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8年因公去了5趟蒙古國。多的一次20多天,少的一次也有一週,多數在烏蘭巴托辦事,政府官員也有接觸,也去了一趟喬巴山地區的草原深處。從對蒙古國的一點不瞭解到略有了解。下面以我的瞭解對提到的問題逐個解答一下。
1.知道內蒙古的人就知道蒙古國,大部分華人不關心蒙古國確實是因為它國力較弱,但內蒙古和它的聯絡溝通還是很多很多的,非常密切。首都烏蘭巴托集中了全華人口的一半還多,多個朋友說的數值略有差異,大概是全國300萬人烏蘭巴托及周邊170萬人,第三大城市5萬人,這人的分佈就可以看出來國力弱的一點,北方植被好一點,還有幾個大湖,南方戈壁就是人煙稀少了。國力有多弱?國家負債一度達到經濟體量的200%多。國力弱所以就會沒有存在感,至少日本有漫畫、AV、聞名的企業,南韓有韓流、三星等,華人過去可以買買買。你去蒙古買什麼?內蒙古都能買的到,直接上淘寶就行了,也就羊絨衫貨真價實便宜便宜。
2.這個國家生存下來的資本應該就是資源和它在中國、俄羅斯之間的博弈吧。這個國家的焦煤、金礦、銅礦非常非常多,但是他們為什麼還那麼多貸款呢?很大一部分礦權都在私人手中,比如塔翁陶勒蓋這種大礦,也是屬於國家的,也在往中國出口,但是礦實在是太大了,開採出來的運不出來,到中國的路就那麼幾條,修得那叫一個差,基本就是中國鄉村間柏油路的水平吧,中間還好多自然路。啥叫自然路?就是本沒有路,跑的車多了,也便出了路。蒙古草原的植被比較薄,它的土層較薄,草長得也稀,下面全是那種碎石一類的東西,很驚奇車那麼壓竟然幾乎不沉降,沒有什麼車轍。中國很多企業在焦煤等領域和他們合作非常深入,運煤專用線都自己投錢修,因為他們的公路、鐵路實在是太不給力了。許多谷歌地圖上看到的路都是前面所說“自然路”,這種路也對他們來說也挺危險的,前面說了植被薄,壓沒了就再也不長了,這個路個別地方也會出車轍,就越走越寬,草原就被破壞了,不可逆。國家已經欠債很多了,不好貸款來修路,不修好路,焦煤運量還上不來,就賺不到錢修路,死迴圈。等能源再升級一次,煤炭不值錢的時候他們就涼一大半了,不過他們的焦煤是真的好,不是一般的煤都可以叫焦煤,具體分類我瞭解不深。說道中國俄羅斯博弈就和一些個小國一樣了,騎在牆頭等兩邊的紅杏。畜牧業的一些產品也很多,牛羊肉很好吃很便宜。
3.現任總統哈勒特馬·巴特圖勒嘎,曾是奧運會柔道金牌得主,總理好像也曾是摔跤運動員。他們是議會制國家,議會叫大呼拉爾,總理和議長也非常有權勢,這三個人之間有一個權力平衡。上一任總統是因腐敗獲刑的,議員們都是富人,當選議員是要花好多錢的,既然花了就要收回成本的!兩個主要的政黨坐莊,實質還是富人統治國家,民主好像只存在於形式上吧。
4.為什麼幾乎沒有國家和它產生交集?因為你不知道。既然都已經和多國建交了怎麼會沒有交集,中國、日本、南韓在蒙古都很有存在感,相比較好像俄羅斯人比想象要少一些。南韓餐館很多很多,也算便宜的,比蒙餐稍貴,中餐要再貴上一等,基本和國內裝修差不多得中等餐館價格接近。日本有很多投資在那裡,中國也是,尤其內蒙古人有語言和民族優勢,說的蒙語一樣只是寫法不一樣,蒙古的裡面多了些俄羅斯外來語。