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確下結論,齊桓公時期的齊國,綜合國力遠超當時的周王室。領土對比
周王室的理論領土當然遠超齊國,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整個周王國,都是周王室的領土,包括齊國在內。
但是,如果比較周王畿與齊國大小,那結論就很喜感了。
周王室在西周末年就已喪失了渭河平原上的大部分領土;平王東遷之後,周王室的實控土地也就是所謂的“周王畿”,大致就是洛陽盆地以及黃河北岸的沿河地帶。秦文公收復岐山地區後,曾經把岐山以東的狹小地域獻給了周王室,但這一塊土地也僅限岐山周邊,並不包含更廣闊的渭河平原東部。
因此,東遷後的周王室,其實控領土相當狹小,還不如一些強大的諸侯國。
即便是在周王畿之內,是否所有領土都聽從周王指揮,也是個未知數。例如蘇國,周桓王時曾經將蘇國的溫邑(河南溫縣西南)轉給鄭國,但是蘇國卻堅決不給;再比如說原邑(河南濟源西南),被周襄王賞賜給晉文公,但是原邑人卻出兵抗拒。由這兩案例可知,周王室雖然名義上 擁有周王畿之地,但是實際上就連周王畿都無法有效統轄。
在齊桓公及以前,齊國領土的精確範圍其實並不明確。
西周初,召康公曾經封賜齊國:“東至海,西至河(黃河),南至穆陵(山東臨朐縣南),北到無棣(山東無棣縣北三十里)”。但這一範圍內是否都是齊國領土?
當年召康公是為了穩定天下,讓齊國可以征伐這一範圍內的反叛諸侯國。但是,如果這一範圍內的諸侯國未反叛,齊國也就無法去佔領人家了。從齊國在齊襄公時期才吞併紀國來看,很可能“南至穆陵”的領土,是在齊襄公時期才達成。“西至河”,衛國在西周時就橫跨黃河兩岸,齊國的西邊剛好就是衛國、曹國、南燕國等等,齊國領土要想越過這些諸侯國到達黃河邊似乎也很困難。但是,衛國在公元前660年曾經被狄人所滅,齊桓公趁衛國被滅之際,將衛國部分黃河邊的領土收為己有的可能性極大。所以,到了魯文公時期,《左傳》中常常可見狄人侵齊的記載——中原一帶的狄人,大多分佈在太行山一帶,能攻打到山東半島的可能性極小;而如果在齊桓公時期齊國領土擴張至黃河,那麼狄人侵齊就可理解了。
因此,西周初周王室封賜給齊國的理論土地範圍,極有可能在齊桓公時期才得以實現。對此此時的“周王畿”,可見齊國領土已大大超過了周王室。
周王室東遷之後,不但實控土地面積大大縮水,經濟實力也大大下降。
公元前717年,因為饑荒窮得揭不開鍋,不得不向魯國求援。為救濟周王室,魯隱公特地向宋國、衛國、齊國、鄭國買米,來幫周王室渡過難關。周王室鬧饑荒,還得主動上門去求魯華人支援,這簡直就是在天下人面前丟醜。
公元前697年,周桓王又派大臣出使魯國,因為周王室車馬不足,向魯國索取車。《左傳》為此譏諷:“非禮也。諸侯不貢車、服,天子不私求財。”車與戎服,都是上賜下,如今周王室卻向下索取車,可見周王室窮到了何等地步!
