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DG的老船塢
-
2 # 方圓論壇
後來隨著戰爭結局的明朗化美國開始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戰爭中並且選擇站在盟國一方。隨著美國租借法案的誕生更進一步催化了美國加入戰爭的腳步。當然了相比起之前倒賣物資,透過美國租借法案之後美國提供給盟國的物資都是免費的。
向提問者所說為什麼美國不從更近的阿拉斯加運輸物資反而要繞遠路走北大西洋運輸呢?答案很簡單。首先美國阿拉斯加地區氣候環境十分惡劣,並且在當地並沒有豐富的物資儲備中心。如果從美國其他地方運輸物資到阿拉斯加在由阿拉斯加轉運到蘇聯實在是麻煩。而且其中的消耗遠比海運要大。所以這一方案美國是壓根兒沒有考慮的。其次,當時日本已經佔領了北韓和中國東北地區,並且延伸到了蘇聯的遠東地區。如果美國從阿拉斯加運輸物資就勢必會遭遇日軍,一方面美國不打算給蘇聯做義務獻身。另一方面蘇聯在遠東地區實力有限。因為當時蘇聯的主要力量都在和德國死磕。所以沒有能力完全在遠東地區壓制日本。所以走這條路線運輸物資很危險。一不小心就會便宜日本人。
最重要的是,美國不願意過於得罪日本。要知道冬季的白令海峽海面結冰之後行人完全暢通無阻。美華人可以從阿拉斯加去蘇聯。那麼日本人也可以透過阿拉斯加進入美國本土。這是結果是美國萬萬不希望看到的。要知道美國實際上膽子是很小的。他們在外邊怎麼打怎麼欺負別人都沒有任何問題。如果美國本土遇襲那麼美華人肯定會慌的一批集中力量守衛國土。這和美國的戰略方針存在巨大的差異。所以美國為了不刺激日本才不走阿拉斯加的。
二戰時期美國供應蘇聯物資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是北大西洋線,也就是從美國東海岸出發進入北大西洋,然後由冰島進入北極海域轉向俄羅斯不凍港摩爾曼斯克。第二條就是伊朗線。美國運輸隊從印度洋進入伊朗。然後透過伊朗公路和鐵路走陸運進入蘇聯。除此兩條線路外在無其他線路。
-
3 # 不沉的經遠
題主這個問題其實有錯誤,美國援助蘇聯的物資並非只走北大西洋一條航線,走阿拉斯加的也有,當然量不大。
蘇德戰爭爆發以後,由於蘇聯對於戰爭沒有任何準備,因此損失慘重。而此時和德國正處於交戰狀態的英國立刻拋棄意識形態上的區別,對蘇聯大加,並且表示願意對蘇聯提供援助。美國也很快跟進,將蘇聯納入了《租借法案》的援助範圍。1941年10月1日美蘇英三國正式達成援助協議,而援助物資運輸到蘇聯,主要有5條路線:
一、北大西洋航線
從美國出發,經北大西洋到蘇聯北方的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這條航線是所有到蘇聯的航線裡最短最方便的,不過此時德國已經攻佔了挪威,所以需要冒比較大的風險,一路上會遭到德國飛機和艦艇的攻擊。這條航線所運輸的物資佔對蘇援助總量的22.7%。
運送到蘇聯的火車車頭
二、波斯灣航線
波斯灣航線是從美國出發,經波斯灣運到伊朗,然後再走陸路將援助物資運輸到蘇聯。這條路線可以說最安全,遠離軸心國勢力範圍,不用擔心遭到攻擊。這條路線唯一的問題是前期伊朗到蘇聯的交通不便,直到修整了鐵路以後,運輸量才得以提升。這條航線所運輸的物資佔對蘇援助總量的23.8%。
三、太平洋航線
這是對蘇援助物資走的最多的一條線路,其中又分美國西海岸到蘇聯太平洋港口城市的海路航線和從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亞機場的空中航線。其中後者主要是援助蘇聯的各種飛機。這條航線最大的問題一是偶爾日本人會刁難一下,其中還發生了幾次扣船事件,不過總體沒鬧的很僵,二是從遠東經西伯利亞到歐洲這條鐵路運輸線路太長。這條航線所運輸的物資佔對蘇援助總量的47.1%,是對蘇援助最主要的一條航線。
一架從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亞機場的A-20飛機,降落時用力過猛……
四、北極航線
這條航線是從美國西海岸出發,經白令海峽到蘇聯北極港口,受限於一路上環境惡劣的影響,這條航線運輸量不大,所運輸的物資只佔對蘇援助總量的2.5%。
五、黑海航線
這條航線在1945年以前由於德國的威脅和土耳其關閉達達尼爾海峽的影響,一直沒有使用,只有在1945年勝局已定的時候才開通,這條航線所運輸的物資佔對蘇援助總量的3.9%。
英華人正在歡送一輛即將送往蘇聯的坦克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對蘇援助的物資運輸上,北大西洋航線所佔比重只排在第三,這主要是德國的威脅造成的。而和阿拉斯加有關的一是北極航線,二是從阿拉斯加出發去蘇聯的飛機,總體的量不大。
-
4 # 梁老師說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阿拉斯加?一提到這四個字,估計俄羅斯得捂著自己的心口,喊疼了。
畢竟這可是老大一片的土地,足足一百七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咋就兜手賣給美華人,還就賣了七百二十萬美元。
有些小夥伴都要表示懷疑,當時的俄羅斯人咋就那麼缺錢呢?
