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浪衝音樂

    科幻即是科學幻想,科幻的定義眾說紛雲,莫衷一是,尺度差異極大。

    比較接近的是:“用幻想藝術的形式,表現科學技術遠景或者社會發展對人類影響。”

    其中最廣義的一種認為:“只要故事中含有超現實因素,便可算作科幻作品。”

    《辭海》上對“科幻小說”的定義是:“依據科學技術上的新發現、新成就以及在這些基礎上可能達到的預見,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類利用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蹟的新型小說。”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四卷定義為“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學體裁,這種體裁的小說以真實或想象的科學理論的發現為基礎。”

    另外,科幻、奇幻、魔幻、玄幻這四種風格所指各有不同。

    擴充套件資料

    不同風格的科幻

    1、抒情類科幻

    抒情類科幻多具有散文特點。它不以題材見長,而是文筆優美,感情婉轉愁悵為特點。雷·佈雷德伯裡是抒情類科幻的代表人物。他的許多作品,如《濃霧號角》、《火星紀事》等等,都有懷舊傾向。而抒情風格則是這種傾向的文字外表。

    詹姆斯·岡恩的《冰中少女》,也是一篇典型的抒情科幻。新的冰川期來臨,人類移民赤道附近,北方大部分地區無法居住。主人公里德留守在家鄉,目睹著冰川一天天逼近。冰川中一具少女的屍體,成為他生活中的精神寄託。全篇並沒有什麼離奇的情節。主要篇幅都用來描寫裡德的戀鄉之情。

    泰利·比森的《地球老歌》,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它描寫了一個外星殖民者對地球的懷念。情節淡化到極點。姜雲生甚至直接將它稱為科幻散文,而不是科幻小說。

    中國科幻作品裡,抒情作品極少。可以舉出的例子,是何海江、饒駿合作的《飛越海峽的鴿子》。

    2、荒誕類科幻

    荒誕手法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重要特點。這類作品以反邏輯的敘述方式,映照出現實社會本身的荒誕色彩。在科幻作品裡,運用荒誕手法的很少。大部分科幻作品都有明晰的“自設邏輯”。並且要用邏輯性的語言來講清它們。

    詹姆斯·岡恩是運用荒誕手法的代表。他的《來自外星球的禮物》、《綠色拇指》、《玩具熊》等,時空錯綜複雜,變幻莫測。把這些小說與他傳統敘述風格的科幻作品,比如《長生不死》、《人類之聲》等放到一起,可以清楚地看到兩者間的區別。

    中國科幻作家中,韓松是使用荒誕手法的代表人物。他的幾乎所有短篇都難以理清邏輯脈絡,更多是刻畫出一種雜亂、怪誕、莫明其妙的氣氛。《逃出憂山》是荒誕科幻的代表作。其它如《末班地鐵》、《赤色幻覺》、《超越現實》等等,也有濃厚的荒誕色彩。

    同時,韓松還創作了比較寫實的科幻作品,如長篇《2066之西行漫記》,短篇《青春的跌宕》,把這兩類作品放到一起比較便可以看出,作者對荒誕風格的追求是一種創作上的自覺。

    3、幽默類科幻

    賦予科幻小說以輕鬆、幽默的風格殊為不易。但也有一些不錯的例子。馮尼格特便用短短的篇幅,輕鬆活潑地寫下了《巴恩豪斯效應的報告》。對戰爭狂人進行了辛辣的諷刺。星新一以微型科幻見長。在方寸之地打出漂亮的拳招,幽默筆法必不可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流星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