周惠王時期,爆發了著名的子頹之亂,其根源就是周惠王奪取大臣田土與俸祿。表面上是周惠王貪婪,但貪婪背後的現實,就是周王室的收入不足。
以上這些案例,可充分證明周王室的經濟水平已大大下降,還不如東周當時的一些二流諸侯國。
齊桓公時期的齊國,重用管仲,進行了多項重大的改革,與經濟有關的改革就有“官山海”、“相地而衰徵”的土地制度改革等等。因此,透過官營鹽鐵,土地私有化等等措施,齊國經濟實力得到大大提高。
齊桓公收服諸侯的辦法,就是“胡蘿蔔+大棒”政策:先用武力威懾,再施小惠以結好諸侯。《管子·大匡》記載,管仲建議齊桓公:“諸侯之禮,令齊以豹皮往,小侯以鹿皮報;齊以馬往,小侯以犬報。”重禮而往,卻薄禮而還,可見霸主齊國的大方!所以,周王室在評價齊國的稱霸時,也不得不承認齊國“輕致諸侯而重遣之”。
與周王室的四處打秋風作風比較,哪一家財力更為雄厚,就可知了。
《周禮·夏官·司馬》:“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因此,周王室理論上可擁有六軍的兵力。從考古發掘的情況看,西周時王室擁有“西六師”和“東八師”(或殷八師)兩大軍隊體系。但是,在考古資料上卻沒有發現“軍”的說法。因此,有學者推測,“師”可能就是周禮中的“軍”。如果真如此,那麼西周時周王室軍隊數目明顯不止“六軍”。
西周覆滅後,東周王室軍隊規模多大並不清楚,但以東周王室的經濟實力,肯定是養不起這麼龐大的軍隊了。因此,即便是有“天子六軍”的份額,但由於周王畿僅相當於一中等諸侯國大小,推測東周王室最強大時,也不過是擁有“二軍”,也就是兩萬五千的兵力左右。到齊桓公時期,周王室愈發衰落,能不能維持兩萬五千的兵力都未可知了。
但是,周王室軍事實力的衰弱是顯而易見的。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御駕親征,聯合陳、蔡、衛三國前往討伐鄭國,結果卻被鄭莊公一舉擊敗。從此,天下諸侯再也沒把周王室的軍力當回事。
齊國在齊桓公時期,對徵兵制度也進行了改革,主要是參照鄉遂制度、結合齊國實際,推行了“三國五鄙”改革。按照“三國五鄙”改革,齊國徵兵主要是在十五個士人之鄉:這意味著,齊國士兵已走向了職業化道路,而不是如同鄉遂制度下的半農半兵。從這點來看,齊國士兵的單兵素質,已超越了周王室士兵。三國五鄙制度下,軍隊的組成方式也與《周禮》有異:“五人為伍,五十人為小戎,二百人為卒,二千人為旅,萬人為一軍。”齊國共有十五士人之鄉,每五鄉組成一軍,因此齊國共有三軍,三萬士卒。
如此一對比,齊國軍力顯然大大超越了周王室。
首先明確下結論,齊桓公時期的齊國,綜合國力遠超當時的周王室。領土對比
周王室的理論領土當然遠超齊國,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整個周王國,都是周王室的領土,包括齊國在內。
但是,如果比較周王畿與齊國大小,那結論就很喜感了。
周王室在西周末年就已喪失了渭河平原上的大部分領土;平王東遷之後,周王室的實控土地也就是所謂的“周王畿”,大致就是洛陽盆地以及黃河北岸的沿河地帶。秦文公收復岐山地區後,曾經把岐山以東的狹小地域獻給了周王室,但這一塊土地也僅限岐山周邊,並不包含更廣闊的渭河平原東部。
因此,東遷後的周王室,其實控領土相當狹小,還不如一些強大的諸侯國。
即便是在周王畿之內,是否所有領土都聽從周王指揮,也是個未知數。例如蘇國,周桓王時曾經將蘇國的溫邑(河南溫縣西南)轉給鄭國,但是蘇國卻堅決不給;再比如說原邑(河南濟源西南),被周襄王賞賜給晉文公,但是原邑人卻出兵抗拒。由這兩案例可知,周王室雖然名義上 擁有周王畿之地,但是實際上就連周王畿都無法有效統轄。
在齊桓公及以前,齊國領土的精確範圍其實並不明確。
西周初,召康公曾經封賜齊國:“東至海,西至河(黃河),南至穆陵(山東臨朐縣南),北到無棣(山東無棣縣北三十里)”。但這一範圍內是否都是齊國領土?
