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杜小哥

    首先我個人覺得應青枯病為土傳病害,是茄果類蔬菜(特別是番茄)生產上的一種毀滅性病害,雖然在茄果類蔬菜的苗期也能感染這種病害,但通常並不表現病狀,直到株高30釐米左右時,青枯病的症狀才開始顯露。一般先是頂部葉片萎蔫下垂,然後下部葉片凋萎,最後是中部葉片凋萎;也有一側葉片先萎蔫或整株葉片同時萎蔫的。在青枯病發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復原,只是病葉變淺綠色,約3~5天后,夜間也不能恢復,繼後則枯死。植株枯死後仍保持青綠色,故謂之青枯病。當植株發病後,在病株莖部,尤其是植株下部莖稈的表皮粗糙,莖稈中下部叢生不定根或不定芽,病莖維管束變成褐色,橫切新鮮病莖並用手擠壓、或病莖橫切面經保溼,在切面上維管束溢位白色菌液。青枯病的病程進展迅速,田間剛開始發病時,可能僅是零星幾株,但7~10天后,常連片發病。

    青枯病屬於細菌性病害,病原菌主要隨病殘體留在田間或在馬鈴薯塊莖上越冬,即使沒有寄生場所,病菌也能在土壤中存活14個月,甚至6年之久,併成為該病的主要初侵染源。青枯病病菌主要透過雨水和灌溉水傳播,帶病的馬鈴薯塊莖及未經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也可帶菌,病菌從根部或莖基部傷口侵入,在植株體內的維管束組織中擴充套件,造成導管堵塞及細胞中毒致葉片萎蔫;病菌也可透過導管進入鄰近的薄壁細胞內,使莖出現不規則斑。青枯病病菌在10~40℃下均可生長,並於28~35℃最適,在pH值為6~8的環境中均能生活,並以pH值6.6最適,在這樣的溫度和土壤pH值下,如果土壤潮溼,則很容易發生病害。所以,青枯病通常在5月下旬以後,特別是久雨或大雨後的晴天大量發生。

    對茄果類蔬菜的青枯病應該採用綜合防治方法,主要有:

    (1)嚴格輪作 實行與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輪作,最好與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實行水旱輪作,以杜絕或降低土壤中青枯病病菌。

    (2)選用抗病品種 目前,國內許多蔬菜育種機構已經選育了一些抗青枯病的品種,如抗青19番茄、湘番茄1號等,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抗病品種。這是防治青枯病最為根本的方法。

    (3)調節土壤酸鹼度 對於偏酸的土壤,可施入適量的生石灰,一般為每畝100~150千克,以提高土壤的pH值。如果發現病株,則在清除病株後,在病株的周圍撒一些生石灰,以抑制病菌的生長、繁殖。同時,在土壤中應多施經過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草木灰等,以改良土壤結構,促進植株的健壯生長。

    (4)藥劑防治 到目前為止,青枯病是可防而不可治的。因此,藥劑防治實際上是防病,有時(在病害發生後)是控制病害的蔓延。可以用南京農業大學研製的青枯病拮抗菌MA-7、NOE-104,於定植時浸根;也可在發病期用硫酸鏈黴素或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農抗“401”500倍液、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0.6%波爾多液(等量式)灌根,每株灌對好的藥液0.3~0.5升,隔10天使用一次,連續灌2~3次。

    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2 # 鄉村4哥

    茄果類青枯病是一種細菌性疾病,也屬於一種土傳病害,它可以隨水傳播,危害植物根系。茄子、番茄以及辣椒等常受其害。

    茄果類蔬菜,得了青枯病,就會出現個別葉片萎蔫,隨著時間的延長,整個植株葉片打蔫,成水漬狀,變成淺綠色,隨後呈褐色,最後乾枯脫落。植株死亡。

    由於該病菌可以在土壤中越冬,來年隨水傳染植物根系,所以,我們一旦發現病株,要及時清除、銷燬。同時,徹底清除田間雜草,以防成為青枯病病菌的載體。

    實行作物輪作,不重茬,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青枯病的目的。譬如茄子和小麥等輪作種植。

    合理密植,切忌種植密度過大。這樣可以使蔬菜葉片有充足的生長空間。有利於葉片的光合作用,能使之生長健壯,能很好的增強植株抵抗病菌侵害的能力。

    加強田間管理。由於該病菌喜歡多溼環境,因此,澆水時不要大水漫灌,並且做好雨後田間排水工作。

    在種植移栽時,地塊要嚴格消毒。使用有機肥料時,要徹底腐熟,以防其中的病菌帶到土壤中。

    發病初期,可以噴施農用鏈黴素溶液,以及可用氫氧化銅或辛菌胺等來防治。

  • 3 # 作物營養達人

    講青枯病之前,我們先聊一下土傳病害吧,

    茄果類土傳病害:主要是青枯病、枯萎病、黃萎病、根腐病等,個個都是可以讓你作物減產的病害,而且是一旦發現,解救成本不光高,也是死馬當活馬醫,對於農民來說是說不出來的痛,既然大家都清楚了土傳病害,我們聊聊遺傳病害的發生的條件。

    首先:土壤問題,主要就是連續重茬造成的,土壤惡化、酸化、鹽漬化等問題,大量使用化肥、激素類產品、農藥除草劑殘留、重金屬超標等,土壤問題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國家農業農村局,2015年化肥恢復徵稅,目的就是減少化肥使用量,緊接著國家農業部實現2020年化肥零增長計劃,大力發展新型環保型肥料,長效緩釋肥肥料,能更好的減少化肥用量而又能保證農民的增產增收,土壤問題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土壤環境好了,作物才能良好健康的生長,才能穩定產量和保證作物品質,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中國化肥利用率只有30%左右,遠低於全球50%的平均值,化肥流失浪費嚴重。

    其次:青枯病特徵:

    1、青枯病:首先頂葉開始出現萎蔫,然後下部出現凋萎,中部最後出現凋萎,也有一側和全株出現凋萎的情況,白天植株看上去葉片下垂,傍晚開始恢復,葉片顏色變淺,跟天氣情況,反覆存貨時間不同,最長反覆一週開始乾枯死掉,這就是青枯病

    2、青枯病預防為主:做好用嫁接苗,因為嫁接苗抵抗能力較強,還有選中抗青枯病的品種,

    3、預防方法:移栽後5-7天定植水:硫酸銅+碧護(德國進口)+戊唑醇,移栽後15-20天,使用:甲基硫菌靈+海藻生根劑+氫氧化銅進行淋根,最好間隔10天:甲基硫菌靈+戊唑醇再次淋根

    最後:根本解決方式:輪作調理土壤,基肥:增施有機肥,畝用量微生物菌肥300斤(市場上40kg130元/包),改用環保型長效緩釋肥料(住商肥料,長效肥),中微量元素搭配施用:矽、鈣、鎂,可以調理土壤,還可以增加產量,提高品質,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總之:土傳病害以預防為主,一旦發病很難解決,發現以後把病珠拔掉,溝穴可以撒石灰或者殺菌劑進行淋穴消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朗真的被諸葛亮辱罵一通就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