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930064678816

    群文閱讀是群文閱讀教學的簡稱,是最近兩年在中國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簡單地講,群文閱讀,就是把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指導學生閱讀,並在閱讀中發展出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群文閱讀就是師生圍繞著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而後師生圍繞議題進行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

    群文閱讀是選擇一組(至少三篇文章)相關文章進行閱讀教學,而課堂時間又是短暫的,那麼怎樣在短暫的課堂時間內完成閱讀教學並達到老師和學生期望的效果呢?經過實踐摸索和不斷學習,我認為群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閱讀方法會為學生指明閱讀的方向,減少閱讀的時間,更好的達到閱讀的目標。現在我將總結出來的群文閱讀方法與大家交流一二。

    多個文字的閱讀首先要有精準的讀書方法。在實施群文閱讀的教學中,我們要學會指導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

    2017年10月我設計了一篇關於《欲揚先抑,好文章》的群文閱讀教學設計,並進行了課堂實踐,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來談談我所採用的三種閱讀方法具體是如何實施的。

    圍繞“欲揚先抑”的議題,我選取了三篇文章進行組合,分別是:《母雞》 、《阿麻的故事》 、《阿長與山海經》。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三處(三個環節)閱讀,依次指導學生運用了快速閱讀、精讀和跳讀三種方法。

    一、速讀---快速自讀

    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是:“讀一讀,說一說:簡單說說文中的描寫物件在最初分別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怎樣的形象,最後定格在我們心中的又是怎樣的形象?”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選擇讓學生採用快速自讀的方法。

    在這個教學環節中之所以讓學生採用快速自讀的方法,原因如下:1、這三篇文章組合在一起篇幅較長,閱讀量很大,不適合齊讀,也補適合精讀。課堂剛開始,對文章不熟悉,也沒有閱讀氛圍,更不能馬上就使用跳讀。2、這一環節的閱讀只是讓學生達到熱身的作用,把學生逐步引入文字,快速自讀讀更自由。雖然是快速自讀,但一定要要求學生是小聲的自讀,而不是默讀。小聲自讀的聲音更容易把學生引入閱讀的氛圍,而默讀達不到這樣的效果。3、這一環節我要達到的閱讀目標有三個:第一,大致瞭解三篇文章的主要內容;第二,找出文章的三個描寫物件,並能簡單概括出他們的形象。3、透過對描寫物件的形象概括總結出這組文章共同的寫作手法:欲揚先抑。設定的問題比較簡單,學生透過快速自讀就能達成閱讀的三個目標。4、這三篇文章的內容都比較淺近,學生運用快速閱讀的方法可以節省大量的課堂時間,沒有必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精讀和齊讀。

    二、 精讀---選篇精讀

    課堂教學的第二環節是:“細讀文章,理一理:結合文章具體內容,理一理文中對描寫物件從抑到揚的情感具體是怎樣變化的?”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選擇讓學生採用精讀的方法。每個小組選擇其中一篇進行精讀,可以從描寫物件的外表、動作或者與之有關的事件方面結合文章具體內容進行分析,其它小組進行補充。有了老師對第一篇文章的精讀引領,後面幾篇文章的學習孩子們就可以獨立完成了。

    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選擇讓學生選擇一篇進行精讀,原因有四。1、短短四十分鐘的課堂不可能每篇精讀,時間有限。尤其是《山海經》一文篇幅過長,學生只選擇一篇進行精讀,閱讀時間得到了保障。2、閱讀是有深度的。在第一環節已經初讀的基礎上,我們在這一環節需要的是有深度的閱讀。3、這一環節設定的問題是“理一理文中對描寫物件從抑到揚的情感具體是怎樣變化的”,談到“具體”二字,我們的閱讀就必須是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有目標的閱讀。只有精讀才能解決我們設定的問題,只有精讀後才能進行具體的分析。4、我認為沒有讀書聲的語文課堂是遺憾的,即使幾篇文章共讀的課堂我也設計了朗讀品味的環節。葉聖陶《<</span>精讀指導舉隅>前言》中這樣寫到:“像這樣把精讀文章作為出發點,向四面八方發展開來,那麼,精讀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帶讀許多書。”這不正是我們實施群文閱讀的目的嗎?所以,在群文中選擇一篇文章精讀細品是必須的,這也是我們學習方法的引領環節。執教中我往往指導學生“學語文就要細細讀、慢慢品,讀中思、思中悟,品出其中的味道,悟出其中的感情。”

    三、跳讀

    課堂教學的第三環節是:“抓住每篇文章最詳細的事件,分清欲揚先抑寫作手法的詳略安排”。學生活動:快速跳讀文章,抓住每篇文章中最詳細的一件事,分清詳略。在這個環節裡,明確學習目標之後,我指導學生採用了跳讀的方法。

    跳讀法就是讀的時候,頭腦中帶著問題,只擷取文章中的關鍵部分,尋找問題的具體答案,採取跳躍、選擇閱讀的方法。一旦找到了問題的具體答案,便立即停下來,跳讀法也是快讀的一種形式。如果略去冗餘的單詞,文章所表達的思想並不受太大的影響。這種閱讀方法也能幫助孩子較好的實現閱讀量增高的需求。

    在這一環節之所以採用跳讀,是因為文章雖多、篇幅雖長,但在快速自讀和選篇精讀的基礎上對文章內容已經十分熟悉了。這時我們的閱讀應該是直奔問題“詳略安排”。此時的閱讀,學生只需要十目一行,迅速抓住筆墨最多、印象最深的關鍵事件。兩三分鐘之內學生就已經能夠說出:《母雞》一文最詳的是母雞照顧教育雛雞一事 ;《阿麻的故事》 一文是阿麻患癌擺渡攢錢為村民修橋一事;《阿長與山海經》一文是阿長為“我”買《山海經》一事。再一問學生,這三件事屬於抑還是揚,學生馬上就能得出結論:這三件事都屬於揚的部分,自然這種寫作手法是抑少揚多。

    透過這堂課的教學實踐以及最終達到的良好效果,我領悟到“讀”也是各式各樣的,不同的文章和不同的問題設定所採用的閱讀方法必然是不一樣的。在教學中切忌只告訴學生“讀”,一定要給學生明確閱讀的方法。

    其實群文閱讀的方法還有很多,教無定法,以學定教。在群文閱讀教學實踐的道路上,我們都在摸索,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謹以此文與大家交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暗黑23賽季用什麼英雄上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