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磊的外衣
-
2 # 鴻鵠迎罡
西方油畫發展到19世紀80年代,可以說,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是以“後印象派”作為標誌進入大眾視野的。後印象派之前的油畫,畫家們都在努力地塑造合乎比例結構的人物形象,把造型的完整性和精確性,始終放在第一目標來追求。但從後印象派之後,造型不再是首要追求。
塞上作品
從塞尚、高更、梵高等探索型畫家開始,在對物象結構的處理上,都做了適當變形,同時把大面積的色塊和粗獷的筆觸,以及幾何形狀融入到畫面中,創作出了跟之前油畫形式完全不同的風格,昭示著西方油畫真正走入了現代創作理念,此種方式主要是以傳達意念、意識、意趣作為目的,因為依靠單純的形似已經無法更好地體現出新時代下人們的複雜精神世界和心理感覺。
馬蒂斯·舞蹈
從後印象派之後,相繼誕生了以馬蒂斯為代表的“野獸派”,以蒙克為代表的“表現主義”,以畢加索為代表的“立體抽象派”,以達利、米羅為代表的“超現實主義”,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誕生了以美國藝術家波洛克為代表的“抽象表現主義”。
吉蘭·馬格利特《幕間休息》
可以看出,抽象表現主義以表達強烈的情感為根基,畫風粗獷、激盪、散亂,充滿一種野性,依靠潑、灑、劃等技法完成畫風的構建,同時,增加了線條語言的表達,把中國書法線條的運用有效融合進創作裡,反過來又強烈影響了“現代書法”的形成。
胡安·米羅《人投鳥一石子》
透過以上對“抽象表現主義”整體特點的分析,個人覺得,西班牙畫家胡安·米羅(1893年——1983年),比利時畫家吉蘭·馬格利特(1898年——1967年),美國畫家阿希爾·戈爾基(1904年——1948年),都從不同程度上對油畫從“超現實”走向“抽象表現主義”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阿希爾·戈爾基《無題》
米羅用抽象、扭曲的幾何形體來組合色塊,給畫面構建出怪異幽默卻又輕鬆活潑的趣味。馬格利特則用視覺錯置的方式,顛覆人們約定俗成的視覺經驗,把畫面朝著新奇、夢幻的方向推進。戈爾基在油畫創作中,喜歡大量使用線條和色塊,強調抒情色彩和個性化表達,讓油畫變成了隱秘世界情感的釋放。
回覆列表
Arshile Gorky(1904-1948)漢譯阿希爾·戈爾基,美國現代畫家。被稱為最後的超現實主義者和首位抽象表現主義者。他高度實驗性的超現實主義繪畫,對抽象表現主義的發展具有非常大的影響。
▲ 阿希爾·戈爾基(Arshile Gorky)在位於康涅狄格州謝爾曼的工作室,攝於1948年。攝影:Ben Schnall,圖片:豪瑟沃斯
戈爾基生於東歐國家亞美尼亞科爾柯姆瓦里,1920年前往美國並就讀波士頓和紐約市國家設計學院。1925年定居美國紐約。後來,受到癌症和婚姻破裂的打擊,一生受盡苦難的戈爾基於1948年懸樑自殺,終年44歲。
20世紀初期,歐洲弗洛伊德對夢的解釋開創了精神分析的新方法,受其影響,在1922年前後,在達達主義藝術內部,產生了超現實主義,對整個歐美影響巨大的現代畫派。超現實主義畫家強調夢幻與現實的統一才是絕對的真實,因此,力圖把生與死,夢境與現實統一起來,具有神秘、恐怖、怪誕等特點。
▲ 超現實主義作品 達利 · 永恆的記憶
立體主義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個運動和流派,1908年始於法國。立體主義的藝術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組合的形式,形成分離的畫面,以許多組合的碎片形態為藝術家們所要展現的目標。藝術家將要描寫的物件物體,置於同一個畫面之中,用許多的角度來表現它,以此來表達物件物最為完整的形象。物體的各個角度交錯迭放造成了許多的垂直與平行的線條角度,散亂的陰影使立體主義的畫面沒有傳統西方繪畫的透視法造成的三維空間錯覺。背景與畫面的主題互動穿插,讓立體主義的畫面創造出一個二維空間的繪畫特色。
▲ 立體主義繪畫作品 Marius Zabinski 作
戈爾基的靈感來自於自然,他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感知、表達,創作新的藝術。他將立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元素糅合在一起,將立體派的支離破碎以及超現實主義的自動繪圖和潛意識繪畫技巧放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一無二的風格,使他成為歐洲先鋒派藝術和美國現代藝術之間一條至關重要的紐帶。對於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史產生了重大影響,被廣泛認為是“抽象表現主義之父”。
▲ 阿希爾·戈爾基早期作品
▲ 阿希爾·戈爾基《Pears, Peaches and Pitcher》,1926-1927年
▲ 阿希爾·戈爾基《Battle at Sunset with the God of Maize》,1931年
▲ 阿希爾·戈爾基《極限》1947,油彩 紙上 畫布,128.9 x 157.5 釐米 / 50 3/4 x 62 英寸,私人收藏。© 阿希爾·戈爾基基金會,圖片:阿希爾·戈爾基基金會,豪瑟沃斯
抽象表現主義是第一個由美國興起的藝術運動。美國興起此藝術運動跟當時紐約想要取代巴黎成為世界藝術中心是有關係的。自此之後的一段時期裡,西方現代藝術的中心便從歐洲的巴黎轉移到了美國的紐約。
▲ 阿希爾·戈爾基 )《無題(田園風光)》
這條路線的移動,剛好就是戈爾基從亞美尼亞到美國的路線,在時間上也非常契合。超現實主義產生和興旺的時間是1920-1930,而抽象表現主義產生於1940年後的美國。1939年,戈爾基結識了智利超現實主義畫家羅伯託·馬塔,後者的超現實藝術哲學對他產生了深刻影響,阿希爾·戈爾基也成為了最後一位,由超現實主義的理論旗手,提出了“超現實主義”一詞的安德烈·佈雷東親自確認的超現實主義者。在馬塔的影響下促進了戈爾基解放無意識的內容,形成了他藝術生涯最後八年的風格。
▲阿希爾·戈爾基《One Year the Milkweed》,1944年
▲阿希爾·戈爾基《The Plow and the Song》,1947年
從戈爾基早期作品開始觀察,到中期的超現實主義表現,再到後期的作品,他畫風的轉變非常明顯,尤其是後期作品已經具有了抽象表現主義畫風特點,就是將抽象形式和表現主義畫家情感價值取向結合的非寫實性繪畫風格。
▲ 阿希爾·戈爾基,《肝是雞冠》,1944。圖片:紐約州水牛城諾克斯藝術館
因此阿希爾·戈爾基可以說是連線超現實主義和抽象表現主義之間承前啟後最重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