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風物誌
-
2 # 淡墨青史
陌上人如玉,君子世無雙。民國時期的京城四少,堪稱真正的君子!
張學良、張伯駒、溥侗、袁克文
0.1著名鑑賞家張伯駒張伯駒自幼聰穎,九歲就能寫詩,被譽為“神童”。其父張鎮芳(過繼的)是署理直隸總督,又是袁世凱的表侄,相當於出生名門世家,加上他天資聰慧,先後投身於金融界,歷任鹽業銀行總管處稽核,南京鹽業銀行經理等職業,後與梅蘭芳、李石曾組織了“國劇學會”。多次加入北平大學生遊行等愛國行動。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
0.2東北虎之子張學良少帥張學良是東北虎張作霖之子,先於奉系軍中擔任要職,“皇姑屯事件”之後,他繼任為東北保安軍總司令,拒絕日本人的拉攏,堅持“東北易幟”,為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積極主張抗日,反對內戰,曾同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促成國共二次合作,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另外,他風流倜儻,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稱“少帥”。
0.3“侗五爺”溥侗他的父親是愛新覺羅·載治,乾隆十一子成親王永瑆之曾孫,世襲鎮國將軍、輔國公,兼理民政部總理大臣。溥侗並沒有走上從政的道路,反而酷愛劇藝並且達到精通的境界。清宣統三年(1911年)八月十三日(陽曆十月四日)頒定清朝第一首法定國歌,這首法定國歌就是由他作曲完成!
是位著名的藝術家,作曲家。
0.4崑曲名家袁克文出身政治世家的袁克文,從小就對政治不感興趣,反而熱衷於戲曲,書法繪畫。並十分反對他父親袁世凱復闢的行為,惹怒了袁世凱,他開始逃亡上海,加入青幫,並在上海、天津等地開香堂廣收門徒。號稱“南有黃金榮、杜月笙,北有津北幫主袁寒雲”。
結語: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衡量,以上就是青史君認為的京城四少。他們個個天資聰慧,有的是縱橫黑幫的老大,有的是鼎鼎大名的藝術家,還有的是指揮千軍萬馬殺敵的大將軍!
關於民國時期京城四少具體是哪幾位有幾種說法,其中張作霖之子張學良和袁世凱次子袁寒雲(即袁克文)在各個版本中都有出現,其他的像清朝皇族加郡王銜恭勤貝勒載治之子溥侗、孫中山之子孫科、時任直隸總督張鎮芳之子張孝若、時任浙江督軍盧永祥之子盧小嘉、民國執政段祺瑞之子段宏業、段祺瑞的侄子段宏綱都有在各個版本的四公子中出現。按張伯駒所著《續洪憲紀事詩輔注》寫道:
“人謂近代四公子,一為寒雲(袁克文),二為餘(張伯駒),三為張學良,四、一說為盧永祥之子小嘉,一說為張謇之子孝若。又有謂:一為紅豆館主溥侗,二為寒雲,三為餘,四為張學良。”我們以張伯駒寫的袁克文、張伯駒、張學良、盧小嘉介紹。
袁克文袁克文也叫寒雲,是袁世凱的兒子,中國河南項城人,生於北韓國漢城,文學家,青幫大老、崑曲名票,一生詩酒風流,故被稱為民國四公子之一。如果說他的貢獻,那隻能說他在文學上的貢獻了,袁克文喜歡名人故事曾經寫作過《紀曉嵐小傳》、《葉子新書》、《沿革表》、《角戲志》、《黃河篇》、《辛丙秘苑》。其中《葉子新書》是研究葉子戲的,算是為文化傳承留有資料吧,《辛丙秘苑》記載的民國初年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的內幕,可以讓研究歷史的學者們和正史記載的事件進行互補,更加深入的瞭解歷史的大事件。
張伯駒張伯駒(1898年-1982年2月26日),本名家騏,字伯駒,以字行,別號叢碧,春遊主人,好好先生等,河南項城人,中國收藏家和書畫家、詩詞學家及京劇研究家。其生父為張錦芳(1872年–1942年),養父為清末直隸總督及河南都督張鎮芳,表叔為袁世凱。是民國四公子之一。張伯駒好收藏,1946年初,在中國東北地區陸續發現一些故宮散失的書畫。當時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的張伯駒即提出兩項建議:一是所有溥儀“賞”溥傑單內者,不論真贗,統由故宮博物院作價收回;二是經過鑑定確為精品者,亦作價收回。但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只口頭允諾並未著手進行,遂使許多名畫珍品落於商賈之手。1956年,張伯駒和夫人潘素,將隋代展子虔《遊春圖》,李白字《上陽臺帖》, 陸機《平復帖》,杜牧《贈張好好詩卷》,黃庭堅《諸上座帖》,吳琚《離家詩》,蔡襄《自書詩帖》,趙孟《章草千字文》等獻給國家,當時的文化部長沈雁冰親筆簽發“褒獎狀”,予以褒揚。張伯駒的主要貢獻就是在文物保護工作上,為我們儲存下來許多珍貴的字畫。
其中《平復貼》被列為禁止出境展覽文物,可見其珍貴。
張學良張學良我們比較熟知,是奉系軍閥領袖張作霖長子,關於張學良的晚年不敢做任何評論,張學良在抗日戰爭中做的貢獻也無需多做介紹,張學良在抗日戰爭期間極力反對內戰,1936年12月1日張學良發動的西安事變,後來前任江主席在西安事變六十週年紀念大會上指出“西安事變的發生及和平解決,結束了十年內戰,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推動了中國從長期內戰到全面抗日的重要歷史轉折。正如周恩來同志所說的,張、楊兩將軍的義舉‘有大功於抗戰事業’,是中華民族的‘千古功臣’。”張學良曾經自己評價自己“評論就讓別人去評論去,我不在意。你看我一生,我爭權奪利過嗎?我從來沒為我自己爭權奪利過,我能給國家,給人民貢獻,我盡我力量。我個人地位,我隨便怎樣,我就走開,就完了”
盧小嘉盧小嘉,又作少嘉、筱嘉,民國四公子之一,山東省濟南府濟陽縣人,民初將領盧永祥(盧子嘉)之子。關於盧小嘉的事蹟大多是傳聞,民國初年,依照法制,當時上海是歸江蘇管轄,但浙江督軍盧永祥因為是皖系,在上海實質控制了多數的重要衙門,只有時任上海警察廳長徐國樑親近直系的江蘇督軍齊燮元,徐還擁有著一支七千餘人的警隊,打算歸順江蘇方面,盧小嘉瞞著父親,買通斧頭幫幫主王亞樵將徐刺殺,並告知王亞樵,徐國樑時常於午後到澡堂泡澡,1923年11月12日,王亞樵遣槍手埋伏開槍殺死徐國樑,但刺客隨即被捕獲,並供出幕後主使王亞樵、金主盧小嘉。此事也是甲子兵禍的導火線之一,齊燮元憤怒,發動猛攻,攻陷杭州,盧家流亡日本。
四公子之名並不是源於其本人有多少貢獻,而是指他們出生於當時有名的世家,他們自己雖然各有貢獻,但對他們四公子的名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