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有知社
-
2 # 後天你好5239
天啟七年五月,後金(清)大汗皇太極,以明軍在錦州等地"築城屯田”,沒有議和誠意為藉口,率大軍圍困寧遠、錦州。在時任遼東巡撫袁崇煥的指揮下,明軍據城堅守,激戰二十多天,給後金軍隊造成大量傷亡。在同年六月,皇太極無奈撤軍,這就是明朝君臣所說的“寧錦大捷”。
將一次消極防禦戰的成功稱作“大捷”似乎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但是這場戰役的勝利對明朝卻有著不同的意義。後金在萬曆年間崛起於東北,在萬曆四十六年,後金建立者努爾哈赤釋出“七大恨”檄文開始對明朝宣戰。之後一戰輕取撫順,接著薩爾滸大敗明軍重兵十餘萬,之後幾年間,明朝喪失了遼東七十多做城池。之後後金便成為了明朝在遼東防務上面的苦主,遼東的邊防問題也成為了明朝君臣最為頭疼的難題。
更為尷尬的是,在於後金開戰之後,明軍從未取得過一次說的過去的勝利,這不但讓明朝君臣毫無顏面,也使得遼東前線明軍士氣低落。在天啟年間,遼東前線士氣低落到頂點,四處瀰漫著失敗主義,逃跑主義。當時的遼東經略高第甚至向朝廷建議,放棄遼東諸鎮,將兵力集中在山海關內防守。
在天啟六年,明軍這種逢戰就敗的局面才得以改善。那年正月,努爾哈赤率軍二十萬再次伐明,計劃掃清山海關外的一切障礙,並佔領山海關。結果在寧遠這座城池面前碰了釘子,而指揮這場寧遠之戰的就是當時的寧遠參政道袁崇煥。
最開始後金軍隊進展順利,接連攻克右屯、大淩河、錦州、小淩河等明軍八做堡壘,然後直奔寧遠而來。此時明軍大部已撤回山海關內,參與寧遠守城的只有袁崇煥和兩萬多明軍,而城外的後金軍隊則有二十萬。面臨著前有強敵,後無援兵的窘迫局面,堅守寧遠這座危城是需要莫大的勇氣。
天啟六年正月二十三日,後金軍隊推楯車,運鉤梯,步騎蜂擁進攻寧遠孤城,守城的明軍則用礌石,火球和火炮頑強抵抗。經過兩日的激戰,城外屍體如山,後金軍隊損失慘重,而寧遠還在明軍手中,傳聞皇太極被火炮擊中受傷,最後不得不撤圍退兵。後來清朝官員在清太祖實錄中寫道“上自二十五歲起兵以來,征討諸處,戰無不捷,攻無不克,惟寧遠一城不下,不懌而歸。”
這場勝利傳到北京後,引起的反響更為強烈,畢竟是與後金開戰以來獲得的第一場勝利。明朝上下歡欣鼓舞,認為遼東危機有了轉折。朝廷對有功將領大肆封賞,尤其袁崇煥,短短數月間,袁崇煥被擢升為遼東巡撫、兵部尚書兼右僉都御史,全面負責遼東防務。而袁崇煥也沒有辜負朝廷的期望,在第二年也就是天啟七年取得了更加輝煌的“寧錦大捷“。
兩年間的兩場接連而來的勝利,讓明朝恢復了一些“天朝上國”的尊嚴和自信,朝廷也少有的“慷慨”的對參與“寧錦大捷”的有關的,無關的人員大肆封賞,數百人被加官進爵,魏忠賢那位尚在襁褓中的侄子,甚至都被封為伯爵。
而真正的立功者袁崇煥卻遭遇了明升暗降,表明上加了一級虛銜,卻被剝奪了遼東巡撫的實職。寧遠之戰和寧錦大捷證明了,袁崇煥是位出色的將領,而這兩場勝利並沒有改變明朝在遼東戰場上的窘迫局面,此時將袁崇煥貿然撤下無異於自毀長城。奮勇殺敵的袁崇煥被撤職,怯懦致亂的戴君恩反而升官,明末的官場混亂可見一斑。
-
3 # 福建情人鄭天城
