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擦肩而過的故事
-
2 # YAO成立
宇宙爆炸論一直都是一個假說,我還有個觀點就是宇宙是不是在呼吸?就像心臟一樣跳動,因為從人的視角看宇宙太狹隘了,就像盲人摸象一樣片面,摸到大象的腿就說大象是圓柱體,現在的科學就是盲人摸象形式,看到一點皮毛就加以定論,像古人說的哲學玄學都通通定性為迷信,自己的反而成真理了,其不知自己還是在推理之中,中國古人還是有智慧的,萬事離不開陰陽,看到的知道的為陽,看不見的不瞭解的就是陰,宇宙萬物平行運作就是陰陽均衡,不管你承認不承認懂不懂真它就平穩的在執行,真實存在,宇宙模式就像鐘錶,現在人類社會直存在秒針時代,後面還有分針時針,時針轉二十多圈還有地球才轉一圈,以人類看宇宙我們都過多少萬年了上面才動一點,所以不要傻傻的死認現在的科學技術,要想遠一點,你的思想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
-
3 # 九龍山下閒
跟胖哥學物理 宇宙的中心
大家都知道,人類對於一個事物人生是不斷深入的。既然提出這個問題,我們就來回顧一下人類是透過自己觀察來人生這個問題的。透過關於這個問題認識,人類不斷修改,從而更接近自然真理!
當然,人類最早觀點就是地心說。很多人都認為第一個提出中心學說的是古希臘學者托勒密,就是他也是在總結前人經驗基礎上對日心說進行完善,就跟牛頓提出牛頓第一定律一樣。地心說最初由米利都學派形成初步理念,後由古希臘學者歐多克斯提出,然後經亞里士多德、托勒密進一步發展而逐漸建立和完善起來。
托勒密認為,地球處於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從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陽、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圓軌道上繞地球運轉。其中,行星的運動要比太陽、月球複雜些:行星在本輪上運動,而本輪又沿均輪繞地執行。在太陽、月球行星之外,是鑲嵌著所有恆星的天球——恆星天。再外面,是推動天體運動的原動天。
談到日心說,不得不說到一個宗教天主教,因為後來否認日心說三個著名人物,都是天主的神父。天主教起源於中東,希臘人本身不信天主教,但天主教卻繼承了希臘哲學的衣缽,中世紀士林哲學繼承和發揚了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思想體系,其中希臘哲學關於宇宙本質的觀念被天主教引入自身神學體系,萬物的本質是抽象化而不是形體化的最高精神原則(類似於道家的“道”)。
公元前300多年的赫拉克里特和阿里斯塔克就已經提到過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圍繞太陽運動。哥白尼在1506~1515年間已經寫成“太陽中心學說”的提綱——《試論天哥白尼與天體論體執行的假設》,可是《執行》一書卻直到1543年他臨終時才出版。日心說,是關於天體運動的和地心說相對立的學說,它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有力地打破了長期以來居於宗教統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
哥白尼神父獻給教皇克萊孟七世的《天體執行論》並未引起教會的反對,教皇本人還聽過哥白尼的演講並表示出興趣。從多明我修道院畢業的布魯諾神父主攻哲學,在他的《論原因、本原和太一》中,他認為世界靈魂是形式本原,是萬物的真正作用因——帶有“自然神”味道的宗教概念明顯和“理神”相反。在《論無限宇宙和諸世界》中談到的“多重宇宙”明顯是斯多葛學派的“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影子。柏拉圖的“無限”是指現實和理性都不可達到的邊際,而布魯諾的“無限”則是一種解放,不受思維和空間的邊界限制。
《天體執行論》出版以後的半個多世紀裡,日心說仍然很少受到人們的關注,支持者更是非常稀少。這其中最為著名的支持者就是喬爾丹諾·布魯諾了。布魯諾一生始終與“異端”聯絡在一起,併為此顛沛流離,1600年被宗教裁判所燒死在鮮花廣場上。
1609年伽利略使用天文望遠鏡發現了一些不利於舊有的亞里士多德宇宙論和托勒密體系從而反過來可以支援日心說的新的天文現象後,日心說才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利略因為堅持哥白尼的“日心說”,被教廷認為有悖《聖經》而不得不受到不公正的審判。最終他在審判中失敗了,被剝奪了宗教信仰,終身軟禁。
這些天文現象主要是指:月球坑坑窪窪並非像古希臘人想象的那般完美,太陽存在黑子(從而天界或 “月上界”並非不變),木衛體系的發現直接說明了地球不是唯一中心,金星完整相變的發現也暴露了托勒密體系的錯誤。
然而,由於哥白尼的日心說所得的資料和托勒密體系的資料都不能與第谷的觀測相吻合,因此日心說此時仍不具優勢。直至開普勒以橢圓軌道取代圓形軌道修正了日心說之後,日心說在於地心說的競爭中才看到勝利希望。1687年,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問世,標誌著哥白尼體系的最後勝利。
隨著科學技術進步,人類發現日心說也靠不住。到,太陽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在太陽系中,每個行星都繞著太陽運轉,但是整個太陽系處在銀河系中,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運動。那銀河系繞著哪裡運動呢?
宇宙起源於大爆炸,爆炸的中心就應該是宇宙的中心。而宇宙是一直處於膨脹狀態的,銀河系跟其他河外星系都處於一種相互遠離的狀態,這就意味著大家都在遠離中,宇宙似乎沒有一箇中心。
其實,宇宙在各個方向上是均衡膨脹的,空間中的所有點同時均勻地遠離其他點。這可能很難想象,但關鍵概念是宇宙中的天體並不是真正相互飛離。相反,天體在空間中是相對固定的,而是空間本身在膨脹。
人類正是在不斷實驗和觀察中發現規律,然後糾正我們以前一切錯誤觀點,但是觀念形成後就會形成一種慣性,要改變必須付出代價,但是在後來觀察中發現新的理論才能更好解釋自然。人類就是在這樣反覆中一步一步接近真理!
2019年4月於宜昌吾同齋
-
4 # DellenLiu
我們所在的“如來宇宙”的中心位置在霍格天體,也就是說我們宇宙是以霍格天體為中心自轉。
2018.5.6統計:
由於此前大力奪取了外宇宙精華從而導致我們所在的“如來宇宙”直徑暴漲到336421.6742億光年,最初“如來宇宙”被創造出來只有5000億光年的直徑,大多數宇宙的直徑也是5000億光年,我們宇宙存在的星系數量也上漲到64272761.56384189億個星系。
“如來宇宙”自轉速度達到96.38765萬億公里/分鐘,最初“如來宇宙”自轉速度只有7000億公里/分鐘。
回覆列表
首先光速恆定不變,根據宇宙膨脹分為兩種。一種膨脹速度以超光速呈正弦式擴增,另一個膨脹速度低於光速呈正弦式擴增。宇宙最古老恆星發出光速來判定計算為參考,基本以宇宙星系星球發生巨大大爆炸坍縮成質點。來確定宇宙的爆炸中心點以點,線,面向宇宙立體空間四周擴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