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社會小白的南方故事
-
2 # 賣魚的啊菜
也可能是大人的原因,看著手機或者看著電視,就懶得理孩子,孩子一哭鬧就給孩子手機去玩 ,這樣搞成習慣,手機肯定比書好看,所以就只愛玩遊戲不愛看書的原因。
-
3 # 農村記憶qi
現在人手一部手機啊,我兒子七歲也玩的入迷,打也沒辦法改不掉,有一天我去醫院經過眼科看眼睛的大多數都是小孩,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帶兒子過去看了一下,我說這些看眼睛的小朋友都是玩手機玩的,對兒子說這些治眼睛的醫生都要給眼睛開刀特別疼,一直嚇唬他,還真被我嚇唬住了從那以後手機看都不帶看的,我當著他的面玩手機他都會說你眼睛不怕瞎嗎!手機不怎麼玩了就玩玩具,玩具玩的沒意思了他自己就會寫寫字看看書,以前從來不寫字,必須大人看著他才會寫,現在每天玩會玩具寫會字!都兩個月過去了手機基本上不玩遊戲了,特別想玩手機的時候他會說跟爺爺奶奶視訊,視訊完了手機也就放一邊了,看來是被我嚇住了!
-
4 # 春暖花開CZYH
你好,孩子喜歡玩手機遊戲是生活環境造成的,而且手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書本!孩子從小就儘量多帶著去圖書館看書!
-
5 # Shula郭大俠
第一,小孩子本身在這個年齡段就比較貪玩,書本的東西太過枯燥乏味,自然就比較喜歡遊戲。第二,環境的影響也是一部分。周圍的人都低頭抱著手機,或者說身邊的大人都時不時的玩,對孩子的影響肯定是比較大的。
-
6 # 關山風雲
天性好玩,見到可玩之物,愛不釋手,怎麼願意丟棄,一旦進入,所謂興趣又隨之而入了,著迷。
讀書即使是有興趣,也是學習過程會有些難度的,隨性還高興一下,深入難度又更大,阻力大。
是誰不願意放鬆身心無憂無慮,是誰不是因為引導而勞心勞力苦於求學呢?
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玩遊戲比讀書更有樂趣性。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各種各樣的碎片化知識充斥著我們的大腦,我們日常接收更多的是別人精心準備最符合大眾行為習慣的產品。有太多眼花繚亂的影視劇、花邊新聞、網路遊戲被創作出來爭奪我們的注意力,事實上在這個資訊高度傳播的時代,我們無時無刻都在主動或被動接收著各種資訊,就拿遊戲來說,可能很多人手機上都下載了不只一個遊戲,什麼王者榮耀、吃雞呀。要知道這樣一款遊戲背後那可都是好幾百人的團隊用最前沿的科技,通過聲音、感光、心理等全方位途徑精心打造出來,就是為了爭奪我們的注意力,消磨我們的時間,我們越來越習慣於這種輕而易舉就能獲得快感的事物。同樣,現在非常火爆的抖音,在一個十幾秒的小視訊背後,很有可能是一個團隊,在精心研究使用者的喜好,從使用者的心理角度拍攝出我們最想看的視訊,從人物的服裝、語氣、動作。無一不是最符合我們心理的期待,為的就是爭奪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忘記時間的流逝。現在別說專注讀書了,我們現在就是想要專注的去玩一個遊戲,去看一個節目都非常困難了,因為我們每天都接收太多輕易就能感到快感的事物了,對應的。我們對於這些資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為人的快感閾值是會越來越高的,我們越來越需要更多、更深入的刺激才能讓我們感到興奮了。而讀書,是一件需要高度專注,而愉悅感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沒有的,因為讀書所帶來的愉悅感不是書本身帶來的,而是需要自己思考,想象帶來的,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對於一件事物的看法可能都是不一樣的,而現在這麼多的遊戲、節目背後的製作團隊正是將這些需要我們自己思考的產物直接呈現給了我們。長期這樣下去,我們就會越來越懶得思考,而我們所看到的、所想的、都是基於別人的想呈現給我們的。久而久之,我們就喪失了對一件事情的基本判斷能力,因為我們已經陷入了這消費娛樂文化為我們創作的牢籠。讀書這麼一件高度專注、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而又很難刺激我們大腦閾值的事情自然就沒有多少人願意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