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甄杏

    二十四史的緣起

    明朝時,將《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合稱“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年間,《明史》行世,與“二十一史”合稱“二十二史”。此後把《舊唐書》併入其中,合稱“二十三史”。再後又把散佚的《舊五代史》依據《永樂大典》輯錄整理成書,經乾隆皇帝欽定,與“二十三史”合稱“二十四史”。其後,“二十四史”成為中華傳統史學領域中的“正史”。

    中國古代史書的編寫有多種體裁,“二十四史”採用的是紀傳體。這種史學體裁創始於司馬遷的《史記》。“本紀”按年代順序記敘帝王的言行和政績;“表”按年代譜列各個時期的重大事件;“書(漢以後改為‘志’)”記錄了各種典章制度的沿革;“世家”載述諸侯國的興衰和傑出人物的業績;“列傳”記載各種代表人物的活動。司馬遷創造性地把這五種體裁綜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系,故為以後正史所沿用。

    通行武英殿本的遺憾

    在1936年《百衲本二十四史》問世之前,清代乾隆皇帝“欽定”的《武英殿本二十四史》(簡稱“殿本”)即為清朝和民國兩代研究中國歷史最為通行的正史版本。但“殿本”的編纂者多為御用史官,他們往往為當朝帝王和時政左右,不僅避諱頗多,而且史實錯訛亦不可計數;加之當時編修典籍、查核原文極為不易,編書時常以學者背憶為準,更增加了錯誤機率。所以,“殿本”的校勘不僅存在大量單字的錯誤和避諱,還存在段落顛倒、整段文字脫落丟失等錯誤,這些缺漏為後世遺害甚多。

    磨礪十八載的絕世百衲本

    鑑於“武英殿本”的種種缺陷,民國之初,著名國家大師張元濟先生產生了“重校正史之願”,發誓要彙集善本,重新校勘輯印一部古本全史,恢復中華正史原貌。他秉持“續古代文化之命,續民族文化之命”的強烈使命感,廣泛搜求各史最佳善本。克服了社會動盪、戰火紛飛、校勘輯錄工作多次蒙受損失等重重困難。他於當年涵芬樓附近,設立編校中心。張元濟先生為確保版本無失,甚至字字精心校勘,頁頁仔細脩潤。他為《百衲本二十四史》所做《校勘記》就達百餘冊。他還親自選定紙張、監督印刷、事事親力親為,前後歷時18個寒暑,至1936年,著作方與華人最終見面。

    百衲本,顧名思義即如僧侶補綴很多的衣服一樣,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修補合成一部完整的書,稱為百衲本。《百衲本二十四史》首先選用歷朝歷代最為優秀的版本為工作底本,然後再將各種流傳的版本加以參校,核准確有殘缺隨即補入。如此宏大之工程,堪稱“前無古人,功澤後世”。

    《百衲本二十四史》選用的都是時間最為古遠的善本。張元濟先生蒐羅彙集了珍貴的宋刻善本史書15種、元刻善本史書6種、明清初刻史書3種。如《史記》選用宋慶元黃善夫家塾本;《漢書》選用宋景祐刻本;《晉書》則以幾種宋刻本配齊;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書》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舊唐書》用宋紹興刻本;《新唐書》用宋嘉祐刻本;《舊五代史》世無傳本,用清人自《永樂大典》中輯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慶元刻本,宋、遼、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

    《百衲本二十四史》為史學界公認的“中國最佳全本正史”,具有極高的版本價值、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薛之謙的《釵頭鳳》用了哪幾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