 的手心。如果佛想把大乘經典交給唐僧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或者由孫悟空去取不就省事了嗎?所以,這部《西遊記》是告訴我們修行的艱難。在每一個學佛團體裡,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人在求佛道。佛教的團體就是個大熔爐,兼收幷蓄。佛法是至剛的,無堅不摧;佛法是至柔的,無往不利。只要大家稟持修行的正念,就可共圖大業。所以在經歷了千難萬險之後,師徒四人終於拜見了佛祖。然而在去藏經閣取經書時又遇到了障礙,這實際上是說只要未成佛,就會有無明,也是說只有舍,才有得。

    “歸來途中,所有佛經都掉進了水裡,最後只剩下“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佛在《金剛經》裡也曾說過‘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同時也是說到了末法的後期,從《楞嚴經》開始,所有經書的文字都會逐漸消失,最後只剩下“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

    “其實我的這種解釋,是在以正糾誤,不得已而為之。因為《西遊記》和《封神榜》本來就是佛道相爭,互為攻擊的產物。近代中國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曾講述了這兩部書的來歷:

    ‘當年北京白雲寺白雲和尚講《道德經》,很多道士跑來聽後都作了和尚,長春觀的道士就不願意了。以後打官司,朝廷為化解矛盾,令長春觀改名為長春寺,白雲寺更名為白雲觀。道士們並不服氣,寫了一部《西遊記》小說罵佛教。看《西遊記》的人要了解這一歷史背景,就能看出它的真相。最厲害的是小說中描寫唐僧取經回到通天河,全部佛經泡水後文字都沒有了,只留下“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這就是影射玄奘法師所翻譯的佛經全部是假的。可惜的是世人誤信《西遊記》,卻把真正記載史實的《西域記》埋沒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三國演義》是一部偉大作品,為何感覺第一回桃園三結義簡單得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