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養一個小孩到大學畢業,也大概花差不多50萬,想拿這五十萬做投資理財錢生錢,養老,還是要生二胎,大家給個建議,哪個比較好?
6
回覆列表
  • 1 # 暖心人社

    這個問題算是提到點上了。究竟我們要生孩子養老還是理財養老呢?

    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只要物價穩定、溫和增長,我們將積蓄用來養老明顯效益更大。

    有人說每一個孩子都是一臺碎鈔機,從備孕開始就在不停的花錢,出生、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最起碼也要幾十萬的投入。而且物價在增長,未來的投入可能會更高。尤其是孩子就業、結婚、買房,樣樣似乎都等著父母去置辦。現在父母買不起房了,那至少也要湊首付吧?

    早在前些年網上就傳,五大城市的養娃成本就高達200萬,現在200萬隻不過是二線城市的養娃價格了。

    就養老來講,60歲以後剩餘10多年的時間,有200萬能維持相當高的退休後生活水平。

    可是,僅僅因為合算,我們就不生二胎了嗎?恰恰相反,很多人也在生二胎。詢問了一下週圍二胎同事,他們的理由不外乎這麼幾個:有的特別喜歡孩子;有的是意外懷孕;有的是家庭壓力;有的是受大家影響;還有的是為了應對失獨風險;為了減輕養老壓力的並不多。

    撫養孩子的過程是快樂。從孩子出生開始,整個家庭又再次活躍起來。大家的歡聲笑語多了,交流的方式也更多。孩子懵懂的眼神、咿咿呀呀的學語、顫顫巍巍的走路,都會帶給整個家庭數不盡的快樂。

    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本領一天天變強,作為父母心靈都是充實的。只要你善待孩子,孩子也會給你豐厚的回報。孩子長大之後,你的心靈就有了寄託。不管是他回家看看,還是一個電話、一次影片,都讓你心裡充滿了暖洋洋的感覺。

    人生的路不就是這樣嗎?生命的基本方式就是繁衍,孩子是我們人類世世代代延續下去的意義。

    孩子,不僅僅是金錢,而且是人整個生命的一部分,有了孩子生命會更有意義、更加充實。只要有撫育能力,實際上還是生育孩子更好一些。

  • 2 # 浮雲財經觀

    生二胎,這可不是個理智的選擇,現在養育孩子的成本很高,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還有各種培訓班、補習班、興趣班、夏令營。。。不好好栽培,孩子早就輸在了起跑線上,而且與同齡人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人也會在相互的比較之下變得越來越自卑。

    50 萬培養一個孩子長大成人還湊活,但是後續的結婚、買房、彩禮又得從哪裡來呢?沒有足夠的資源提供給孩子,大機率撫養成人了都會埋怨自己的父母。或許 50 萬還是留著自己養老比較妥當。

    為什麼 50 萬存款並不適合生二胎?

    (1)生二胎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生孩子也是一筆投資選擇,這話是沒錯,指不定生出一個聰明而充滿智慧的人才,以後創立一番事業,為家族爭光添彩。但是機率大嗎?

    浮雲君上學那會,初中升高中班級只有大約 15% 的透過率,高中升大學本科一個班級的比例也就在 20% 左右。剩餘更多的人,都在激烈的角逐中被黯然推下舞臺。

    就現實而言,絕大部分的人也還是普普通通的,並不能符合父母、長輩的預期“飛黃騰達”,作為一名不起眼的小角色在生活的邊沿掙扎、苟且。

    生孩子為了以後給自己養老?——這是痴人說夢,新聞裡時常爆出來年邁的老人臥病在家,膝下四五個子女相互推諉,誰也不願意照顧。況且,現在的生活壓力如此之大,結婚還需要揹負沉重的房貸,子女自己的家庭日子都過得非常寒酸而艱難,怎麼還有餘力去照顧父母?

