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睿爸育兒記
-
2 # 蓮之愛_東方
孩子為什麼不愛做作業?個人感覺那是因為作業不是孩子想要得啊,如果你跟孩子說回家看兩小時電視當作業,孩子肯定都願意啊!就像我們自己一樣被逼做自己不愛做的事,誰願意啊!
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差,應該給孩子培養一些好習慣!作為成人的我們也不見得就能做好自我管理,所以不要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還強迫孩子去做,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自己說過的話要做到。說個真實案例,作為寶媽一枚,過幾天大寶上一年級,提前在家學拼音,我跟她說一天記6個,某天整個下午都在學可是就是記不住,她自己特愛看電視,一看就是一整天,我說了也不聽,就衝她發火了,然後就有了前面學拼音的事,過了兩天,我跟她說今天你只要記住6個,其他時間隨便你看電視,然後不到20分鐘就記住了6個;今天我跟她說任務還沒有完成,等會檢查,然後她跟我說,剩下的整體認讀音節都會了,我沒教過她,也沒聽到她讀(買的拼音掛圖,讓她自己跟後面讀),然後我就讓她讀了,全對了!當時我就整個人都不好了,感情前面都是在忽悠我啊!孩子其實特聰明的!所以不要覺得孩子笨,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就事半功倍!不要把孩子逼的太緊,孩子都是愛玩的!只要按時完成作業,其他的還是放寬點!
-
3 # 寸丹心leo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想到的是孩子應該處在小學階段。 若要說孩子為什麼不愛寫作業,我們大人可以問一下自己,小的時候喜歡做作業嗎?我是不太喜歡的,而且我們小時候的作業並不算多,放到現在孩子們面臨的壓力,可能會再加上一個更字,所以我覺得,我們要先理解孩子,不愛寫作業是正常的,不能得出孩子不愛學習,不愛探索的結論,然後就像問題裡說的,幫助孩子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真的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不是抱怨和責備,而是想辦法去解決。
1.道理還是要講一講如果孩子連續一段時間,表現出不愛寫作業,磨蹭,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找一個大家都比較放鬆的時間,和孩子聊一聊,瞭解他不愛寫作業的原因,這個原因會有很多種,瞭解完了以後,我們再挨個的溝通解答。
最後,我個人覺得上小學了可以和孩子講一講道理,可以找到好的故事,比如我們知道的但是可能是古人的故事,孟母三遷、鐵杵磨針等等,然後再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而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責任也不一樣,他現在是一名小學生,就要履行學生的責任,好好學習,好好學習為了什麼,往小時為個人將來可以有更多的選擇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往大我們祖國的未來就是孩子來創造的。
道理也許孩子聽不太懂,但是我們可以說給他們,讓他們幼小的心靈知道,什麼是學生應該有的模樣。
2.可以徹底的錯一次這個可能叫負向的方法。
如果孩子不愛寫作業,可以讓他做決定,他如果不想寫,那有一天可以不寫,第二天要自己面對老師去解釋和解決問題。
這個只是我個人想到的,因為孩子還沒有上到小學,所以還說不好實踐的效果。
不過,應該是對於有些孩子,碰壁以後,也許會知道自己錯在了哪裡。
3.幫助孩子建立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最後一點時最重要的,也是父母的責任,要幫助孩子建立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
(1)以身作則: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則,做事情有規劃,不拖延;
(2)建立時間表:和孩子一起製作一個時間表,把一天的時間分成不同的時間段,再決定在這個時間段內要完成的學習任務或者是其它事情,然後每天記錄,並且明確完成或者不完成的激勵方法;
(3)鍛鍊獨立性:這一點大概是孩子的事情都請他自己完成,父母不包辦,在獨自去完成的過程中,孩子也會學會自我管理。
-
4 # 贏鼎教育
簡單發表下拙見哈。
首先,不得不說,愛玩,無憂無慮是孩子的天性。想想年少時的我們不也是這般?畢竟孩子的心智尚未發展成熟。這時候,就需要作為家長的我們,給予幫助。幫助孩子適當的控制玩樂時間,騰出點時間用來學習。
其次,孩子上學這個年齡階段3—21歲,總的來說,越長大自制力會慢慢變強。15歲以下的孩子,作為家長,就別指望孩子有很強的自制力。沒有家長在旁管教,孩子很容易荒廢學業,甚至誤入歧途。
最後,想說一點,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差,是常態。家長需要有耐心,循循善誘。慢慢幫孩子建立起時間管理概念。
如果您是家長,關心孩子學習,想要諮詢學業規劃上的問題;
如果您是高中生,遇到學習上的困惑,不知所以然;
您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問題;我們會傾盡全力為您解答。
回覆列表
做作業對大部分孩子來說都不是什麼喜歡做的事情,成人有時候對自己該做的事情還要拖延不想做呢?這都是人之常情。但是,雖然不喜歡也是要做,這就需要給孩子形成一些規則,養成一些習慣。養成習慣以後,做作業也不算痛苦了,形成規則,必須要做,做作業也就成了理所當然。
一,給孩子養成習慣比如,每天放學後,吃完飯,休息10分鐘開始寫作業。一旦打算給孩子養成這個習慣,剛開始我們就要做好督促孩子的準備。剛開始孩子肯定是要拖延的,父母要盯著孩子,讓孩子坐到桌前。要知道一個習慣的養成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父母要有耐心,不要著急,不能批評孩子。
二,制定規則比如,每天下午5點放學,6點吃晚飯,6:30開始寫作業,晚上8:30之前作業一定要寫完。以上只是假設啊,要根孩子商議出來一個合適的時間,孩子同意後,就要制定賞罰規則了。如果提前完成,孩子就可以做他喜歡的任何事情,只要不玩遊戲均可。如果到了時間還沒有做完,就不允許做了。第二天,老師要批評或者怎麼樣的,孩子要承擔這個責任。這樣制定規則有什麼好處呢?孩子不會拖延了,拖延了對他沒好處。一般的孩子都會想辦法儘快的把作業做完,這樣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另外,還讓孩子明白一件事,做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情,萬一沒有做完,他要承擔後果。父母可以做個甩手掌櫃,不用在後面督促孩子了。
三,嚴格要求,嚴格執行習慣養成以後要嚴格要求,不能經常變來變去;規則制定以後要嚴格執行,不要因為孩子鬧情緒就輕易改變。
幫孩子養成習慣,跟孩子一起制定規則,並嚴格遵照執行,改掉孩子的拖延症,做個甩手父母。
睿爸:大學本科雙學位畢業,專注幼兒教育,育有兩個兒子,孩子學業優異,以親身經歷分享育兒經驗!喜歡睿爸的回答就關注睿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