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鴻鵠迎罡

    羅馬神聖帝國又稱“德意志第一帝國”,是歐洲天主教之下的唯一帝國。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由名稱可以得知,它是由德國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地跨歐洲西部和中部,以德語國家為核心的帝國。

    存在時間為公元962年——1806年,如果再算上查理大帝時期,這個帝國在世上存活了漫長的10個世紀,面積達到近60萬平方公里,人口有2500多萬的封建君主制帝國,首都在今天的奧地利維也納。

    神聖羅馬帝國國徽

    其前身是因為羅馬教皇把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奧托一世加冕為羅馬皇帝,到腓特烈一世時期,把國名改成了羅馬神聖帝國。

    羅馬神聖帝國可以說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前身,德意志第二帝國由“霍亨索倫家族”建立,存活時間為1871年——1918年,面積54萬平方公里,人口6500萬。德意志第三帝國由希特勒建立,存活時間為1933年——1945年,面積640萬平方公里,人口9000萬。

    CROWN

    後兩個帝國無論在面積和人口數量上,都要比第一帝國大很多。但是,存活時間卻要比第一帝國短命很多,第一帝國將近1000年,第二帝國47年,第三帝國才22年。

    第一帝國前500年非常強盛,後500年逐漸衰落下去,到最後土崩瓦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個人覺得,根本原因主要有這麼幾點。

    帝國士兵

    其一,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實質上由300多個自由王國、城邦,以及各個諸侯的領地組成,在管理上,都實行因地制宜的政策,帝國皇帝不直接干涉各地的制度,倡導各地自主發展。

    這個情形就像今天美國、印度、俄羅斯等國的聯邦制,中央會給各個聯邦給予高度自治權,讓各地自主發展,自由支配權利,各地可以根據各地的地情,制定相應規章制度。

    另一方面,帝國是各個成員國的保護者,各個成員國是帝國的子國,遇到大事,大家坐到一起出謀劃策,直到商量出符合各方利益的良策。因此,大家都坐在一條船上,有力會一起使。

    帝國版圖

    其二,在13世紀之後,帝國皇帝主動放棄皇權,變身為聯結國家和教會的紐帶,進一步弱化了中央集權制,皇權變成了空殼。

    促成這一原因,是因為帝國皇帝忽略了德意志自身的發展,而把目光投向對外政策上,期望對外政策給帝國帶來繁榮昌盛。本質上,還是德意志第一帝國幻想吞併義大利。

    推選皇帝場景

    當時,除過義大利北方外,義大利中部和南部大部分領土不在東羅馬神聖帝國的統治之內。為加強對外交流,德意志第一帝國主動向義大利示好,表示願意全方位合作,共謀發展。義大利羅馬是當時的世界宗教中心,第一帝國愛屋及烏,為了表示誠意,願意主動放棄皇權,靠近羅馬教會。

    腓特烈二世

    其三,皇權繼承製度缺乏穩定性。

    如果皇帝去世,帝國內部的自由王國的國王和城邦主,以及諸侯,都會對皇權虎視眈眈,為爭奪皇權,相互打仗,導致帝國長期處於混亂狀態。

    要想坐上皇權的位子,必須用武力打敗其它對手,取得大多數諸侯的擁戴,否則,難以辦到。

    在爭奪皇權的過程中,加劇了內耗,也加劇了帝國逐漸瓦解。

  • 2 # 米爾褚將軍

    我是介入有神和無神之間的探索者!在我們日常生話中,經常看到小孩驚嚇看不好的現象!讓有神者上香看好的怪現象!這在科學上無法解釋!如果神聖羅馬有靈!管住霸權美帝!那是世界人民之福!神聖羅馬理應名震地球!

  • 3 # 創世神之路

    當代華人對於歷史認知方面最大的特點便是以偏概全,把複雜的問題想簡單,省略自己並不瞭解的東西,“神聖羅馬帝國”便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當我們翻開歷史課本,比如現在的教科書選修一——《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其中關於神聖羅馬帝國的描述便是“既無軍隊,也無財政”“有幾百個大大小小的邦國組成,而皇帝並無實權”

    於是很多人的大腦裡便形成了這個概念,神聖羅馬帝國只是一個有幾百個鬆散的小國組成的只有虛名的帝國。

    更有甚者,用那句所謂的名言,把這個帝國貶得一文不值。

    在這裡我要先糾正幾個大家普遍存在的誤區:

    1.神聖羅馬帝國軍有著共同的防衛力量——帝國軍,而且皇帝擁有直接任免帝國軍指揮官的權利。

    2.在《威斯特伐利亞合約》簽訂之前(1648前),神聖羅馬皇帝不僅由哈布斯堡壟斷了幾百年,而且是真正的擁有實權。

    3.糾正樓上回答的錯誤,神聖羅馬帝國並無首都。

    ——————————————————————

    想要認知神聖羅馬帝國,就要學會區分它所處的不同階段,

    在金璽詔書頒佈以前(1356年前),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有著中央集權制度的歐洲大帝國,皇帝擁有著帝國內部實際的權力,比如巴巴羅薩就曾經直接廢除了薩克森公爵的頭銜

    在金璽詔書頒佈之後(1356-1648),選帝侯制度確立。皇帝從此失去繼承權,但是哈布斯堡的崛起使得這一制度形同烏有,在三十年戰爭之前,在哈布斯堡的管理之下,它仍然是一個稱霸歐洲的大帝國。

    在馬丁·路德張貼《九十五條論綱》之後,德意志教會正式分裂,帝國被分為天主教陣營(以哈布斯堡,巴伐利亞為首)與新教陣營(以勃蘭登堡與薩克森為首),為之後的帝國內戰埋下伏筆。

    1618年,“擲出窗外事件”爆發,哈布斯堡統治下的波西米亞獨立,成為內戰的導火索。在經歷了帝國內戰與外國干涉之後,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神聖羅馬帝國失去了之前的歐洲霸主地位,帝國內部領土極度破碎,加上尼德蘭的獨立,皇帝地位極度下降。

    利奧波德一世統治時期,哈布斯堡中興,皇帝地位逐漸恢復,但是帝國內部依舊分裂。

    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連續戰敗後,弗朗茨二世被拿破崙勒令要求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神聖羅馬帝國從此成為歷史。

    從以上可以看出,在德意志教會分裂之前,神聖羅馬帝國還稱得上算是一個稱霸歐洲的大帝國,雖然帝國內部較為分裂,但是由於有哈布斯堡的統治與管理,帝國內部較為團結。

    在德意志教會分裂之後,神聖羅馬帝國便開始了內部的陣營分化,在三十年戰爭之後,神聖羅馬帝國並從事實上瓦解了。

    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力本身並不差,別忘了,這可是誕生了傳統歐洲五強(俄普英法奧)中兩強的帝國,但是他的制度已經不適合近代建立絕對專制主義國家浪潮(1715-1789),這才是神聖羅馬帝國解體的根本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volte通話中,如果4g網路訊號變弱,會自動轉換成2g網路並完成通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