夏季水草肥美草原景色好,許多歐洲人(可能有一些是俄羅斯人我分辨不出來)去旅遊,據說日本、南韓人組團不止旅遊,還為了去吃牛羊肉,比他們國內便宜很多很多,大概價格是中國國內的一半稍低,我在草原牧民手裡買了一隻羊是三百多元人民幣。烏蘭巴托在一圈山中,內圈是城市,山坡上(除了總統官邸那邊山上)好多的棚戶區,通電不通水,蒙古包夾雜在其中,再外圈到了後面山的山腳延伸出去的一個個山溝裡,是別墅區,據說一般的中產都是市區一套房郊區一套別墅,不確定真假,反正我去別墅區爬山做客過一次。城市裡的孩子們看起來教育不錯,我在南邊一個國家公園跑步時看到踢球打籃球騎腳踏車的孩子們,和我們國家城市裡的並無兩樣,富裕的家庭教育應該都不錯,他們出國去日本歐洲留學什麼的也方便,工作中接觸到的幾個年輕人感覺教育良好,英語也不錯。路過總統官邸那邊的國際學校,看起來蠻好。並不全是五大三粗的漢子和女漢子,雖然大餅臉高顴骨的比較多,我個人覺得他們的審美已經完全是按世界潮流,有哈歐洲的有哈中國的,街上看到一些個美女,感覺和中國的並無二致。原以為內蒙古+外蒙古就是蒙古族的全部,實際上錯了,青海、西藏都有蒙古族,俄羅斯也有加盟國是蒙古族。
另外,重新整理我認知的一件事是,朋友說,蒙古人有一階段不歡迎華人是特定歷史時期個別華人造成的。俄羅斯撤出蒙古那一陣,蒙古經濟突然就完蛋了,窮得一塌糊塗,就有一些中國的壞人們,到學校花錢去找女老師女學生,她們都快餓死了啊為了吃可以付出很多。。所以這些壞人,就被蒙古人憎恨,進而擴充套件到對更大範圍的華人。出去幾個國家發現,許多先出去的那批“倒爺”沒少丟中國的人,許多非洲人也是他們教壞的,造成了一些國家對我們印象的不好。現在我覺得蒙古人對華人還算友好吧,但這個國家騙子有點多,哪裡都有壞人吧,這裡稍微多點。安全方面還好,白天上個街,到公園跑跑步沒問題,朋友說不要在晚上去棚戶區,遠離酒鬼。
補充,有幾位朋友提到了蒙古歷史,說我的朋友說的不對,倒爺的影響不會比得上歷史上的糾葛,我朋友是蒙古族,內蒙古人,關於蒙古族的歷史我相信瞭解得比較多,而且內蒙古蒙古族的觀點,相對於蒙古族和這些“讀書人”會相對來講客觀和中立一些。他在八十年代開始往來於內蒙和蒙古國之間至今,他的朋友裡有許多屬於精英階層,別的不多說,相對於他和你從歷史書上、油管等途徑上看來的,我更相信他。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稍遠一點的歷史因素影響會有,以前的是一個大因素,經過時間的打磨,和比較近的一個小一點的因素比較,哪個影響更大,可能沒你說的那麼確定。蒙古歷史我瞭解得也許沒有幾位讀到的多,不過為了詳細瞭解下蒙哥到底有多厲害,我也專門看了一遍蒙古國家博物館。你也許堅信你看到的歷史,反正博物館裡看到的東西我只是瞭解一下,沒完全當真。眼睛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的,你還以為油管給你看的就是真實的世界?說我年輕那位朋友勸你早點從幼兒園畢業吧別再留級了。
該國腐敗問題忘了說,存在,較厲害,對經濟影響也算一個大因素,富人越富,沒人去管窮人,哪個在自己撈錢的過程中順便想想國家的可能都算好的了吧。哪個國家又沒有腐敗呢?我和我同事們接觸到的一些個東南亞國家和非洲國家,都挺嚴重的。他們國家可能要高於平均線稍多一點。從這個國家瞭解到的“民主”,就要比歐美直白一些,掩飾少了一些,還是中國好。