當年召康公是為了穩定天下,讓齊國可以征伐這一範圍內的反叛諸侯國。但是,如果這一範圍內的諸侯國未反叛,齊國也就無法去佔領人家了。從齊國在齊襄公時期才吞併紀國來看,很可能“南至穆陵”的領土,是在齊襄公時期才達成。“西至河”,衛國在西周時就橫跨黃河兩岸,齊國的西邊剛好就是衛國、曹國、南燕國等等,齊國領土要想越過這些諸侯國到達黃河邊似乎也很困難。但是,衛國在公元前660年曾經被狄人所滅,齊桓公趁衛國被滅之際,將衛國部分黃河邊的領土收為己有的可能性極大。所以,到了魯文公時期,《左傳》中常常可見狄人侵齊的記載——中原一帶的狄人,大多分佈在太行山一帶,能攻打到山東半島的可能性極小;而如果在齊桓公時期齊國領土擴張至黃河,那麼狄人侵齊就可理解了。
因此,西周初周王室封賜給齊國的理論土地範圍,極有可能在齊桓公時期才得以實現。對此此時的“周王畿”,可見齊國領土已大大超過了周王室。
財力對比周王室東遷之後,不但實控土地面積大大縮水,經濟實力也大大下降。
公元前717年,因為饑荒窮得揭不開鍋,不得不向魯國求援。為救濟周王室,魯隱公特地向宋國、衛國、齊國、鄭國買米,來幫周王室渡過難關。周王室鬧饑荒,還得主動上門去求魯華人支援,這簡直就是在天下人面前丟醜。
公元前697年,周桓王又派大臣出使魯國,因為周王室車馬不足,向魯國索取車。《左傳》為此譏諷:“非禮也。諸侯不貢車、服,天子不私求財。”車與戎服,都是上賜下,如今周王室卻向下索取車,可見周王室窮到了何等地步!
周惠王時期,爆發了著名的子頹之亂,其根源就是周惠王奪取大臣田土與俸祿。表面上是周惠王貪婪,但貪婪背後的現實,就是周王室的收入不足。
以上這些案例,可充分證明周王室的經濟水平已大大下降,還不如東周當時的一些二流諸侯國。
齊桓公時期的齊國,重用管仲,進行了多項重大的改革,與經濟有關的改革就有“官山海”、“相地而衰徵”的土地制度改革等等。因此,透過官營鹽鐵,土地私有化等等措施,齊國經濟實力得到大大提高。
齊桓公收服諸侯的辦法,就是“胡蘿蔔+大棒”政策:先用武力威懾,再施小惠以結好諸侯。《管子·大匡》記載,管仲建議齊桓公:“諸侯之禮,令齊以豹皮往,小侯以鹿皮報;齊以馬往,小侯以犬報。”重禮而往,卻薄禮而還,可見霸主齊國的大方!所以,周王室在評價齊國的稱霸時,也不得不承認齊國“輕致諸侯而重遣之”。
與周王室的四處打秋風作風比較,哪一家財力更為雄厚,就可知了。
兵力對比《周禮·夏官·司馬》:“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因此,周王室理論上可擁有六軍的兵力。從考古發掘的情況看,西周時王室擁有“西六師”和“東八師”(或殷八師)兩大軍隊體系。但是,在考古資料上卻沒有發現“軍”的說法。因此,有學者推測,“師”可能就是周禮中的“軍”。如果真如此,那麼西周時周王室軍隊數目明顯不止“六軍”。
西周覆滅後,東周王室軍隊規模多大並不清楚,但以東周王室的經濟實力,肯定是養不起這麼龐大的軍隊了。因此,即便是有“天子六軍”的份額,但由於周王畿僅相當於一中等諸侯國大小,推測東周王室最強大時,也不過是擁有“二軍”,也就是兩萬五千的兵力左右。到齊桓公時期,周王室愈發衰落,能不能維持兩萬五千的兵力都未可知了。
但是,周王室軍事實力的衰弱是顯而易見的。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御駕親征,聯合陳、蔡、衛三國前往討伐鄭國,結果卻被鄭莊公一舉擊敗。從此,天下諸侯再也沒把周王室的軍力當回事。
齊國在齊桓公時期,對徵兵制度也進行了改革,主要是參照鄉遂制度、結合齊國實際,推行了“三國五鄙”改革。按照“三國五鄙”改革,齊國徵兵主要是在十五個士人之鄉:這意味著,齊國士兵已走向了職業化道路,而不是如同鄉遂制度下的半農半兵。從這點來看,齊國士兵的單兵素質,已超越了周王室士兵。三國五鄙制度下,軍隊的組成方式也與《周禮》有異:“五人為伍,五十人為小戎,二百人為卒,二千人為旅,萬人為一軍。”齊國共有十五士人之鄉,每五鄉組成一軍,因此齊國共有三軍,三萬士卒。
如此一對比,齊國軍力顯然大大超越了周王室。
綜上所述,齊桓公時期的齊國,無論是在國土面積、財力、及兵力等等各個方面,當然要遠勝當時的周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