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句話要反過來說,並非是大禹治水成就了夏王朝,而應該是大洪水成就了夏王朝,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很多民族歷史上記錄的這一場毀天滅地的大洪水,對於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端。
大禹最終能成為眾望所歸的首領與他治水的功績密不可分。而他之所以能夠成功的降服洪水,在傳說中是因為他一改前邊治水者堵的做法,而合理的選擇了疏的方式。不論是築壩的堵,還是挖渠的疏,如今都是應對洪水的主要方式之一,採取何種方式只是取決於哪一種在當時的情況下更合適。
然而卻很少有人去分析過堵和疏這兩種方式,除了在防洪能力之外背後所蘊藏的其他區別。就堵來說,修建水壩,將洪水鎖住,隨著洪水水位的升高,在加高水壩,這就是水來土掩的方式,也是一種最常用的方式,禹的父親鯀就是採取的這種方式。且不說這種方式本身的好壞,只是這種方式卻有一種個人自掃門前雪的侷限,在當時一個部落只需修建好自己村落附近的大壩就行了。
同樣疏也是如今防洪採用的常用方式,特別是在面臨特大洪水的時候,大壩無法承受水位不斷升高帶來的壓力,為了保護一些重要的地區,便開始人為的疏導洪水,引導洪水進入並淹沒洩洪區,從而保證自己需要保護目標不受洪水的淹沒。相比於堵各人自掃門前雪的方式,疏無疑需要更大規模的組織力、協調力與配合。採用疏導洩洪,與單純建壩的堵不同,它需要選定洩洪區,人員的轉移,設定保護區域,形成上下游區域聯動,才能最終的完成好疏這個任務。
而實現這一切的關鍵,便是對於洪水範圍內的部落有著更強的控制力與統率力,也就是說需要更高的協調與組織能力。大禹正是藉助治水對於周圍的部落擁有了其前邊的首領堯舜所不能企及的掌控力,而正是憑藉著這超越前代對周圍部落的掌控力,其子啟才能最終建立其夏朝,使得中華文明從矇昧階段,正式進入到了國家的階段,開啟了中華文明的發端。
其實夏朝能夠得以成功建立,除了大禹藉助治水從而得以大幅度加強了對於內部的控制力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以夏為代表的黃河文明最為強大的對手,卻正好消亡了。穩定了內部,又沒有了強敵,才最終使得夏得到了穩步的發展。
在2018年初,中國正式將良渚古城遺址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良渚是四五千年前,活躍在長江流域的一個強大文明。從如今的考古來看,它甚至比夏王朝更早的進入到了國家的時期。良渚擁有著超凡的玉石雕刻工藝,同時也擁有著令人驚歎的水利工程技術,其在5100年前修建的水壩,可以抵抗短時間內875毫米的降雨,其水壩形成的庫區面積可以達到8.5平方公里,而這發生在大禹治水的一千年前。
而長江流域存在著如此強大的良渚文明,卻一直是中原地區黃河文明的大敵。2015年入選中國年度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蔣莊遺址,是良渚文明發現在長江以北最大的聚集地。然而在蔣莊遺址中發現了大量儲存完好的屍骨,然而奇怪的是這些屍骨有三分之二都是青壯年,同時有一半屬於二次埋葬或者火葬,甚至有相當部分屍體缺失了身體的部位。
隨著考古的進行,越來越多的證據將這些屍骨奇特的情況指向了戰爭。蔣莊遺址處於良渚文化的北部邊緣,是良渚文化與大汶口文化的交界地帶,可以說是當時良渚古國的邊防要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而從蔣莊遺址的發掘來看,蔣莊遺址的時間是5000多年前到4000多年前,大約持續1000多年的歷史,這也就是說,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曾經在興化蔣莊一帶,對峙交鋒了近1000年,這個時間佔據了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五分之一,大約等於從宋代建立到現在的時間。
在這麼漫長的時間裡,生活在蔣莊的良渚人不斷與中原的大汶口文化以及後續的龍山文化為代表的黃河文明發生著衝突。但從1000年裡蔣莊遺址一直存在,至少說明了良渚文明在衝突中並沒有戰敗。有一種說法是,良渚文明就是傳說中中原的大敵九黎族蚩尤氏,但畢竟那都是久遠的傳說目前無法得到確切的證實。
然而這麼強大的良渚文明,卻突然在4000多年前消失無蹤了。而隨著良渚文明的消失,黃河流域的文明失去了外部最大的敵人,長江流域也再也沒有了能夠與黃河流域分庭抗禮的強大文化聚落。
在大約4000年前,大洪水的到來;在大約4000年前,良渚文化突然間消失;在大約4000年前,夏朝建立中華文明開始進入了有序發展的軌道,這難道都是巧合?
