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972058287788

    90年前,新月派詩人徐志摩離開馬賽歸國,當海船行駛在中國南海時,他面對洶湧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展紙抒發了他在1928年7月重遊康橋的感受,吟成《再別康橋》這首傳世之作。從此,《再別康橋》成為中國與英國文化溝通的一個紐帶。到英國訪學或遊覽的華人都希望看看徐志摩詩中的康橋。

    我第一次去英國時,導遊在劍橋嘆息橋上遙指著遠處的一座石橋說,那就是康橋!於是我們長槍短炮出動,拉近康橋,留下靚影。今年7月,我再遊劍橋,訪問了國王學院,才知道當年導遊引導有誤。

    劍橋市有一條河繞城而過,這條河叫劍河,也叫康河。康河兩岸楊柳青青、芳草萋萋,河上架著7座橋,每一座橋都有自己的名字,著名的有國王橋、數學橋、格蕾橋、嘆息橋等。劍橋大學31座學院大多依康河而建。

    花10英鎊進入國王亨利六世奠基的國王學院,國王學院於1441年開工,歷經幾代國王,100多年後才完工。從高大的屏風式門樓進入,迎面是前院和吉布斯主樓,右側是高聳入雲的大教堂。穿過主樓,是一塊比前院更大的後草坪和潺潺的康河。我從後草坪跨過磚石結構的國王橋,看到左手矗立著徐志摩詩碑。

    徐志摩於1921年赴英國留學,在劍橋大學當了2年特別生,學習政治經濟學。在康河的滋潤下,徐志摩接受了康橋的貴族教育,學會了像英國名士那樣喝咖啡和吸菸,崇拜英國詩人雪萊和拜倫。徐志摩回憶康橋給他的影響:“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

    1928年7月底,徐志摩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卻未能相遇。徐志摩站在國王橋上,一幕幕昔日的生活圖畫映現在他的眼前,《再別康橋》就是吟唱他當時的感想。90年後的7月底,我在徐志摩當年站立的國王橋上極目遠眺,藍藍的天上白雲在飛翔,白雲的下面,康河彎彎曲曲地伸向遠方。河邊翠色蔥蘢的垂柳沐浴在金色的Sunny下,讓我想起《再別康橋》中的詩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康河上飄蕩著撐篙的木船,右面是莊嚴肅穆的教堂和爬滿青藤的紅磚教室,綠藤紅磚交相輝映,呈現一派古意盎然的景象。左面是木柵欄圍成的草地,幾頭奶牛正在悠閒地吃草,河流、木船、教堂、奶牛……構成一幅動靜相依的畫面。我想,徐志摩當年見到的康河應該就是今天這樣的畫面吧?

    徐志摩回國後曾經擔任北京大學、南京中央大學等多所大學的教授,名聞遐邇。1931年11月19日上午,徐志摩搭乘“濟南號”郵政飛機由南京飛北京,在濟南因大霧迷航,飛機不幸墜入山谷。一代詩人徐志摩就這樣永遠化入了泥土,永遠定格在34歲。這一切,竟正如他詩裡寫的“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歷史竟然如此會捉弄人。

    蔡元培為徐志摩撰寫輓聯:“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都是詩,詩的意味滲透了,隨遇自有樂土。乘船可死,驅車可死,斗室生臥也可死,死於飛機偶然者,不必視為畏途。”

    徐志摩撰寫《再別康橋》80年後,2008年7月2日,國王學院在當年徐志摩有感而發的國王橋畔為他立碑,兩句著名的中文詩句鐫刻在來自北京的白色大理石上,原來國王橋才是徐志摩心目中的康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要強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