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Brins

    轉變監督理念,明確監督重點,提高監督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調整風險監督思路,實現三個轉變。

    一是由真實性、合規性為主的監督向業務規範監督與風險性監督並重方向轉變。即應該將監督的重點放在發現業務核算風險及防範資金風險案件上,重點監督資金進出口各環節,重點審查主要業務、重要業務、特殊業務的真實性等。

    二是由重靜態型業務複核的結果監督向重動態型預警分析的流程監督轉變。增強事後監督的預警提示、風險評價等職能,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體系,加強對會計核算全過程風險的識別、計量、監測和管理,有效防範資金風險。

    三是由事後監督部門單一開展風險監督向與核算、監督、內審部門聯動檢查監督轉變,以達到整合監督資源、協調監督行動、降低監督成本的效果,實現資訊共享、職能互補、整體聯動,形成長效的大監督機制。

    其次拓展監督範圍,延伸監督視角。

    一是拓展監督範圍,將外部風險、固定資產和財務收支全部納入事後監督範圍。同時不斷拓展監督深度,切實解決好全面性和重點性兼顧問題。

    二是突出風險監督,延伸風險監督視角。資金進出口是資金安全的重要關卡,事後監督要死死盯住這個高危區域,並重點關注資金出口、賬務核對、暫收暫付、關鍵時點、系統日誌等環節和容易形成差錯、風險案件的部位,確保資金安全。而核算質量是否規範、內部控制是否嚴謹是核算風險防範的重要環節。會計核算在管理上出現的任何疏漏,均會導致資金風險和核算管理風險,因此要將對核算業務的監督由單一的賬表監督延伸到核算業務的過程監督、內控情況和操作規範的監督,以提高風險監督的完整性。

    然後創新監督手段和方式,提高時效性。

    一是進一步完 善IMS的功能,充分發揮電子化監督手段作用。

    二是建議人民銀行總行儘快組織相關部門開發國庫業務、發行業務會計核算事後監督系統,以現代網路資訊科技全面解決監督手段落後、監督時效性差的問題,將事後監督人員從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脫出來,以解決人工監督方式監督不到位的問題,真正發揮事後監督堵塞漏洞、防範風險的作用。

    還有改進會計資料檔案管理。

    根據最新的人民銀行基本會計制度的規定和電子化辦公手段不斷成熟的現狀,建議建立電子檔案,以減少檔案的整理裝訂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還有引入行為追究權,強化事後監督處理力度。

    一是建立查處機制。賦予事後監督部門對有關嚴重問題的責任追究權力,將監督權、建議權、查處權合為一體,建立強有力的監督保障機制,強化事後監督中心權威,提高監督效能,實現事後監督中心不受干擾地獨立開展監督職能,客觀公正地評價會計核算行為和結果。

    二是轉化監督成果。改革績效考核模式,對業務部門的績效考核實行上級業務部門的對口考核與事後監督中心監督結果相結合,促使業務部門重視事後監督中心工作,促進事後監督中心成果的轉化。

    還有充實和最佳化監督隊伍,提高監督能動性一是充實匹配監督人員。根據前、後臺日均處理業務量(約合3200筆,張)與日用時(6.5小時)以及人員配比分析測算,後臺人員與前臺人員合理比例一般為1:5。則可根據轄區網點多的實際,結合工作量與崗位要求,按照成本與效能原則合理匹配監督人員。

    二是加強業務培訓。推動事後監督中心人員不斷更新知識,豐富和完善事後監督中心人員知識結構,提高監督能力。

    還有完善風險監督制度建設,提高執行效力

    建議統一制定事後監督工作的實施標準、風險監督流程。用統一的制度規範事後監督行為,推進監督業務標準化管理,防範監督盲點。同時,應進一步完善事後監督的內控機制,加強內部管理,進一步落實崗位職責,提高監督人員風險監督意識,強化監督管理,從而使風險監督工作走上規範化、制度化。

    完善風險預警機制體系。強化監督反饋機制。

    一是關注業務核算風險和資金風險,提高風險分析針對性。積極打造以防範風險為主的事後監督工作模式,透過對風險識別、監測分析、綜合評價、預警提示、監督整改等系列工作,實現了事後監督與事前、事中監督相結合,推進了監督關口前移。

    二是建全風險監督反饋機制,做到情況有反映、有分析、有整改、有落實、有跟蹤,真正有效發揮風險監督效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博得SCI審稿人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