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斬風2402
-
2 # 羅英華752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帳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一九二五年,毛澤東在長沙站在橘子洲頭上,望著湘江的江水向著北方流去,看哪幹山,萬山被哪層層的樹林染成了紅色,在哪清澈的江面上,大小船支都在爭先恐後的先前方前行,雄鷹在藍天中博擊中飛翔,魚兒的水中暢遊,此時此景,毛澤東想起和同學們一起討論人生,議國家大事,問這茫茫的大千世界,將來誰能主宰這個世界呢。
長沙是中國農村革命的發源地,也是毛澤東最早革命的活動中心和出發點,形成了毛澤東自已清晰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毛澤東本人的人格形成的地方,胸懷著誰主沉浮的壯志,開啟了傳奇一生的傳奇歷史。最終成了一代偉人。
-
3 # 三人隨筆
七絕·贈李白
杜甫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杜甫這首詩是李白的畫像,“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還有比這更“癲狂”的?
“痛飲狂歌空度日”,這得有多“癲”?天天只顧喝酒,啥事也不幹。喝醉了就大聲唱歌,完全不顧對鄰居的騷擾,估計放到現在,早被人投訴了。
“飛揚跋扈為誰雄”,僅飛揚跋扈這四個字就可以看出有多“狂”了。腦海裡立刻出現了一副走路橫著走,一臉橫肉,一襲黑衣的形象。人們見了就躲,稍有遲疑,便被打倒在地,東西被掀得滿處都是。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被電視劇《亮劍》用過,用來形容李雲龍的癲狂。
當然,其實本詩的本意並不是這樣的癲狂。杜甫和李白極為要好,杜甫見李白不得志,這首詩是在給李白鳴不平。李白這樣的一個大才子,怎麼可能像葛洪一樣去煉丹修煉?他這樣成天醉醺醺的,放蕩不羈,是為了什麼?
那是因為李白不得志,滿懷才華得不到重用,無處可施展,便只有借酒澆愁,放浪形骸,以排解心中的苦悶。李白的痛飲狂歌、飛揚跋扈實在是為形式所迫,不得已而為之,他並不是無緣無故的“癲”,也不是無緣無故的“狂”。
其實癲狂的詩詞還有不少,有的誇張,有的豪放,有的憤世嫉俗。比如鄭板橋的《沁園春·恨》,把桃樹砍了,把鸚鵡煮了,把琴摔爛了,把畫撕了……也是夠癲狂的。但這種癲狂顯得有點賭氣的成分在裡面,有點潑婦耍賴的感覺,“癲狂”得不夠大氣。
還是杜甫的這首《七絕·贈李白》癲狂得徹底,癲狂得可愛,癲狂得大氣一些。讀來令人豪氣頓生,不免也想跟著“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般地癲狂一回。
-
4 # 書生老崔520
我覺得題主的問法有待於商榷,“癲狂”從字面上來理解是一種病態,是由精神方面的病症引起的言語或行動反常的症狀。或者指言語輕狂,舉止輕佻,放蕩不羈。我想題主的本意不是如此,哪有癲狂的詩啊!意思是指豪放狂傲的詩吧?
題主問的是史上最癲狂的詩,我看前邊有人答是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這首詩我覺得用豪邁來形容更恰當一些。
我認為李白的《將進酒》是史上最輕狂豪放的詩。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首先我們從形式上看,這是一首古風詩,寫作時根本不考慮什麼韻腳,平仄,完全是興之所至、酣暢淋漓、無所顧忌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完全是詩人內心世界的真情流露。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開篇的兩句排比句就氣勢非凡,如奔湧的滔滔江水撲面而來,具有奪人心魄的震撼力!
同時還蘊含著一般性的人生和生活哲理。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而最後兩句,“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把詩人狂放不羈、豪氣沖天的性格推向了巔峰!
這首詩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李白作為“酒中仙”桀驁不馴的性格,視金錢如糞土;視權貴為無物;視聖賢而不屑。抒發了詩人藐視一切的狂放之情。俗人世界裡的錢、權、物、名在詩人的眼裡都如過眼煙雲。只有眼前的無所顧忌,縱橫捭闔,放浪形骸才是人生最快意的瞬間!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不加雕琢而渾然天成,為古今寫酒文化的巔峰之作,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要說豪放、豪邁的詩還有很多,但我想要說輕狂灑脫,這首詩無出其右者。
-
5 # 醉心創作
能夠作出最瘋狂的詩的人必定也是個最狂傲不羈的人。此類人通常把誰都不放在眼裡,一副傲視天下,捨我其誰的英雄氣概。實在讓人佩服!
我認為這裡邊的典型代表就是李太白,相應的最瘋狂的詩是他的《南陵別兒童入京》。
特別是裡面的那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其中的“仰”就是自信滿滿;“大”就是氣勢磅礴;“出”就是毅然決然;“豈”更是豪氣沖天。大意就是對著天大笑著得意洋洋地走出門去,難道我們這些人會是那等胸無大志的人嗎?
該詩雖僅刻畫了詩人自信中也稍微透出些自負,躊躇滿志的形象。
但總的來說,氣場十足,聲震寰宇。
回覆列表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滿江紅》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
清風明月謫仙人, 渴飲朝露, 餓嗅花香。 笑紅塵癲狂, 嘆俗世悲涼, 不解人生何所為? 農田耕牛一凡夫, 春翻凍土, 秋收新菽。 喜餘糧滿倉, 憂來年雨量, 閒逗小兒,濃情瞅婆娘! 此間樂,難與仙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