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道隱寺
-
2 # 一貳一橙
清朝入關之初,主要戰鬥兵力就是八旗軍隊,其中又分為滿州八旗、蒙古八旗和漢族八旗。這些旗兵在清朝平定北方的時候是極強的戰鬥力量。
在南明時期,由於清廷政策改變,多爾袞開始招收漢人,組成南征大軍。
綠營與鄉勇到了南明時期,多爾袞等開始以華制華,一方面因為八旗兵力過少,不能隨意出動,另一方面也為了控制廣闊的南方大地。
清廷開始將收編的明軍,以及大力招收漢人入伍,以綠色旗為標誌,以營為單位,組成了一支純漢人的部隊,稱為“綠營”。而綠營兵的衣服上,就繡著“兵”字,這是國家的正規軍,世代為兵,享受著國家的福利和工資。
在清朝早期,八旗軍隊負責鎮守京畿和關外重要的地方,而綠營則協助封疆大吏和地方將軍,守衛地方。康熙年間的“三藩之亂”,其中出大力的就是綠營。
可隨著國家安穩日久,八旗和綠營都開始墮落了,因為是世代為兵,有國家養著,所以八旗子弟和綠營子弟都不擔心衣食住行。就算整天坐在家裡都有錢拿,只不過是八旗和綠營待遇有不同而已,反正錢糧都是有得拿的。這樣一來,加上國家久無戰事,八旗和綠營都不思訓練,而是整日遛鳥喝茶,偶爾去訓練場玩玩而已。居安不思危。如此鬆懈的行為,必然導致軍力的衰退。
太平天國起義時,八旗和綠營的軍隊迅速瓦解,經常被太平軍像砍瓜切菜一樣地團滅。而朝廷因為和外國軍隊多次賠款而入不敷出,不能再負擔如此大的軍事開支了。
咸豐皇帝下令:讓地方大臣自行組建團練,以抵禦太平天國。這是一次劃時代的號令,這是清廷第一次下放權力,從此代表漢族力量的湘軍、淮軍、楚軍正式興起,並延續到民國。
而團練的衣服上,繡著的就是“勇”字,因為在未成軍的規模之前,人們一般稱他們為“湘勇”、“淮勇”。所以“兵”是綠營兵,“勇”是鄉勇。
兩者名義上都是國家的軍隊,但鄉勇更偏向於個人地方武裝,而且因為國家不負責鄉勇的工資,而是由團練大臣自行募集,所以綠營是國家正規軍,鄉勇的地方招募軍,兩者待遇不同。
-
3 # 楚風說歷史
大家在看清朝電視劇的時候,都會發現清朝計程車兵衣服上的字不一樣,有的寫著一個“兵”,有的寫著“勇”字。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要弄清這個問題得先說一下清朝的兵制。清朝的兵制從大的方面可以分為兩種,旗兵和漢兵。漢兵又包括綠營兵、鄉勇和新軍。新軍是清朝末期學習西方國家建立的新式陸軍,今天暫且不談。
旗兵,這個應該大家比較熟悉,就是所謂的八旗制度,努爾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就是全民皆兵的意思,戰時打仗,閒時種地。所以一開始八旗兵戰鬥力是很強的,尤其是野戰,明軍當時都是依靠城池才能抵抗清軍,根本不敢出來野戰。八旗兵既是滿洲貴族統一東北地區的基本力量,也是統一全國的主力。當然八旗兵也不光是滿人,也有漢人和蒙古人,分為滿八旗、漢八旗、蒙八旗。可是能征善戰的八旗兵入關後,慢慢的墮落了,八旗子弟養尊處優,戰鬥力直線下降。所以這時候主力變成了綠營兵。
綠營兵,綠營兵則是入關後,為補八旗兵力不足,於順治年間在明代舊軍的基礎上改編而成,也在統一全國的時候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後來康熙平定三藩時,八旗子弟已經不堪大用,所以這時候就主要靠綠營兵。綠營兵因為用的是綠色的旗幟,所以和八旗兵區分,叫綠營兵。綠營兵也是常備軍隊,也是國家正式的編制,待遇雖然不比八旗兵,可是也是吃皇糧的。可是後來當了乾隆後期,綠營兵也開始要慢慢的腐敗,等到太平天國起義時,綠營和八旗都不行,咸豐帝就讓漢族大臣自己招募軍隊,這樣的就叫鄉勇。
