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42898638258

    勿讓“必讀”綁架閱讀的初衷

    傾心於閱讀的人,應該像一個深耕細作的田園老農,或像一位精雕細琢的作坊匠人。他們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誘惑,靜默的形體下,有著一顆充滿情懷的心,在與作者跨越時空的對話中尋求價值的共鳴,這應該就是閱讀的初衷。可是,在我們的學生時代,當必讀書目以課後作業的方式而存在時,這種閱讀的初衷恐怕要大打折扣了吧。

    我們當然不能以這樣苛刻的標準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保持閱讀的熱情,但“必讀難讀”卻是一個難以繞開的話題,究其原因無外乎有這些:必讀的書目都是被規定的經典,學生沒有相對自由的選擇權,而學生的喜好傾向、閱讀能力各有不同,對於經典書目的閱讀水準也千差萬別。以作業形式出現的閱讀要求,過多地講究對段意的概括、人物的分析、讀後的感想,這些閱讀技法實則困囿了學生的視野,在徒增負擔的同時,也降低了他們的興趣。殊不知,“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透過閱讀要教會學生的不單是閱讀的技法,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培養一種自覺洞察、鑑賞和運用的能力。

    同時,我們不難發現,大多數必讀著作的創作時代與當下生活差異較大,學生對當時的社會變革、思潮很難有宏觀、準確的把握,這就帶來了閱讀的障礙。此外,必讀著作大多反映的是作家豐富的人生經歷和情感體驗,沒有一定人生閱歷的人,很難體會到其中的情感共鳴與價值認同,於是知難而退讓“必讀”更難讀。

    “必讀難讀”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質量。在以閱讀數量為基本標準的考核模式中,學生不得不海量地瀏覽,並絞盡腦汁地完成課後作業。但是,這些長篇大論、晦澀難懂的文章,是否會在他們的成長中留下或深或淺的痕跡呢?閱讀終究強調的是“以文化人”,它是最不能用“量”來評價的,單純地考慮“量”,就容易滋生功利之心,尚未積跬步就妄想至千里,這樣的閱讀無異於緣木求魚,徒增負累。閱讀的本質是教會你在儲存知識的過程中,喚醒內心的自我訴求,塑造個體的價值體系和處事方式,而這樣的獨特性和可貴性是急於求成的閱讀方式難以獲得的。更何況,閱讀是件功不唐捐的事情,堅持以“質”為基礎,注重日積月累,閱讀便會成為一次發現自我的旅途。

    在發現自我的旅途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興趣的由來需要給予學生更多自主選擇的空間。以名著的閱讀為例,你既可以選擇紅樓經典,也可以關注鄉土文學;既可以斟酌詞語的精妙,也可以品味立意的深遠。這些才是閱讀的初衷——給予一顆想要讀書的心足夠的包容,讓每一個人的品格可以得到自由而健全的塑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託裱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