在央視綜藝節目國家寶藏中,介紹玉琮王的節目中周冬雨扮演的那位滔天洪水來臨前仍然不停的琢玉的良渚大祭司。是的,大家也許注意到了,這裡又提到了洪水,這裡又提到了洪水。即便是擁有高超水利技術的良渚人也仍然無法對抗的洪水是什麼樣的洪水。唯有上古的大洪水而已。
而在對於前邊蔣莊遺址的考古中這個觀點也得到了證實。
良渚文明最終的消失,很可能就是大洪水造成的結果。
在上古時期,幾乎無可抵抗的大洪水席捲了全球,良渚文化恐怕是毀滅在大洪水中全球諸多文明之一。然而不得不說的是完成了大禹治水偉業的中原文明,在藉助治水鞏固內部統治,又乘著最強大的敵人良渚在洪水中消亡的機會,真正的崛起,從此打開了文明興盛的大門。
其實這句話要反過來說,並非是大禹治水成就了夏王朝,而應該是大洪水成就了夏王朝,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很多民族歷史上記錄的這一場毀天滅地的大洪水,對於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端。
大禹最終能成為眾望所歸的首領與他治水的功績密不可分。而他之所以能夠成功的降服洪水,在傳說中是因為他一改前邊治水者堵的做法,而合理的選擇了疏的方式。不論是築壩的堵,還是挖渠的疏,如今都是應對洪水的主要方式之一,採取何種方式只是取決於哪一種在當時的情況下更合適。
然而卻很少有人去分析過堵和疏這兩種方式,除了在防洪能力之外背後所蘊藏的其他區別。就堵來說,修建水壩,將洪水鎖住,隨著洪水水位的升高,在加高水壩,這就是水來土掩的方式,也是一種最常用的方式,禹的父親鯀就是採取的這種方式。且不說這種方式本身的好壞,只是這種方式卻有一種個人自掃門前雪的侷限,在當時一個部落只需修建好自己村落附近的大壩就行了。
同樣疏也是如今防洪採用的常用方式,特別是在面臨特大洪水的時候,大壩無法承受水位不斷升高帶來的壓力,為了保護一些重要的地區,便開始人為的疏導洪水,引導洪水進入並淹沒洩洪區,從而保證自己需要保護目標不受洪水的淹沒。相比於堵各人自掃門前雪的方式,疏無疑需要更大規模的組織力、協調力與配合。採用疏導洩洪,與單純建壩的堵不同,它需要選定洩洪區,人員的轉移,設定保護區域,形成上下游區域聯動,才能最終的完成好疏這個任務。
而實現這一切的關鍵,便是對於洪水範圍內的部落有著更強的控制力與統率力,也就是說需要更高的協調與組織能力。大禹正是藉助治水對於周圍的部落擁有了其前邊的首領堯舜所不能企及的掌控力,而正是憑藉著這超越前代對周圍部落的掌控力,其子啟才能最終建立其夏朝,使得中華文明從矇昧階段,正式進入到了國家的階段,開啟了中華文明的發端。
其實夏朝能夠得以成功建立,除了大禹藉助治水從而得以大幅度加強了對於內部的控制力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以夏為代表的黃河文明最為強大的對手,卻正好消亡了。穩定了內部,又沒有了強敵,才最終使得夏得到了穩步的發展。
在2018年初,中國正式將良渚古城遺址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良渚是四五千年前,活躍在長江流域的一個強大文明。從如今的考古來看,它甚至比夏王朝更早的進入到了國家的時期。良渚擁有著超凡的玉石雕刻工藝,同時也擁有著令人驚歎的水利工程技術,其在5100年前修建的水壩,可以抵抗短時間內875毫米的降雨,其水壩形成的庫區面積可以達到8.5平方公里,而這發生在大禹治水的一千年前。
而長江流域存在著如此強大的良渚文明,卻一直是中原地區黃河文明的大敵。2015年入選中國年度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蔣莊遺址,是良渚文明發現在長江以北最大的聚集地。然而在蔣莊遺址中發現了大量儲存完好的屍骨,然而奇怪的是這些屍骨有三分之二都是青壯年,同時有一半屬於二次埋葬或者火葬,甚至有相當部分屍體缺失了身體的部位。
隨著考古的進行,越來越多的證據將這些屍骨奇特的情況指向了戰爭。蔣莊遺址處於良渚文化的北部邊緣,是良渚文化與大汶口文化的交界地帶,可以說是當時良渚古國的邊防要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而從蔣莊遺址的發掘來看,蔣莊遺址的時間是5000多年前到4000多年前,大約持續1000多年的歷史,這也就是說,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曾經在興化蔣莊一帶,對峙交鋒了近1000年,這個時間佔據了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五分之一,大約等於從宋代建立到現在的時間。
在這麼漫長的時間裡,生活在蔣莊的良渚人不斷與中原的大汶口文化以及後續的龍山文化為代表的黃河文明發生著衝突。但從1000年裡蔣莊遺址一直存在,至少說明了良渚文明在衝突中並沒有戰敗。有一種說法是,良渚文明就是傳說中中原的大敵九黎族蚩尤氏,但畢竟那都是久遠的傳說目前無法得到確切的證實。
然而這麼強大的良渚文明,卻突然在4000多年前消失無蹤了。而隨著良渚文明的消失,黃河流域的文明失去了外部最大的敵人,長江流域也再也沒有了能夠與黃河流域分庭抗禮的強大文化聚落。
在大約4000年前,大洪水的到來;在大約4000年前,良渚文化突然間消失;在大約4000年前,夏朝建立中華文明開始進入了有序發展的軌道,這難道都是巧合?
在央視綜藝節目國家寶藏中,介紹玉琮王的節目中周冬雨扮演的那位滔天洪水來臨前仍然不停的琢玉的良渚大祭司。是的,大家也許注意到了,這裡又提到了洪水,這裡又提到了洪水。即便是擁有高超水利技術的良渚人也仍然無法對抗的洪水是什麼樣的洪水。唯有上古的大洪水而已。
而在對於前邊蔣莊遺址的考古中這個觀點也得到了證實。
良渚文明最終的消失,很可能就是大洪水造成的結果。
在上古時期,幾乎無可抵抗的大洪水席捲了全球,良渚文化恐怕是毀滅在大洪水中全球諸多文明之一。然而不得不說的是完成了大禹治水偉業的中原文明,在藉助治水鞏固內部統治,又乘著最強大的敵人良渚在洪水中消亡的機會,真正的崛起,從此打開了文明興盛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