美華人做夢都要笑醒了。
其實要是要翻看這段美華人的歷史就會發現,美華人當時也不樂意賣這塊土地,他們的總統一力支援,才弄成了。
為了讓這事順利進行,雙方簽約的時候,還挑了一個大傢伙都在深度睡眠的時間。
後來美華人都知道了,把這總統罵的夠嗆,他們就感覺自己虧大發了。
可這事您要是現在來看的話,賺大發了。
價格便宜就不說了,這地產出的金銀銅鐵那叫個多,在2011年就光這一年,阿拉斯加對外的出口礦產價值就得有十八億四千萬美元。
這還不說別的收入。
當然經濟價值就不說,在說他的戰略價值。阿拉斯加一出售給美國,那麼美華人和俄羅斯就擱著一條白令海峽,就這麼點距離,說不好聽的,跳個腳丫子的功夫這就能跨過去。
就現在的導彈,只要擱阿拉斯加擺開了,那一枚都能打到俄羅斯本土上去,再不濟整倆雷達,見天的瞅著都可以。
而俄羅斯想要針對美國,這就想多了。因為阿拉斯加對於美華人來說,那壓根就是一塊飛地好不好。
阿拉斯加和美國中間還擱著一塊加拿大呢?
這事整的,估計俄羅斯人到現在腸子都悔青了。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說了,二戰那會,要是從這阿拉斯加出發給蘇聯運輸物資,會不會很近呢?
那麼,接下來,就把題主的問題給解決了,順道把上邊這個疑問也給解決了。大傢伙都知道,在1941年的時候,德華人擺了蘇聯人一道。在蘇聯人的眼皮子底下,弄了一支裝甲部隊。
那傢伙,一個巴巴羅薩計劃,德華人開著他們的坦克車,弄著他們的閃電戰,一路勢如破竹,這就打進了蘇聯。
咋說呢?這其實也怪蘇聯人自己,有點麻痺大意了。希特勒耍了好幾個小花招,包括示意蘇聯人,自己在雙方的邊界線上,不想整事,就是弄幾個步兵守著,沒多大意思,不想提早和你們打。
這頓迷魂湯灌的,蘇聯人就信了,所以一開始就讓德華人壓著打。幾個月的時間,就讓德華人突進了上千公里,這都不帶喘氣的。
把個蘇聯人一開始不僅打蒙了,還有點打怕了。
轉眼的功夫,德華人就兵臨城下,坦克車的大粗管子,就已經對準了莫斯科。
說真格的,這個時間點上的蘇聯人,相當危險。士氣不高就不說,手裡的傢伙式還不夠使喚的。
畢竟前期那一路敗下來,丟了多少武器?現在就算是從各地補充兵員過來,你武器也是個大問題。
而想要造出來,不僅需要時間,你扣個鐵礦石出來,再鍛造他也的需要機器和人員不是?機器吃油,人還的吃飯,那那都需要錢。
這個時候,全世界的大眼珠子都瞪著蘇聯和德華人的戰爭。這裡頭瞪的最勤勉的就是美華人和英華人。
這倆人都不喜歡蘇聯,可他們更加不喜歡,歐洲大陸上出現一個統一的強大國家,和他們對著幹。
畢竟英華人算是當時的霸主,美華人是瞅著英華人屁股底下那霸主位置,哈喇子都留出二里地去,饞的厲害。
這要是再來一位,問鼎霸主的位置,這得打出腦殼殼來。
所以在美華人和英華人看來,歐洲大陸最好是好幾個國家沒事聊天,相互牽制,啥也幹不了才好。
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會需要一個擱在當中間的和事佬,美華人和英華人,坐在和事佬的位置上。哎,霸主的位置可不就出來了嗎?