我2018年因公去了5趟蒙古國。多的一次20多天,少的一次也有一週,多數在烏蘭巴托辦事,政府官員也有接觸,也去了一趟喬巴山地區的草原深處。從對蒙古國的一點不瞭解到略有了解。下面以我的瞭解對提到的問題逐個解答一下。
1.知道內蒙古的人就知道蒙古國,大部分華人不關心蒙古國確實是因為它國力較弱,但內蒙古和它的聯絡溝通還是很多很多的,非常密切。首都烏蘭巴托集中了全華人口的一半還多,多個朋友說的數值略有差異,大概是全國300萬人烏蘭巴托及周邊170萬人,第三大城市5萬人,這人的分佈就可以看出來國力弱的一點,北方植被好一點,還有幾個大湖,南方戈壁就是人煙稀少了。國力有多弱?國家負債一度達到經濟體量的200%多。國力弱所以就會沒有存在感,至少日本有漫畫、AV、聞名的企業,南韓有韓流、三星等,華人過去可以買買買。你去蒙古買什麼?內蒙古都能買的到,直接上淘寶就行了,也就羊絨衫貨真價實便宜便宜。
2.這個國家生存下來的資本應該就是資源和它在中國、俄羅斯之間的博弈吧。這個國家的焦煤、金礦、銅礦非常非常多,但是他們為什麼還那麼多貸款呢?很大一部分礦權都在私人手中,比如塔翁陶勒蓋這種大礦,也是屬於國家的,也在往中國出口,但是礦實在是太大了,開採出來的運不出來,到中國的路就那麼幾條,修得那叫一個差,基本就是中國鄉村間柏油路的水平吧,中間還好多自然路。啥叫自然路?就是本沒有路,跑的車多了,也便出了路。蒙古草原的植被比較薄,它的土層較薄,草長得也稀,下面全是那種碎石一類的東西,很驚奇車那麼壓竟然幾乎不沉降,沒有什麼車轍。中國很多企業在焦煤等領域和他們合作非常深入,運煤專用線都自己投錢修,因為他們的公路、鐵路實在是太不給力了。許多谷歌地圖上看到的路都是前面所說“自然路”,這種路也對他們來說也挺危險的,前面說了植被薄,壓沒了就再也不長了,這個路個別地方也會出車轍,就越走越寬,草原就被破壞了,不可逆。國家已經欠債很多了,不好貸款來修路,不修好路,焦煤運量還上不來,就賺不到錢修路,死迴圈。等能源再升級一次,煤炭不值錢的時候他們就涼一大半了,不過他們的焦煤是真的好,不是一般的煤都可以叫焦煤,具體分類我瞭解不深。說道中國俄羅斯博弈就和一些個小國一樣了,騎在牆頭等兩邊的紅杏。畜牧業的一些產品也很多,牛羊肉很好吃很便宜。
3.現任總統哈勒特馬·巴特圖勒嘎,曾是奧運會柔道金牌得主,總理好像也曾是摔跤運動員。他們是議會制國家,議會叫大呼拉爾,總理和議長也非常有權勢,這三個人之間有一個權力平衡。上一任總統是因腐敗獲刑的,議員們都是富人,當選議員是要花好多錢的,既然花了就要收回成本的!兩個主要的政黨坐莊,實質還是富人統治國家,民主好像只存在於形式上吧。
4.為什麼幾乎沒有國家和它產生交集?因為你不知道。既然都已經和多國建交了怎麼會沒有交集,中國、日本、南韓在蒙古都很有存在感,相比較好像俄羅斯人比想象要少一些。南韓餐館很多很多,也算便宜的,比蒙餐稍貴,中餐要再貴上一等,基本和國內裝修差不多得中等餐館價格接近。日本有很多投資在那裡,中國也是,尤其內蒙古人有語言和民族優勢,說的蒙語一樣只是寫法不一樣,蒙古的裡面多了些俄羅斯外來語。夏季水草肥美草原景色好,許多歐洲人(可能有一些是俄羅斯人我分辨不出來)去旅遊,據說日本、南韓人組團不止旅遊,還為了去吃牛羊肉,比他們國內便宜很多很多,大概價格是中國國內的一半稍低,我在草原牧民手裡買了一隻羊是三百多元人民幣。