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IPO稽核過會率從去年的60%左右,升到年初的80%,目前提高到了100%,就說明新股常態化發行,新股提速是不會受到市場漲跌影響的,也可以說明重融資的態度是不會轉變的,股市為實體經濟發展正在做出巨大的貢獻,股民為股市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兩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那如何看待這種情況?

    一、重融資時,加快制度建設才能體現投資作用。

    健康的股市,肯定是投資和融資平衡的,成熟的制度才能有長期的慢牛行情,A股市場雖然是發展中股市,但是過度重融資就會導致投資功能被弱化,就會加大場內投資者虧損機率,是不利資本市場穩定的。

    重融資的思路是正確的,但是需要加快制度建設或者完善制度才能避免場內頻繁造假和地雷事件發生,這些行為嚴重的破壞了市場生態環境,是非常不利股市健康的。

    沒有制度的監管或者制度監管出現漏洞,就會讓貪婪和邪念無限放大,會讓上市公司鋌而走險的進行各種犯罪活動,把慢牛行情或者讓資本市場走向健康和穩定的大計被嚴重的破壞和改變,股市就會長期陷入低位徘徊,問題頻繁發生,不僅僅傷害了投資者權益,也是延長了牛市來臨的週期。

    二、常態化發行新股為了讓投資者適應,但也要了解市場現狀。

    常態化發行新股,就是讓投資者適應這種新股頻繁發行的節奏,讓IPO的影響慢慢化小,當投資者都對新股發行無動於衷時,那市場情緒就不會受到干擾。但是股市的走向更多是看資金和情緒表現,常態化發行新股也需要結合市場環境來分析,不能流動性危機還加大IPO融資額度,不能股市大跌時還一直新股持續發行,這都是難以讓市場信心恢復的問題。

    熊市少發,牛市多發,這是很多股民的共識,一輪上漲的行情是需要呵護出來的,尤其在A股,漲是多麼的艱難,這時候就需要結合市場來進行多發和少發,不能一味的加速發,才能讓股市避免多重利空的影響下跌勢難止,避免發生系統性風險。

    總之:IPO常態化發行是資本市場永遠不變的話題,也要考慮投資功能,不能過於傾斜。A股市場和全球股市還是有區別的,國內投資渠道並不多,股民才會春風吹又生,但是如果持續虧損,最終都會離開市場,指望大家都把錢給基金操作,那是不太可能實現的情況。

  • 2 # 杜坤維

    IPO過會率本身並不是問題,可是A股歷史上總是把過會率與市場走勢連在一起,過會率提高,意味著股市走勢沒有到需要呵護的時刻,而過會率下降,意味著股市的走勢到了需要呵護的時刻。

    過會率大起大落

    監管一直強調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有效性,但是IPO過會率近年來大起大落,還是頗為敏感,在大發審委成立以前,IPO過會率大致保持80-90%的過會率,其結果是上市公司上市不久就開始業績變臉,變臉時間越來越短,變臉幅度越來越大,不少公司能夠矇混過關成功來到資本市場,引發投資者強烈質疑,要求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呼聲高漲,

    證監會終於釜底抽薪,進行IPO稽核改革,那就是成立大發審委,要求發審委員終生負責,結果過會率出現直線下跌,三家上會全部被否的案列也出現,五過一也出現,整體過會率保持50%左右,IPO進入了風聲鶴唳的階段,投資者是拍手稱讚,但中介機構和上市公司則是頗有怨言,感嘆上市不易。

    但是隨著新一屆發審委員IPO過會率已經是大大提高,IPO過會率已連續六週保持100%過會率,今年來的IPO過會率較去年同期也有明顯提升。把時間拉長到十年內,今年的A股IPO過會率僅低於2016年及2015年同期的92.47%、89.24%,位居第三。今年1月1日至5月24日,A股IPO過會率為87.8%(未剔除重複上會企業),去年同期IPO過會率僅為48.60%。

    過會率提高背後

    過會率提高背後是加快民營企業上市,最大化支援民營企業上市融資,提高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比重,降低經營風險。

    可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過會率提升會不會導致某些不符合上市的公司矇混過關,過會率從48.60%提高到87.8%,是稽核標準的放寬還是排隊公司質量提高,這是需要澄清的問題。

    市場一度傳言放寬稽核標準,四月底,一則傳言頗讓市場吃驚,一份關於“取消IPO稽核門檻、加速新股發行”檔案流傳,其中對於放寬企業盈利條件,明確發行稽核中不存在5000萬元、8000萬元等隱形標準,放寬對企業業績波動要求,不再強調連續增長。同時減少對募集資金用途的干預,該份檔案中監管層明確表示由企業自主決定募集資金用途。監管層還表示,下一步將加快IPO、再融資稽核速度,確保每週至少4家IPO企業批文;這也被市場解讀為IPO稽核迎來大鬆綁。但是隨後證監會澄清明確表示新股稽核政策沒有新的調整。

    不可否認的是某些IPO年利潤低於5000萬元成功闖關,一些業績同比下滑的公司成功過會,IPO稽核的透明度還是存在某些尷尬的地方,

    IPO稽核尺度涉及方面面的利益,對市場走勢也有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IPO稽核和資訊披露需要更加可以讓投資者明白,減少市場傳言的存在土壤,減少市場不必要的波動。

    資本市場支援民營經濟沒有錯,但是如果支援的是一些財務粉飾、關聯交易複雜的企業,上市以後就是坑人的玩意,如果支援的是一些限售股解禁就直接跑路的企業,那就是財富的不合理轉移,與支援實體經濟沒有多大關係。

    稽核焦點在哪兒

    註冊制是增加市場對IPO的包容性,可是現在沒有實行註冊制還是核准制,核准制下放寬募集資金使用是不是合適是一個問題,A股上市公司不同於歐美上市公司,認為能從資本市場圈到錢就是成功,不會管是不是股權會被稀釋,因此能夠多募集資金絕對不會手軟,以前證監會核發IPO批文,都是公佈募集資金上限的,但現在募集資金已經不再公佈,讓上市公司擁有更多的自行決定權力,理論上是放權於市場,但也存在一個缺少預期的尷尬。

    從筆者角度出發,還是要嚴格限制募集資金的使用,不能虛構一個專案就來圈錢,上市前夜把現金分光,馬上就來以沒錢進行融資,甚至補充流動資金。

    對於業績下滑的公司,還是應該從嚴掌握,一個走下坡的上市公司,能給投資者帶來良好的彙報嗎?會不會上市也就扮演業績變臉股價大跌。

    那些現有產能都是存在過剩,開機不足的企業,募集資金擴產,產品賣給誰?原有產能利用不足,還是不予以過會的好,難道建一個生產線是擺著看的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雍正王朝》中“撫遠大將軍王”胤禵提兵造反了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