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2892301163

    應該是由於多重演義小說的加工,曲解了鐵浮屠的意思。我記得我的老師說過,浮屠是梵語,意思是佛塔,如果把人連起來,肯定不是鐵塔,不過重騎兵倒是有可能,這種身著鐵甲的重騎兵,在當時肯定是稀罕物,遼國就是騎兵強國,連蒙古各部都在他統治之下,女真既然能搞定契丹鐵騎,重騎兵的戰鬥力不用多說,站在以步兵為主的宋朝的角度來看,本來遼國的鐵騎已經相當可怕,如果能把遼國騎兵按在地上摩擦,那給人的影響肯定是相當可怕的,所以,藝術加工肯定會明顯。至於宋史的記在,元朝人寫宋氏,肯定是漢人在寫,再說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宋末戰亂那麼嚴重,史書毀壞肯定嚴重,所以編宋史有可能借鑑了野史或者坊間傳聞

  • 2 # 成都地產逍遙君

    鐵浮屠當然存在,只不過不是《精忠岳飛》電視劇裡的戰車,也不是之前誤以為的所謂連環馬,其就是純粹的具裝重騎兵。

    鐵浮屠裝備非常重的札甲,被兩重鐵兜鍪,整個頭部都被包裹起來只露出眼睛。之所以會誤認為其是連環馬,是因為鐵浮屠的牆式衝鋒,也就是在衝鋒時保持整齊的佇列,十分強調部隊的紀律性,但這種牆式衝鋒不一定只有連環馬的方式才能做到,比如黃金時期的拜占庭超重灌騎兵也可以做到,鐵浮屠亦是如此。

    部分宋代文人認為鐵浮屠是三匹馬聯鎖的方式發動衝擊,但這種方式很明顯從軍事原理上來說是顯失邏輯的。

    根據宋朝名將吳璘的描述,金朝重騎兵往往採用的是迴旋衝鋒的作戰方式,而西夏重騎兵偏重於一輪式的猛烈衝擊,也就是西夏重騎兵在平原作戰時往往是第一個上的。而金軍重騎兵明顯靈活堅韌更多——“勝不追,敗不亂,整軍在後,更進迭卻,堅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戰非累日不決。”

    鐵浮屠的重甲本身就非常沉重了,如果再以三匹馬連環的方式,動作自然會更加僵硬,對於偏重使用長槊的突擊重騎兵來說,這種方式或許可以在一輪衝鋒時取得增效。但鐵浮屠明顯是適應相對長久作戰的近戰重騎兵,如果以三匹馬連環,首先動作就更僵硬,很難做到所謂的迴旋衝鋒,而且馬匹之間畢竟不是整體,騎士的劈砍動作很容易受到影響,而且連環的方式並不能增加鐵浮屠的防禦能力,在宋軍可怕神臂弩的威脅下,金軍沒有理由做出這種編制而使得鐵浮屠機動性降低,更容易被遠端武器擊中。

    當然由於戰局也在變動,下馬後作為攻城步兵的鐵浮屠之間倒是有“人披重鎧,鐵鉤相連,魚貫而上的記錄。”

  • 3 # 歷史的小學生

    感謝邀請!鐵浮屠是真實存在的。參加過順昌之戰的文人楊汝翼在記述這場戰爭的《順昌戰勝破賊錄》一文中,對金軍的鐵浮屠有詳細的描述:“四太子(完顏兀朮)披白袍,甲馬,往來指呼,以渠自將牙(按同衙)兵三千策應,皆重鎧全裝。虜號鐵浮圖(屠),又號扢叉軍。其精銳特甚”。