烏蘭巴托在一圈山中,內圈是城市,山坡上(除了總統官邸那邊山上)好多的棚戶區,通電不通水,蒙古包夾雜在其中,再外圈到了後面山的山腳延伸出去的一個個山溝裡,是別墅區,據說一般的中產都是市區一套房郊區一套別墅,不確定真假,反正我去別墅區爬山做客過一次。城市裡的孩子們看起來教育不錯,我在南邊一個國家公園跑步時看到踢球打籃球騎腳踏車的孩子們,和我們國家城市裡的並無兩樣,富裕的家庭教育應該都不錯,他們出國去日本歐洲留學什麼的也方便,工作中接觸到的幾個年輕人感覺教育良好,英語也不錯。路過總統官邸那邊的國際學校,看起來蠻好。並不全是五大三粗的漢子和女漢子,雖然大餅臉高顴骨的比較多,我個人覺得他們的審美已經完全是按世界潮流,有哈歐洲的有哈中國的,街上看到一些個美女,感覺和中國的並無二致。原以為內蒙古+外蒙古就是蒙古族的全部,實際上錯了,青海、西藏都有蒙古族,俄羅斯也有加盟國是蒙古族。
另外,重新整理我認知的一件事是,朋友說,蒙古人有一階段不歡迎華人是特定歷史時期個別華人造成的。俄羅斯撤出蒙古那一陣,蒙古經濟突然就完蛋了,窮得一塌糊塗,就有一些中國的壞人們,到學校花錢去找女老師女學生,她們都快餓死了啊為了吃可以付出很多。。所以這些壞人,就被蒙古人憎恨,進而擴充套件到對更大範圍的華人。出去幾個國家發現,許多先出去的那批“倒爺”沒少丟中國的人,許多非洲人也是他們教壞的,造成了一些國家對我們印象的不好。現在我覺得蒙古人對華人還算友好吧,但這個國家騙子有點多,哪裡都有壞人吧,這裡稍微多點。安全方面還好,白天上個街,到公園跑跑步沒問題,朋友說不要在晚上去棚戶區,遠離酒鬼。
補充,有幾位朋友提到了蒙古歷史,說我的朋友說的不對,倒爺的影響不會比得上歷史上的糾葛,我朋友是蒙古族,內蒙古人,關於蒙古族的歷史我相信瞭解得比較多,而且內蒙古蒙古族的觀點,相對於蒙古族和這些“讀書人”會相對來講客觀和中立一些。他在八十年代開始往來於內蒙和蒙古國之間至今,他的朋友裡有許多屬於精英階層,別的不多說,相對於他和你從歷史書上、油管等途徑上看來的,我更相信他。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稍遠一點的歷史因素影響會有,以前的是一個大因素,經過時間的打磨,和比較近的一個小一點的因素比較,哪個影響更大,可能沒你說的那麼確定。蒙古歷史我瞭解得也許沒有幾位讀到的多,不過為了詳細瞭解下蒙哥到底有多厲害,我也專門看了一遍蒙古國家博物館。你也許堅信你看到的歷史,反正博物館裡看到的東西我只是瞭解一下,沒完全當真。眼睛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的,你還以為油管給你看的就是真實的世界?說我年輕那位朋友勸你早點從幼兒園畢業吧別再留級了。
該國腐敗問題忘了說,存在,較厲害,對經濟影響也算一個大因素,富人越富,沒人去管窮人,哪個在自己撈錢的過程中順便想想國家的可能都算好的了吧。哪個國家又沒有腐敗呢?我和我同事們接觸到的一些個東南亞國家和非洲國家,都挺嚴重的。他們國家可能要高於平均線稍多一點。從這個國家瞭解到的“民主”,就要比歐美直白一些,掩飾少了一些,還是中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