所以在這種局面下,美華人和英華人會極力的支援蘇聯打下去。
當然這個打下去可是有講究的,既要打,還得把時間拉長的。因為只有這樣,雙方才能來個相互消耗。當耗的差不多了,然後力壓德華人,這就是最好的結局。
就連一向不怎麼喜歡蘇聯,喜歡和蘇聯唱反調的丘吉爾,也開始積極的支援蘇聯。
這就有了後來的《租借法案》,美華人拿出了五百零一億美元,給各國劃分。英華人拿了大頭,大約有三百一十四億美元,蘇聯人拿了一個二頭一百一十三億美元。
當然東西拿出來了,這就得拉過去不是,你不能光說說嗎?
那麼這運的話就有講究了,打那運呢?
這中間就有四條路可以走。三條海路,一條空中航線。
至於這條空中航線,大傢伙都很少提,原因是飛機這東西運載量不是一般的少。
您比方說,整個二戰期間,蘇聯人從這條空中路線,獲得的物資也就四萬噸。
就這數,擱到咱私人的家裡,那多的數不過來,但您要是擱到蘇德戰場上,這就是個塞牙縫的量,壓根就不夠用的,說不好聽的一個戰役的量都不夠用。
而這條空中路線就是打阿拉斯加起飛,跨越白令海峽,抵達蘇聯的。
那麼剩下的三條在哪裡呢?
其中運輸量最大的是,從美國的東海岸或者是直接從英國出發,穿過大西洋和北極這塊,最後的目的地是摩爾曼斯克這一代的港口。這條叫北大西洋航線。
接著是從美國的西海岸出發,直接衝過太平洋抵達蘇聯的拉迪歐斯托克。物資到了地,直接裝到火車啥,火車打著響鼻就穿過了西伯利亞,愛送那送那。
最後一條就是透過波斯灣,先期抵達伊朗,然後透過伊朗的鐵路線直接送到蘇聯手上。
其實這三條路一說完,大傢伙就明白了,那條最安全,那條路最扯淡。
首先這伊朗肯定是最安全的,畢竟伊朗和蘇聯那是陸路,這都在盟軍的手裡頭攥著呢?
但問題是,這條路從美國再到伊朗,這就有點遠了,論成本啥的這就不划算,所以這條路就運點高價值的東西。
接著是太平洋和大西洋。
相對來說太平洋這塊還算安全,就日本人一個傢伙。這貨雖然和德華人搭一塊,乾點壞蛋乾的事,但他還是害怕蘇聯人和美華人。
蘇聯人就不說了,一個諾門坎戰役,就讓日本人知道,老爺子他就是老爺子,屁股摸不得,發起瘋了他自己都怕,更加別說你個日本人了。
再有就是美華人,一開始日本人很多戰略物資都是打美華人的手裡買過來的,他也不敢得罪。
所以這條路相對來說也是很安全的。
但有一個問題,這條路和蘇聯對接的鐵路線只有一條。
所以海運過去的物資,相對來說是很多,但他都擠壓到一塊了,鐵路線一天二十四小時,吭哧吭哧的往蘇聯最需要的地方運輸,他也忙不過來呀?
所以這條線路,相對來說運力也不行。
那麼只剩下大西洋這條路可以走了,但就是這條是最為危險的地方。
畢竟德華人就喜歡在大西洋上遛彎,他們家潛艇沒事就在這裡頭趴著呢?再說這條航行靠著挪威太近了,而挪威早就被德華人攥在手心裡了。
近水樓臺先得月,他德華人不禍禍你都不可能的。
就這條航線,因為德華人的騷擾,美華人就中斷了對蘇聯輸送物資時間就有好幾個月。
舉個例子您就明白了。1942年六月份,美華人有三十九艘運輸船遭遇了德華人的攻擊,結果一仗打下來,德華人是被攆跑了。
但為此美華人也損失了二十四艘運輸船,另外還有四艘受傷,只能原路返回。
這麼一算,三十九艘出發,到地就剩下十一艘了,只有28%的透過率。
那麼為了加大這個透過率,美華人加強了護衛艦隊的數量。
可是在1942年的九月份,四十四艘運輸艦,又被炸沉了一半。
那麼這個事件之後,美華人就逐步的停了這條航線。暫停的時間,有那麼兩三個月吧,當然其他航線還是在加緊輸入的。
畢竟這麼大的損失,美華人大腰子他就算是再粗,也頂不住不是?