    生二胎的意義已經逐漸被弱化了,甚至是沒有實質性的作用了。

    (2)培養一個孩子可不僅僅是錢的問題

    在有些人看來,生了孩子給他一口飯吃,慢慢長大就可以了。這和養雞、養豬有什麼區別,放任自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看的孩子往往身心、性格方面都會存在一定的缺陷。

    養育一個孩子可不是僅僅給他一口飯吃就可以的!需要花心思去照顧他,等他長大一些,需要教他如何吃飯、刷牙、穿衣,如何與同齡人相處,如何背誦古詩、如何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並且逐步去培養,如何讓他形成一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金錢觀,如何幫助孩子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與思考?。。。

    培養孩子可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事情,也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需要從呱呱墜地開始傾注很多的時間、精力與耐心。對於尚且忙於工作、事業的我們而言,是否具備這個心力,能承受住女方長達半年甚至更久賦閒在家照看孩子,也還是個大問題。

    孩子是命運給予我們普通人最大的恩賜,如果決定想要一個孩子,請給予他全部的陪伴和愛,而不是放任自流,讓他在孤獨、迷茫中度過灰暗的童年。

    總結

    “養兒防老”在當今社會已經不再適用了,與其抱著以後為自己養老送終的心態去生二胎,還不如自己存點錢來的靠譜而實在。

    還有,孩子不是實現我們野心的工具,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們!

  • 3 # 陸燕青

    生二胎和做投資各有利弊,關鍵在於題主的家庭經濟狀況以及價值取向。如果夫妻雙方工資收入頗豐,而且雙方家長身體狀況還好;選擇二胎為好。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一般,則建議先選擇投資理財為好。

    選擇生二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有後悔的;有不生後悔的;千人千說,沒有絕對的對錯。

    一、自身條件

    自身條件可以分成經濟收入和工作的忙閒程度。諸多年輕家庭,雖然夫妻收入不菲;但是因為彼此公務非常繁忙,如果沒有老一代幫助帶兩個孩子;生了二胎生活節奏將非常緊張,還有可能影響工作和事業的發展。

    二、外部條件

    如果雙方父母支援有限,第一胎還是男孩;年輕家庭務必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畢竟撫養二個孩子的成本很高。孩子的教育以及將來的婚嫁,都將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選擇投資理財

    就目前而言,除了銀行理財產品之外,沒有比較合適的投資標的。股票和基金投資的巨大風險,老百姓已經在2015年和2018年耳聞目睹。銀行存款利率偏低,而且還有繼續下降的跡象;即使銀行理財產品大約4.5%左右的年化收益,在2021年“資管新政”實施之後,將取消銀行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

    作為過來之人,感覺生活中的重大決定必須量力而行。未必一定要現在做出決定,是生二胎和做投資?先做好本職工作,爭取事業有成。在此基礎上,如果各方面條件具備,就再生一個小寶貝!

  • 4 # 財智成功

    有50萬元存款,投資理財留著養老比生二胎要好。

    養一個孩子一直到大學畢業,50萬元花出去很正常,當然農村的話20萬元也許就夠了。大學畢業就完了嗎?顯然不是,新的階段剛剛開始。

    房子、教育、醫療、養老,這是華人最大的四項支出。年輕人畢業找一份好工作並不容易,重點大學還好,普通大學找好工作的難度是很高的。對於相當部分大學生來說,畢業即失業,畢業後半年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就不錯了。

    剛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面臨城市中的高房租,高生活成本,要麼透支信用卡甚至借網貸,要麼求助於家庭,在一段時間內往往需要家庭持續輸血。工作兩三年後,又該談婚論嫁了,彩禮,買房,都逐一提上日程。這時候年輕人有存款嗎?極少數會有點,多數還是月光族,顯然,這又是家長的任務。

    城市中一套房,一線城市首付100萬元不夠,哪怕是三線城市,首付也得30萬元左右。房子買了,月供要還,房子要裝修,這些靠孩子自己能撐得起來嗎?

    等孩子結了婚,有了孩子,小兩口都要上班掙錢養家,小孫子怎麼辦?還是老人來看。生了二胎,將來就得老兩口分開,一人照顧一邊,兩地分居,遙遙相望。

    上述這些,50萬元真的夠嗎?

    現在養男孩要比女孩累,畢竟買房的壓力往往都在男孩身上。如果第一胎是女孩,那麼考慮生二胎還有情可原,如果第一胎是男孩,經濟條件不好的情況下生二胎更多是在自討苦吃。

    說來說去,生不生二胎更多還是一個經濟問題。

    如果兩個人工作穩定,旱澇保收,收入中上,那麼不管第一胎男孩女孩,想生就生。如果工作不穩定,收入也不高,一個也挺好,存下錢養老更現實。

    不管怎麼講,不要指望孩子養老,多數也指望不上,現在不啃老就是爭氣的孩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了寶寶後,沒有用收腹帶,結果肚子很大,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