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細菌言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嘉靖六年(1527),王陽明出征廣西前對弟子說出歸納自己學說的“四句教”。四句教是陽明心學的代表性言論,然而爭議從首次公開的時候就存在。當時,王陽明的兩大弟子錢德洪和王畿,對這四句話的理解發生分歧。四句教的邏輯漏洞,被利根的王畿抓住。意是源自心,是心的聲音,心體無善無惡,按理說意也是無善無惡,後邊的知、物也是無善無惡才對。如果意有善惡,可能是心體有善惡在。如果不是,源於無善無噁心體的意為何會有善惡?

    儒家認為意是人對事物的思想、態度,那麼,意的善惡即使不是事物引起的,也是與之有關。王陽明說過:“無善無惡者理之靜,有善有惡者氣之動。”事物皆氣,所以有善惡。宋代大儒程顥也認為事物有善惡是自然之理,只是“人在萬物中,心居萬物上”,他說:“事有善有惡,皆天理也。天理中物,須有美惡,蓋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但當察之,不可自入於惡,流於一物。”另外,人的身體也是氣,有善惡,一般來說,意難免會受到身體的影響,這也是意有善惡的原因。因此,王畿必然得出這個結論:人不被身體慾望、外界事物影響就能保持無善無惡,所謂涵養功夫,領悟、守住心體即可。

    王畿說:“若說心體是無善無惡,意亦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亦是無善無惡的知,物是無善無惡的物矣。若說意有善惡,畢竟心體還有善惡在。”

    王陽明也不能否定高材生的邏輯,只好說:“利根之人,直從本源上悟入。人心本體原是明瑩無滯的,原是個未發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體,即是功夫,人己內外,一齊俱透了。”

    錢德洪認為:“心體是天命之性,原是無善無惡的。但人有習心,意念上見有善惡在。格致誠正修,此正是復那性體功夫。若原無善惡,功夫亦不消說矣。”錢德洪的話沿用宋儒天命之性、習心等說法,可以理解為:“無善無惡是天性,有善有惡是習心。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復性。”

    同時,王陽明也明確顯示出擔憂(流於空疏——“四句教”或王畿這種對陽明心學解讀的內在危險),他結合錢德洪的理解說:“二君之見,正好相資為用,不可各執一邊。我這裡接人,原有此二種。利根之人,世亦難遇,本體功夫,一悟盡透。此顏子、明道所不敢承當,豈可輕易望人!汝中之見,是我這裡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見,是我這裡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為用,則中人上下,皆可引入於道。若各執一邊,眼前便有失人,便於道體各有未盡。”

    “為善去惡”,在陽明心學中其實是“致良知”,換句話說,四句教第三句說成“為善去惡是致知”似乎更準確。王陽明有意明確指出自己學術體系下“格物”的意思,與宋儒區別。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在陽明心學中,“致知”和“格物”意思有些重複。另外,“為善去惡是德行”,這個表述也沒問題。

    有學者指出:“對‘四句教’之理解闡說歷代來存有爭議,為有明思想史的一大議題。有積極的張揚者如王畿,有謹慎的存疑者如清儒李紱,有否認者如劉宗周、黃宗羲師徒,有激烈的批判者如王夫之、顏元、張烈之流。”陽明弟子鄒守益把四句教第一句改為“至善無噁心之體”記錄,王陽明也的確說過:“不動於氣,即無善無惡,是謂至善。”甘泉後學許孚遠在《九諦》中明確主張性體至善無惡,反對以無善無惡為宗。王夫之則認為:“天泉付法,止依北秀(神秀)南能(惠能)一轉語作葫蘆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鴿子害眼睛藥用了咋不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