後來1942年底又開始恢復,當然這種恢復,在面臨大量損失的時候,還是會隨時關閉。別的不說,就說1943年和1944年的時候,也關閉過。
總之最後,蘇聯人頂住了德華人的進攻,拿下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從而奠定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信心,一舉將德華人的進攻勢頭給掐滅了。
最終又在庫爾斯克戰役當中,又進一步的摧毀了德華人的戰略預備隊,從而讓德華人徹底的喪失了救援戰場的能力。
這個時間點上,蘇聯人對於德華人的防線,那是想揍哪裡就揍哪裡,壓根就不會擔心會有什麼大動作反擊的事情發生了。
-
5 # 書誤人生
誰說二戰美國沒有從阿拉斯加往蘇聯運送戰爭物資?美國援蘇總共有三條路線:北方是從大西洋進入北冰洋在蘇聯的摩爾曼斯克港卸貨。南方是先進入大西洋再進入印度洋在伊朗港口卸貨,從中亞運往西部蘇德戰爭前線。東方是從阿拉斯加運往蘇聯遠東港口或組織空軍先轉運到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透過西伯利亞大鐵路運往西部前線。
這三條運輸線中北冰洋航線最危險,容易遭到德軍潛艇圍剿。伊朗路線最安全,阿拉斯加路線寒冷而艱難。1944年美國副總統華萊士訪問蘇聯就是走的阿拉斯加——西伯利亞——蘇聯——中國這條線。
蘇聯和美國在亞歐交界處可以長時間順利“對接”戰爭物資的,那也是德日法西斯鞭長莫及的地方。
沒有美國的大力援助,蘇軍在1942年夏天肯定遭受更大的損失。蘇德戰爭也可能要延長。
-
6 # 探測衛星A
二戰中美蘇空中運輸只有靠“阿西”航線進行的,共計運送各類戰機近6000架,同時也運送了部分最最急需的物資,畢竟透過空運不但成本高而且此航線也比較危險,一旦出事人員物資都無半點營救可能。
但就這條航線,在蘇軍最最關鍵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反攻前,為快速恢復和提高當時非常虛弱的蘇聯空軍,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反攻前提供的近1500架戰機及相關支援。……
回覆列表
實際上,二戰時期,英美盟國援蘇路線共有三條
1,從英國出發,以護航隊形式前往摩爾曼斯克的北極航線
2,從美國西海岸出發,使用掛蘇聯旗的貨輪沿北太平洋航線前往蘇聯遠東港口
3,從伊朗出發,採用鐵路和輸油管方式前往蘇聯高加索地區
這三條路線中最安全的是伊朗路線,除了1942年夏秋高加索地區一度受到藍色行動威脅之外,這條路線全程都在盟軍控制之中,但是這條路線除了在波斯灣生產的成品油之外,其他物資要先萬里迢迢送到伊朗,而且除油料外從伊朗到蘇聯要從效率並不算高的鐵路運輸,所以這條線路以運輸高品質成品油為主。
太平洋——遠東航線,這條路線危險性一般,因為日本人雖然與美國交戰,但是卻不敢得罪蘇聯,對於掛蘇聯旗幟的貨船,只是偶爾騷擾扣押,所以這也是租借物資運量最大的一條路線,但是這條路線同樣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從蘇聯遠東地區到歐洲部分的戰場,只有一條運力有限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相連,戰場急需的物資裝備走這條線路的話,等送到戰場黃花菜都涼了,所以這條路線以非急需物資為主,包括部分成品油,生產裝置,工業原料,糧食食品等,只有在蘇聯確定準備對日作戰之後,才有大批戰勤物資透過這條航線直接運送到遠東和西伯利亞,這樣蘇聯在歐戰結束後,西伯利亞大鐵路可以專心於輸送部隊和武器裝備——也就是說,蘇聯進攻日本所需的大部戰勤物資,實際上是從日本人眼皮子底下送到蘇聯的。
最後是北極航線,這條航線大半程在德國海空軍威脅之下,危險性最高,損失最大,運量最低,但是這條航線的優勢在於,物資裝備在摩爾曼斯克上岸後,能夠透過摩爾曼斯克鐵路迅速送到前線,也就是說這是租借物資能夠以最快速度送到前線蘇軍手中,對戰局產生影響的一條路線,所以雖然該路線危險性最大,運量最低,但是各種蘇軍急需裝備和物資都從該航線運送,英美,蘇聯和德國也都最為重視這條路線,所以儘管這條路線最為危險,運量也偏低,但是英美蘇在很長時間都對這條路線最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