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董江波

    如來和觀音不敢得罪金頂大仙,而且,各類事項還向金頂大仙彙報,其實原因很簡單:

    第一,金頂大仙實力強大。

    提到金頂大仙,我不由得想起另一個大仙來,那就是赤腳大仙,還有鎮元子,這類大仙,都是宇宙初誕太古時期,混沌交合之氣誕生的三千魔神中,剩下的數量稀少的倖存者。

    而且,實力不強,如果實力強,可能在開天大劫、龍鳳雙劫時,就給戰死了。正因為弱,反而僥倖活了下來。

    第二,這類大仙很尷尬。

    由於實力強大,但沒強大到可以開宗立派的地步。比如,燃燈道人,立不了派,只得加入元始天尊的門下,要拜元始天尊為師,元始天尊太尷尬了,燃燈比他輩份還大,這哪門子拜師啊,只好推說,讓他做副教主。

    當然,最後燃燈獲得羽翼仙助力,又獲得定海珠,具備了開宗立派的實力。

    這樣的尷尬情況下,這些大仙,赤腳、金頂、鎮元子最終還是投入了至高神昊天大帝門下。第三,毫無疑問,金頂大仙是昊天大帝的人。

    他在佛教山門前守著玉真觀,一是監視和監督佛門,畢竟,山高皇帝遠,萬一,佛教不聽話;二是,初期時,避免道教對佛教動手,因為,佛教的取經工程,鬧得有點兒大了。但到後期,則是監督為主了。

    昊天雖強,但也不會坐視九界各諸侯王有外心的,這種監視,理所應當。

    金頂這樣的身份,如來和觀音,敢得罪才怪。

  • 2 # 青田視野

    如果我說一句,在西遊世界裡有一位如來和觀音都不敢得罪的人,你會不會以為我在開玩笑?

    你還別不信這樣高段位的人真的存在。

    唐僧師徒歷經80難後來到一個仙氣飄飄的地方,悟空見師父坐在馬上怡然自得的樣子,有點佩服師父面對大神面不改色的表情,所以悟空在唐僧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猝不及防的告訴師父他們已經到達距離目的地最近的驛站了。

    果不其然唐僧還是那個慫慫的領導人,先是著急的下馬然後觀察此處出現的人,接著他們看到了一個特別顯眼的傢伙:

    只見一個道童,斜立山門之前叫道:“那來的莫非東土取經人麼?”長老急整衣,抬頭觀看,見他身披錦衣,手搖玉。身披錦衣,寶閣瑤池常赴宴;手搖玉-,丹臺紫府每揮塵。肘懸仙-,足踏履鞋。飄然真羽士,秀麗實奇哉。煉就長生居勝境,修成永壽脫塵埃。聖僧不識靈山客,當年金頂大仙來。”

    孫大聖認得他,即叫:“師父,此乃是靈山腳下玉真觀金頂大仙,他來接我們哩。”三藏方才醒悟,進前施禮。大仙笑道:“聖僧今年才到,我被觀音菩薩哄了。他十年前領佛金旨,向東土尋取經人,原說二三年就到我處。我年年等候,渺無訊息,不意今年才相逢也。”

    原來此人居然是等候唐僧師徒已久的金頂大仙,既然是道家中人為何會出現在靈山腳下呢?

    我們先從他的身份分析起。

    上文中說到,金頂大仙此人了不得:能夠經常赴蟠桃大會,參與蟠桃大會這樣規格的宴會對於公務員的要求可不低,那可是天界上流人士雲集的地方,金頂大仙是裡面的常客足以說明他的地位極高。如果這還不能夠證明,我們可以繼續看他對待觀音的態度,一般人面對觀音都是畢恭畢敬的,只有他敢埋怨她,這可不是一個小小的科員能夠做到的。

    金頂大仙說觀音在唐僧他們啟程之前,就先一步見到觀音了他還被觀音騙了,明明說好的等他們三年就可以,結果時間線一下子成為了14年,大仙這一肚子委屈必須說出來。

    我們來看看,觀音為何要同大仙打招呼呢?

    大仙道;“且住,等我送你。”行者道:“不必你送,老孫認得路。大仙道:“你認得的是雲路。聖僧還未登雲路,當從本路而行。”行者道:“這個講得是,老孫雖走了幾遭,只是雲來雲去,實不曾踏著此地。既有本路,還煩你送送,我師父拜佛心重,幸勿遲疑。那大仙笑吟吟,攜著唐僧手,接引旃壇上法門。原來這條路不出山門,就自觀宇中堂穿出後門便是。

    那麼,金頂大仙在這裡面扮演什麼角色呢?

    他算是玉帝派到西天的外交官,無論西天有任何動靜都會被他第一時間傳回去,所以觀音才會遵守規則,把唐僧他們的情況提前告知大仙。這樣看來他能夠赴蟠桃盛宴一則是他是玉帝倚重的人,二來應該是玉帝想要獎賞他在外面的辛苦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減肥後的贅肉怎麼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