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這些歷史要讀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是明朝末年兵部尚書楊嗣昌所提出的,征討關內農民起義軍的戰略方針。

    所謂的“四正”:

    指的是陝西、河南、湖廣、江北,由四巡撫分剿。由於這四地是農民起義軍的主要活動區域,是整個討賊戰略的重要部分。因此,需要四巡撫專職進剿。

    所謂的“六隅”:

    指的是延綏、山西、山東、江南、江西、四川,由六巡撫分防而協剿。這六地是“四正”的外延地區,加強對這些區域的防守和協剿,可以進一步封鎖農民起義軍的撤退線路,達以便達到徹底消滅農民起義軍的最終目的。

    “四正”+“六隅”,是謂“十面之網”,所以亦稱“四正六隅十面張網”,形成對不斷流竄的農民起義軍的大包圍,分層進剿。

    當時,為了確保“四正六隅十面張網”戰略的成功,楊嗣昌還獲得了崇禎皇帝的支援,不惜透過追加土地附加稅的方式,硬是徵募了高達二百八十萬多兩白銀的軍費。楊嗣昌更是承諾,三個月內平定關內農民起義。而實際上,楊嗣昌的“四正六隅”一開始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戰果。

    但由於崇禎帝聽信熊文燦的招安之策,而熊文燦又對張獻忠等接受招撫的農民軍看管不力,最終讓本已遭受重創的農民起義軍勢力得以死灰復燃。之後,李自成率部突圍成功,進入河南地區,形成了“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之勢。

    而張獻忠則採取”以走制敵“戰略,利用官軍將帥之間的矛盾,屢次突破包圍網,最後攻佔楊嗣昌的大本營襄陽,殺襄王朱翊銘,楊嗣昌因此愧懼病死。

    伴隨著楊嗣昌的死去,“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策也因此徹底失敗......

  • 2 # 94310417小云

    四方六偶是一種戰略戰術,是大明王朝後期的楊嗣昌設計規劃的,可惜這麼一項偉大英明的決策有巨大缺陷,因西北諸省鐵路警察各管一段,不是全心全意竭立盡剿,各有個的小算盤,大多以保境安民為主,以驅趕放羊式的東奔西跑,出了陝西,就歸山西治下了,跑到山西,有拆回河南,湖北,湖南,缺乏統一有效的打擊力,否則早被平定了,它們剿撫並用,多次招撫了張獻忠,羅汝才,均被欺騙了,也缺少強的資金為後盾,無力有效的安置分化緩解這一巨大的社會矛盾,最終在慌慌不安中撫而有叛,成了天人的笑話,老鼠玩貓張獻忠乾的最飄亮,其中有次盧文照以完全基本乾淨的掃除了反叛義軍,但崇禎大喜過頭,沒有堅持打擊到底,調走了盧文照去遼東剿滅後金勢力,使匪禍有復燃大半個江山,最終楊嗣昌戰敗自刎而亡,盧文照也死於努爾哈赤的鐵騎之下,時也命亦。

  • 3 # 聽歷史說話

    這個問題問的很專業,我來回答一下。

    首先介紹一下當時的一個大背景,幫助大家理解。

    局勢背景

    自努爾哈赤在東北興兵建立後金以來,就一直是明朝的一大心患。這期間努爾哈赤多次率領軍隊入關,對明朝的安寧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到了崇禎九年(1636)年的時候,皇太極建立了清朝,從努爾哈赤手中接過接力棒的皇太極,從此成為了明王朝最大的心頭之患。他同努爾哈赤一樣,更是數次入關大肆搶劫。此時這支來自滿洲的軍隊,已經具備了摧毀明朝的力量。

    與此同時,明王朝內部正面臨著不斷地農民起義。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為首的農民起義軍在全國各地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使全國大部分地方陷入了戰亂之中。甚至於明王朝在鳳陽的帝王祖陵都被農民起義軍焚燬。

    此時外有滿洲皇太極諸部虎視眈眈,內有李自成等農民軍騷亂不斷。可是積貧積弱的明王朝卻沒有足夠的力量進行兩面作戰,這個時候是選擇首先攘外,還是先安內,就成了明朝首先需要做出的抉擇。

    崇禎十年,前任宣大總督楊嗣昌出任兵部尚書。經過一番權衡,楊嗣昌得出的結論是:邊境烽火出於肩臂之外,非常危急;但是農民起義卻是摧毀心臟,所以首當其衝。於是他向崇禎帝提出了:“必先安內,然後才能攘外”的治國方略。由此明王朝開始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圍剿農民起義軍上面。

    四正六隅十面網

    經過仔細的謀劃,楊嗣昌最終確定了四正六隅十面網的軍事圍剿計劃。

    具體的安排是:“四正”包括陝西、河南、湖廣、江北起義軍的主要活動地區,下派四位巡撫大臣“分剿而專防”,統籌兼顧。

    “六隅”包括延綏、山西、山東、江南、江西、四川,也下派六位巡撫大臣“分防而協剿”。

    這麼一來,四正加上六隅一共合成十面網。

    然後再命令總督、總理兩位大臣,嚴密注意農民軍的活動方向,靈活出擊,進行統一的指揮。同時楊嗣昌推薦熊文燦為兵部尚書,繼續執行這個軍事計劃。

    初見成效

    從崇禎十年實施計劃開始,到十一年,熊文燦在湖廣地區對農民軍進行招撫,在陝西地區命令洪承疇、孫傳庭二人大力追擊攔截,對農民軍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到了崇禎十一年四月,熊文燦在谷城招撫張獻忠。至此,似乎明王朝的內亂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四正六隅方針也初見成效。

    戰略失策

    這個時候,由於北方防守有所鬆懈,崇禎十一年,多爾袞率軍入關,在京畿、河北、山東等地燒殺搶奪,時間長達半年。崇禎帝感覺內地局勢稍緩,急忙派洪承疇和孫傳庭二人趕到進行阻擊。

    雖然多爾袞的侵略得到了制止,但是此時的內地戰場卻因為他們兩個人的離開處於空虛狀態。

    這個時候,本來嚴密的十網也因此出現了漏洞。

    功虧一簣

    然而正所謂屋漏偏風陰雨天,此前無論是張獻忠的歸降,還是李自成的偃旗息鼓,都是為了暫作調整,進行下一步的計劃,這只是暴風雨即將到來前的短暫平靜。

    果不其然,洪承疇與孫傳庭離開不久,趁著明軍內部的空虛,李自成率軍挺進河南,張獻忠也再次反叛。而張獻忠的反叛也宣告了熊文燦招降計劃的失敗,盛怒之下的崇禎殺掉了熊文燦,接著他命令楊嗣昌代替熊文燦南下監軍。

    此時關外的局勢也很緊張,洪承疇駐紮在山海關動彈不得,孫傳庭因為黨爭的原因被迫下獄,楊嗣昌一個人在內地苦苦支撐,心力交瘁的他最終畏罪自殺。

    到了這個時候,四正六隅十網方針徹底宣告破裂。

    結語

    四正六隅的方針如果堅持下去,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效。可是由於崇禎帝的疑心與戰略判斷失誤,再加上可用之將少之又少,導致一步錯步步錯,最終四正六隅方針失敗,造成了無可挽回的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表機墨盒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