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鹿蘋
-
2 # 泊圖泊途
這三個人實在沒法與王霸之氣、剛正面的曹操和能屈能伸、懂周旋的劉備相提並論
董卓聲勢滔天但是實力卻遠不能同諸侯抗衡,威厲而恩小,真是走向了“寡人”的路;袁紹四世三公,名望甚大,坐擁四州,想取勝的辦法很多,然而敗於性格,亡於內鬥;袁術本身就不懂利用資源,敗逃淮南,圖謀的江東卻被部下決裂而去,結盟物件更是社鼠兩面,純屬作死。
假如董卓能安撫好士大夫,做一個平定外戚、宦官的社稷之臣,豈能落個如此下場?袁紹頻於內鬥,當中竟然沒有一個像諸葛亮一樣的潤滑劑,假如安心經營,曹操哪有一點機會;袁術要是可以聽從閻象,自知之明結盟袁紹,敗的也不會那麼快,那麼慘。
(《新三國》的董卓,很接近歷史)
董卓董卓算是趕上好時候了,這種千載難逢的“清君側”對於諸侯來說就是天上掉餡餅。師出有名在古代就是倫理道義,百姓深受孝悌影響,是非隱情難以分辨但求個師出有名。
董卓倒是師出有名了,然後他馬上轉變成無名。董卓戰鬥力高卻智謀不足,由於他鎮守邊地,同胡族豪帥多有來往,性格也深受其影響,果於殺戮、行為不檢。董卓軍竟然用無辜者的頭顱充軍功,也在廟堂之上和宮女亂搞。
董卓最初是有相同士大夫們合作的想法,但是他這種近乎於強迫的合作方式讓很多人貌合神離,也讓明眼人自謀出路、離京發展——曹操就是一位、袁紹也是一位。袁紹並非沒有智謀之士,但他殺的興起,更何況智謀之士同時還是諂媚之臣,最初的那點正義馬上消耗殆盡。
真正作死的是廢立之事,這種行為無異於自掘墳墓,把自己做成活靶子。這未必是那些人對漢朝多麼忠心,肯定有“你有什麼資格敢這麼做”的想法。董卓強行把自己比作霍光,霍光是功臣他是什麼?
袁紹袁紹算是個明眼人,明白在董卓眼皮底下早晚是死。他也聽的進人勸,這是強於董卓的地方。
(《新三國》袁紹,詮釋了什麼叫色厲而內荏)
不過聽勸他只聽好聽的話,不合心意的話就不聽了。沮授告訴袁紹,袁紹坐擁河北就能進而吞併天下,袁紹聽著非常高興,然而勸他去接漢獻帝他卻不接。
我們看劉備和關羽同袁紹和顏良、文丑的比較,劉備知道關羽的性格並且有勸說之法,關羽不想同黃忠並列,劉備派人勸好了。袁紹對於大將很不瞭解,沮授表示二人魯莽,袁紹不聽反而還嘲諷沮授。
袁紹的文臣也沒有同諸葛亮、法正能媲美的,諸葛亮是政治家往小了說就是潤滑劑。諸葛亮知道關羽傲慢,誇他天下第一,張飛和馬超都不如他。還有法正瑕疵必報還提拔自己人,諸葛亮因為法正的能力和劉備的喜好視而不見。反觀官渡之戰的關鍵因素許攸是怎麼反的?是因為袁紹謀士審配把犯科的許攸家人抓了同時袁紹也不聽許攸的建議。不比不知道,勝敗早有定數!
袁術袁術比起袁紹還要差些。袁紹能力那麼強,也沒有稱帝,袁術稱帝更甚於董卓。袁術這麼做是拱手把盟友送給別人!別人本來沒理由打他,這下有理由了,這就是“槍打出頭鳥”。
(《新三國》袁術,這份貪婪焉能不敗?)
袁術以嫡的身份看不起庶身份的袁紹,鄙其為僕人;袁紹則以長的身份想去要求幼身份的袁術,想讓其從之。二袁合作前景無限,二袁相爭死路一條。自此袁術同公孫瓚結盟,袁紹同劉備交好。
袁術想對曹操發難,大敗而歸。自此不敢正眼北向。東南將領偏弱,進軍江東也是個好辦法,怎奈孫策有大志且袁術不會籠絡之。袁術一稱帝,孫策也有理由擺脫袁術了。袁術非常給別人機會,別人沒正當理由時,他便送給別人理由,自取滅亡。
這三個人實在沒法與王霸之氣、剛正面的曹操和能屈能伸、懂周旋的劉備相提並論。 -
3 # 寒星針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各路英豪紛紛閃亮登場,稱雄一方,卻又在短短几年內,相繼隕落。強大如董卓、袁紹、袁術,也成為昨日黃花。最終三分天下的,是不甚強大的曹操、劉備。 歷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借用朱元璋的案例,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詮釋曹、劉二人的成功。
朱元璋起義時,各起義軍中,聲望最大的是紅巾軍,軍事實力最強的是陳友諒,經濟實力最強的是張士誠,還有獨據一方的方國珍。朱元璋採納“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積聚實力,最終奪得天下。簡單來說,就是低調求發展。
“緩稱王”是朱元璋策略的核心,意思就是低調,不要樹敵過多。董卓廢殺少帝,獨霸朝綱,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成為天下公敵。袁紹借四世三公名望,當討董卓聯軍盟主,名動天下,吞冀州,平公孫瓚,佔據冀、青、幽、並四州,統一河北,天下矚目。袁術仗四世三公之勢,佔南陽,稱雄淮南,自立為帝。這三位,各有不同的高調之處,可出頭的椽子先爛,當時各路諸侯並立,太強大太矚目,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而此時的曹操和劉備在幹嘛?曹操“散家財,合義兵”,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高調一次後,191年才有了名正言順的地盤。依靠打擊黃巾軍,收編組建青州軍,方有徵戰天下的底氣。196年迎漢獻帝到許昌,為世人重視。在此之前的所作所為,與其他地方勢力無異,沒顯露出太強野心。
劉備更是低調到無以復加,從184年鎮壓黃巾起義開始,到208年赤壁戰爭之前,一直是小打小鬧,有名聲,沒固定地盤,稍有實力,多數情況下以“僱傭軍”的身份周旋於各路諸侯之間,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利用劉備卻沒把他當成實在的威脅。
正因為低調,樹敵少,曹操和劉備才渡過了諸侯林立,混戰不休的那段時光,得以收聚力量,積累名望,才有了縱橫捭闔的空間,最終抓住時機,獨霸一方,成為笑到最後的那三個人之二。
回覆列表
英雄並起爭鋒中原。這裡的劉備較曹操起步較晚,正所謂,機謀幹略,不逮魏武,是其基宇亦狹。是次於曹操的梟雄。
董卓,袁紹等輩各有各的優勢,但本人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欠缺,我想大家知道,一個好的領袖是有魅力的,不僅是人格,還有作風,乃至手腕,魄力。暴虐成性,和虛有其表,不善權謀和決斷,有時候是致命的,雖然前期有優勢,但個人能力仍是與曹操劉備存在一定距離是比較大的問題所在。
再說袁術勢力,不及他的堂哥,將領一般,野心卻很大,屬於現在長的醜卻想的很美一類的人物。稱帝這一招就足以看出這人沒有戰略,自保不可,又何談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