其實曾國藩之前也有鄉勇,但是不是主力打仗的,是負責運輸後勤的,打完仗就地解散,不是正式的編制。但是等到太平天國起義時,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都是主力部隊。這種民團性質的部隊,由於主帥的賞罰分明,多勞多得,戰鬥力和凝聚力很強。後來太平天國滅亡後,清朝為了防止曾國藩等人做大,解散了一部分部隊,後來留了一些編成了“留防勇營”,簡稱“防軍”,也是正式編制。其中,湘軍水師最早留防,改為長江水師。淮軍在鎮壓捻軍後,也曾裁撤,餘下的大部分留防於直隸、山東、奉天,另一部分轉入新建的北洋海軍。這樣,防練軍就成為清軍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
那麼以上這些軍隊像八旗兵和綠營兵都是正式編制的,他們穿的衣服就帶著“兵”字。然後鄉勇不是國家正式編制的軍隊,他們的衣服上面就帶著“勇”字。所以他們的區別就是正式和非正式的區別,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在編和不在編的區別,待遇當然差別很大。在待遇方面,兵跟勇是天壤之別,即使是綠營兵,雖然是漢人,但是也是常備武裝,所以待遇也肯定不錯,勇說白了,只是打仗需要,沒有任何的福利。
-
4 # 貓在盪鞦韆
清朝的歷史中,我們經常可以見關“兵”和“勇”的記載。“兵”和“勇”有什麼區別呢?難道說“兵”是普通士兵,而“勇”是表現勇猛計程車兵嗎,還是兩者意義相同,可以通用呢?其實這是清代軍事史上特有的現象。
根據史料記載,努爾哈赤創立了“八旗制度”其目的主要是為了適應滿族社會的發展和軍事鬥爭的需要。八旗兵制初建之時,全民皆兵,兵民合一,同時建立了“八旗常備兵制”。可是隨著軍事鬥爭中對士兵數量的需求越來越大,於是只好徵用“八旗”之外的漢人為兵。漢族土兵軍隊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建制單位,故而得名“綠營兵”,也叫“綠旗兵”,簡稱“營兵”。“綠營兵“與“八旗兵”一起,構成了清代的國家常備武裝力量,這即是所謂的“兵”。
而在雍正、乾隆朝後若遇有戰事,當八旗兵和綠營兵均不足用時,會就地臨時招募鄉勇組成軍隊,戰事完了後立即解散,不算是國家正式的軍隊編制。這即是所稱的“勇”。可以說勇是臨時兵,是對常規兵的補充。
但是到清末太平天國時,曾國藩大膽出新,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湘軍),定兵制,發詢糧,稱為勇營。勇營的特點是拿國家軍餉的私募武裝。所謂“兵為將有”,土兵和 軍官只忠於自己的長官,不直接效忠皇帝。從此,“勇”基本代替了“兵”,成為國家的主要軍事力量。
回覆列表
當時清朝軍隊不僅有滿八旗的軍隊編制,還有漢八旗以及地方部隊,當時地方的部隊為了表明地方部隊比滿族的八旗軍低一個檔次,怕引起朝廷的猜忌,後來發生太平天國起義,朝廷指示曾國藩組織軍隊抗擊的時候,雖然外界視稱為“湘軍”,但是一向謹慎的曾國藩給朝廷的奏摺中一直稱自己的軍隊為“湘勇”,他們的衣服上寫的也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