寧遠大捷是明末的一場戰役,也是明朝從撫順被後金攻陷以來的第一次勝仗,當寧遠大捷的訊息傳到京城後,城中空巷相慶,民心大振。
兵部尚書王永光向天啟皇帝盛讚袁崇煥的戰績,稱寧遠大捷的勝利是“遼左發難,各城望風奔潰,八年來賊始一挫”的一次大勝仗,天啟皇帝下旨稱:“此七八年來所絕無,深足為封疆吐氣”。
而與明朝相反,努爾哈赤在寧遠遭到了領兵打仗四十年來最嚴重的慘敗,此後的皇太極對此防線也是忌諱不已
回覆列表
寧遠大捷,是明末的一場廣為人知的戰役,也是袁崇煥的成名之戰。然而,如果告訴你這場戰役只斃敵數百,一定很難符合你對這場“大捷”的心理預期。“大捷”在人們潛意識的觀念之中,是指具有轉折意義的決定性戰役,是對敵方兵力的重大殲滅與摧毀,通常也是決定敵我雙方最終勝敗的分水嶺。
據《明熹宗實錄》記載:.....庚辰兵部覆遼東經略高第題:寧遠捷功奴夷首級二百六十九顆活夷一名降夷十七名獻俘報可.....薊遼總督王之臣奏:其覺華島敗而死忠足錄者姚與賢、李士登...與中千把諸人俱當錄者也。計上首虜至二百六十有九,皆得其名,系降夷與回鄉所識認者……覺華島之喪者七千有餘,商民男婦殺戮最慘。
而後金一方的史料,據《滿洲實錄》記載:二日攻城,共折遊擊二員,備禦二員,兵五百(其時,後金以功序列五爵, 置總兵、副將、參將、遊擊、備禦)。
從明軍的斬首數以及後金的史料來看,後金在寧遠一役中被斃數百都是可信的。有人認為是後金瞞報傷亡數量,但這是不可能的。一則,後金記載的傷亡數量,並不是用於雙方政治的宣傳,而是作為一種傷亡體恤的檔案記錄。二則,明軍報捷的斬首數量,經確認只有二百六十九顆。三則,後金的兵力也並沒經此役而大損。
事實上,後金軍攻擊寧遠城僅有兩天時間,後金見寧遠城堅炮利而無機可乘,便轉而進攻離寧遠約30裡的覺華島。覺華島為明軍在遼西海上囤積糧料的重要基地,其時島上有明軍七千餘、商民七千餘,糧草8萬餘石,船2000餘艘。而時值隆冬,海面結冰,無險可守,明軍鑿開冰濠卻旋被凍結。最終,島上一萬四、五千軍民悉遭後金屠戮,糧草及軍、商船皆被付之一炬。直至毛文龍率部襲擊後金的後方,努爾哈赤才聞訊從寧遠一線退兵。
單純寧遠守城戰來看,可以說是後金遭遇小挫。而把寧遠守城戰及覺華島之戰綜合來看,明軍可以說是慘敗之極,更遑稱是“大捷”。
後金軍多騎兵,機動靈活,原本就善野戰而不利攻城,遇堅城不克也在情理之中。後金在與大明的征戰中,更是利用其騎兵突襲的優勢,避實擊虛、各個擊破,而很少強攻堅城。寧遠之戰,乃被動防禦,不掌握戰爭主動,並非野戰圍殲,故而,不可能給後金軍隊以致命的重創。再從後金此戰之後,其軍隊的動員情況來看,也佐助了後金軍隊並沒有因“寧遠大捷”而大傷。
而那些所謂“(寧遠)炮過處,打死北騎無算..北騎謂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屍,號哭奔去....火星所及,(後金軍)無不糜爛”等等之類含糊之語,不過是出於明軍“謊報”戰功的習慣以及一些文人的意淫與想象,並不足為信。綜合來看,寧遠大捷不過是為大明樹立了“固守堅城”的典範,而就戰績而言,其實並無太大的意義。
參考史籍:《滿文老檔》、《明實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