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郭賴廖曾黃風水研究

    劉備是個能力非常一般的人,但是他是漢獻帝的皇叔,是漢室宗親,天下歸附。

    諸葛亮的雄心很大,但生不逢時,他還是青年的時候,孫權、曹操都己經有了自己的穩固基業,但他並沒有趕上群雄逐鹿中原的時代。

    諸葛亮的野心是成就王侯之業,在曹操、孫權那裡他肯定得不到這樣的機會。張昭向孫權推薦了諸葛亮,但諸葛亮拒絕了孫權的招募,理由是“能賢亮而不能儘量”。諸葛亮他也不會跟隨曹操,因為曹操兩次殺戳徐州,諸葛亮的故鄉被血洗,其家族的族人四散逃跑奔命,諸葛亮是記恨曹操的。

    劉備的勢力雖然很小,在荊州就要被攻陷,劉表快死了,益州的劉璋也很弱,荊州、益州的天下都存在很大的機會,能夠把握這個機會的,除了曹操、孫權外就是劉備了,劉備還是草莽岀身,待人和善寬厚,劉備的性格符合諸葛亮這種文人的期望。

    諸葛亮看重的是劉備的個人用人的魁力,以及劉備身上存在的潛力與巨大機會,與劉備是不是漢室宗親的關係並不大。

    諸葛亮加入劉備的陣營不久,曹操就攻下了荊州,劉備敗逃,諸葛亮對劉備不離不棄,而後與孫權、魯肅聯手,最終與弱勝強,打嬴了赤壁之戰。獲得了荊州的大部分土地,鞏固了劉備在荊州的勢力範圍。諸葛亮在危難時期還能堅持跟隨劉備,與劉備的漢室宗親關係的身份並不大,是劉備的人格魅力征服了諸葛亮,諸葛亮忠心耿耿地追隨劉備。

  • 2 # 龍遠虎

    諸葛亮為什麼投身劉備?這跟漢室宗親並沒有太大關係。

    我們看一下諸葛亮其人,三國志裡說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可見諸葛亮這個人十分的有才華,有才華的人就會很清高,有傲氣。

    所以徐庶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這人啊!有傲氣,平常人是請不動的,只有主公你親自去請才有希望。

    正式因為諸葛亮有才華,他自己是不肯屈就的。他的目的就是找個好能放權讓他幹事業的好老闆。

    我們看下當時天下的老闆。

    實力第一的袁紹:號稱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坐擁冀州、青州、幽州、幷州以及北方大部分領土。勢力非常龐大,但是袁紹此人好猜忌,不能禮賢下士。諸葛亮如果去做二把手是想都別想。

    實力第二的孫權,孫權的江東歷經父兄三代。又不經戰火,勢力雄厚。雖然跟後來的曹操比起來還是有很大差距。然而人才濟濟,諸葛亮的兄長曾經寫信給諸葛亮叫他去江東。他拒絕了。很明顯雖然孫權這人還可以。但是太擠了,沒有他的位置。

    實力第三的曹操,曹操的野心極大,是個狠人。並且是亂臣賊子,挾天子以令諸侯。諸葛亮也是要臉的人。不願意去他那裡屈就。也就被他劃掉了。

    荊州劉表:

    蜀中劉璋:這兩個也姓劉,但是空有實力,沒有野心,懦弱無能。只能佔著那一某三分地。看別人打來打去。等到打自己的時候。只能多撈點好處再投降。這樣的人諸葛亮也扶不起。

    至於劉備,沒實力是不打緊的,他去了就有了嘛!諸葛亮見到劉備就送了兩個大禮包,一個是荊州,另一個就是蜀中。只要拿下來就什麼都有了,這是之前他自己就規劃好的。

    劉備逢人必說他是中山靖王之後,實際上是不是沒人追究,只要有這個名頭就行。等到打曹操的時候,可以打著清君側的名號。對於天下諸侯來說是出師有名。有名聲,又愛惜將才,最重要的是軍師這個位置空著呢。這才是他諸葛亮打天下謀出路的好地方。這才能發揮出堪比管仲、樂毅的實力。跟了劉備,劉備放權,彼此信任,基本劉備的所有事情都是他在管。這根本的自由都是其他地方不能比擬的。

    後來的行動也證明了這一點。劉備這裡除了諸葛亮以外,再無其他人可以分他的權,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劉備死了之後也是這樣。不過為了劉氏基業,他也算是“鞠躬精粹,死而後已”了。

  • 3 # 中孚鑑

    在劉備建立蜀漢的過程,諸葛亮是做出巨大貢獻的,其為劉備實現三分天下得其一而有鼎足之勢,後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對後主劉禪、對蜀漢忠心耿耿,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諸葛亮卻因操勞過度、積勞成疾而亡。諸葛亮因其忠和智,深受後世推崇,可謂是忠臣與智者中的代表人物,同時諸葛亮和劉備之間的君臣關係也成為一段佳話。

    諸葛亮是一個很有才智之人,那他為何會跟隨有皇室宗親身份的劉備呢?皇室宗親真的重要嗎?

    首先,對於諸葛亮而言,劉備皇室宗親的身份還是有些重要的,畢竟當時漢室勢微,天下諸侯割據嚴重。這時要讓漢室中興,對於諸葛亮而言,則需要一個有漢室宗親身份的人,如此才能名正言順、出師有名。

    再則,劉備不僅有漢室宗親的身份,而且劉備素以仁義聞名,素來以德服人,這一點正合諸葛亮所想。

    其次,諸葛亮是當時極其有才能、有計謀、有才智的人物,這樣的人,怎麼會不希望建功立業呢!而諸葛亮要建功立業,就需要充分的發揮出其胸中才學,如此諸葛亮就需要選擇一個輔佐的主公。

    當時劉表雖然為荊州之主,但是他安於自保而無盡取之心,益州劉璋卻闇弱,諸葛亮若投他們是很難有用武之地的。

    曹操雖然愛才,韜略、才能也很突出。孫權雖然也為一英主,但是他們那時賬下分別都已經有很多重要的謀士。這樣的話,就算諸葛亮去輔佐,在謀士眾多的情況下,諸葛亮也是不易極大限度發揮自己的才能。

    而劉備卻不同,劉備有仁義之名,素有大志,然而他雖有萬人敵的關羽、張飛、趙雲衝鋒陷陣,但是卻沒有會調兵遣將、出謀劃策的厲害謀士,簡雍、孫乾雖然輔佐劉備,但畢竟不是頂級的謀士。

    如此的話,劉備賬下著名謀士是很少的,也是最缺謀士的,諸葛亮畢竟有大才,他來到劉備陣營則必當重用的。

    最後,諸葛亮未出山之前,就對天下大事所有了解、分析,從而有了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之大計。

    所謂的三分天下,其中兩個就是曹魏和東吳,這兩個勢力基業已成,對於諸葛亮提出的三分天下是不會認同的。如此諸葛亮是不能投曹操、孫權的,只能另外去輔佐一個人,幫助他和曹操、孫權鼎足而立。

    這個人就是劉備,因為那是劉備勢力小,但他有名氣,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劉備是會接受三分天下、而後再進而恢復漢室之計。

    同時劉備在請諸葛亮時很有誠意,就是著名“三顧茅廬”的典故,如此劉備對諸葛亮有三顧茅廬之情,又認同諸葛亮三分天下大計,再加上劉備為漢室宗親和素有仁義之名,所以諸葛亮就追隨劉備出山,輔佐劉備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快到了,養殖草魚要注意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