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51614839
-
2 # 極速比莉3x0
首先浸種與催芽:用30度左右的浸泡3-4小時。期間攪拌幾次,達到種子拿到手上,用手摸種子不滑,用溼紗布包蓋在25-30℃溫度下催芽,大約12-18小時後,有2/3種子露白時播種,覆土厚度一般以5毫米左右為最佳。基質最好用育苗土或者育苗塊。一般在一週左右會出芽。番茄對溫度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能在10-30℃溫度下生長。不同生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有一定差異。種子萌發的最適溫度25-30℃,發芽的最低溫度是15℃,幼苗期的適溫白天20-25℃,夜溫10-15℃。基本上在室內,如果條件合適的話,四季可以種植。發芽後,需要進行移栽,小菜園種植最好搭架子,陽臺盆栽可以適當修剪,打頂。
種植技巧:
1、發芽期從種子萌發開始到破心即第一片真葉露心為止。在正常溫度條件下需7-9天。番茄種子吸水經過兩個過程,第一階段吸水速度快,在水溫20-30℃條件下,約半個小時可吸收種子乾重35%左右的水分,2小時吸水可達種子乾重的60%-65%;第二階段吸水速度緩慢,約經5-6個小時才能吸收種子乾重25%左右的水分而接近飽和狀態;吸足水分後,在25℃條件下約經過36小時或更長時間(如果您的環境溫度低),就可看到有白色的胚根生長出來,再經過3-5天,胚根可達4-6釐米,而且在胚根的上部可以看到有側根發生,發芽開始後5-7天,子葉開始脫離種皮伸出土壤,整個幼小的植株體也就很快由異養方式(吸收種子自身營養)過渡到自養方式(靠自身光合作用製造營養)。發芽期幼苗的生育形態: 正常苗:子葉寬厚而平展,葉脈粗壯隆起,色澤新綠,下胚軸長約3釐米左右。下面是種植新手最容易犯的錯誤。
徒長苗:子葉細長,下胚軸細長超過3.5-4釐米。
原因:溫度高尤其是夜溫高,或光照不足、營養土溼度過大。
戴帽苗:土壤板結,播種覆土不足或覆土過分乾燥。
僵化苗:下胚軸過短,子葉較小。低溫乾旱抑制生長。
回覆列表
首先是容器和土壤的選擇,一般用直徑20cm以上,高度20cm以上的花盆或者類似容器就可以,土壤可以全用營養土或者營養土和園土1:1混合,底肥可以用成品有機肥或者腐熟的糞肥,土肥的比例10:1即可。
其次是播種方式,建議先育苗,用育苗盤和營養土育苗就可以,先把營養土打溼,用手握起來能結團但不滴水為宜,然後裝到育苗盤,並一個穴放一粒種子,再覆蓋0.5-1cm的表土,出苗前一直保持土壤水分,等小苗長到4片真葉左右就可以移栽了
移栽後澆透水,避免光照直曬,等緩苗後(3-5天左右),再移到光照充足的地方,開花結果後定期追施高鉀的肥料,建議10天左右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