    楊汝翼因為親身參加過順昌之戰,因此對鐵浮屠的描述比較真實可信。後來有一個叫汪若海的人在向南宋朝廷呈送一本叫《札子》的文中,也寫到了鐵浮屠。他在文中寫道:“兀朮所將,號常勝軍。其所將攻城士卒號鐵浮屠,又曰鐵塔兵,被兩重鐵兜牟,周匝皆綴長簷,其下乃有氈枕。三人為伍,以皮索相連”。汪若海對鐵浮屠單兵裝備的描述是正確的,但寫到他們是“三人為伍,以皮索相連”顯然是錯誤的。因為就真實情況來講,汪若海雖然曾在劉錡軍中任參謀,但在順昌之戰開始前,他就受命去了杭州向南宋朝廷請援。順昌之戰結束後,他重回順昌做通判,此時戰爭之結束。汪若海為了表明自己也是這場戰爭的直接參與者,就到處訪察參加過此戰的人,寫成一篇《札子》呈送南宋朝廷。他對鐵浮屠“三人為伍,以皮索相連”的描述是錯誤的。岳飛之孫岳珂所著《鄂王行實編年》,竟然將鐵浮屠和柺子馬合二為一,把汪若海對鐵浮屠的錯誤解釋也直接照搬挪用,導致現在的教科書也採用了鐵浮屠是“三人為伍,以皮索相連”,真是貽誤後人。

    清乾隆皇帝對鐵浮屠的錯誤描述就有過非常清晰、精闢的駁斥,他在《御批通鑑輯覽》中寫道:“北人使馬,惟以控縱便捷為主。若三馬聯絡,馬力既有參差,勢必此前彼卻;而三人相連,或勇怯不齊,勇者且為怯者所累,上理之易明者。”可謂是一語中的,切中要害。

  • 4 # 冷兵器研究所

    這個要說清楚一件事情,乾隆皇帝懷疑的不是鐵浮屠的真實存在,而是懷疑柺子馬的存在。而且其特指的是那種被記載為“皆重鎧,貫以韋索,凡三人為聯”的連環柺子馬。

    其原文是:“北人使馬,惟以控縱便捷為主,若三馬朕絡,馬力既有參差,勢必此前彼卻;而三人相連,或勇怯不齊,勇者且為怯者所累,此理之易明者。柺子馬之說,《金史》本紀、兵志及兀朮等傳皆不載,唯見於《宋史》岳飛傳、劉錡傳,本不足為確據。況兀朮戰陣素嫻,必知得進則進,得退則退之道,豈肯羈絆己馬以受制於人?此或彼時列隊齊進,所向披靡,宋人見其勢不可當,遂從而妄加之名目耳。”

    乾隆自身對騎馬有很有經驗,對於所謂三人為練的連環馬的質疑是沒問題的。連環馬這個兵種是不存在的。

    但乾隆這個人其實對歷史特別是宋金時代的軍事歷史缺乏瞭解,質疑沒質疑對。

    因為柺子馬是沒問題的!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

    對於這個問題,宋史專家鄧廣銘《有關“柺子馬”的諸問題的考釋》對此作了詳盡考證。

    具體史料有

    “詔北面都部署,自今與敵鬥,陣既成列,除東西柺子馬及無地分馬外,更募使臣、軍校拳勇者,量地形遠近,押輕騎以備應援。先是,以大陣步騎相半(注:應為“伴”),敵諜知王師不敢擅離本處,多盡力偏攻一面,既眾寡不敵,罕能成功,故有是詔。”《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二》

    “夷狄用兵,每弓騎暴集,偏攻大陣,一面捍禦不及,則有奔突之患。因置柺子陣,以為救援。其兵量大陣之數,臨時抽揀。”《武經總要 前集 卷七》

    宋代“柺子”一詞是“側翼”之意,因此所謂柺子馬是宋人對金軍兩翼精銳騎兵的稱呼。至於乾隆質疑的“《金史》本紀、兵志及兀朮等傳皆不載”其實沒道理,因為柺子是宋人的說法,金人沒有這個說法,自然不會記載。

    至於鐵浮屠自然是存在的。

    “鐵浮屠”披掛非常厚重的札甲,“被兩重鐵兜鍪”,將整個頭部與臉部包裹起來,只露出雙眼。“兜鍪極堅,止露兩目,所以槍箭不能入”。高度重灌的“鐵浮圖”的數量或許並不算龐大,但是在金軍高階將領的直屬親軍中佔據重要地位。“(完顏宗弼,即金兀朮) 被白袍,乘甲馬,以牙兵三千督戰,兵皆重鎧甲,號‘鐵浮圖’;戴鐵兜牟,周匝綴長簷。”在關鍵時刻,他們就是決定性力量,“皆女真為之,號‘長勝軍’,專以攻堅,戰酣然後用之。自用兵以來,所向無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P20Pro拍照質量對比松下ZS110誰更強,差距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