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祥子談歷史

    三國後期,蜀華人才匱乏,已到了“軍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地步,先主劉備僅存碩果大將魏延,卻在諸葛亮死後,全家慘遭楊儀毒手。表面看,這一切似乎是魏延與楊儀的個人私怨,其實背後隱藏著諸葛亮的穩蜀大計。

    《三國志·魏延傳》記載: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使自發。

    第一道密令,是諸葛亮五丈原病逝前給丞相府長史楊儀、司馬費禕和護軍姜維等人下的,告訴他們:自己死後,不要發喪,讓魏延斷後,姜維次之,帶著隊伍悄悄退回漢中。如果魏延不服從軍令,你們就不用管他了,繼續執行退軍計劃。

    《三國志·魏延傳》裴注引《魏略》記載:令延攝行己事,密持喪去

    第二道密令,是諸葛亮單獨給魏延下的,告訴他:我死後,你接替我管理好軍隊,密不發喪,迅速退回漢中。

    對此,裴松之認為,這是敵國的傳聞,不可為信。但是,祥子卻認為這道密令是真實存在的。

    諸葛亮死後,楊儀派費禕前去魏延軍營傳達丞相的遺命,令其為大軍斷後。當費禕達到魏延軍帳,將丞相的遺命告訴了魏延。這時,魏延的第一個想法怕是“楊儀假傳遺命”。因此,魏延才會毫不猶豫應道:“丞相雖然不在了,但是還有我嗎,怎麼輪得到楊儀來命令我。”

    見此,費禕假意迴應:“楊長史只是個文官,不懂軍事,我會把你的意思告訴他,他會聽從你的安排的。”

    當費禕一出魏延營門,便飛馬疾馳而去。這時,魏延感到中間可能存在什麼誤會,想要追趕費禕問個清楚,卻是已經來不及了。魏延暗歎一聲,派出親信哨探前去了解楊儀等人的動靜,誰知哨探回報,楊儀他們已經帶著大軍向漢中緩緩撤退。

    這一下可把魏延氣得不輕,自己被當成棄子丟在了這裡。

    隨後,魏延只得率領手下的小股部隊快速繞至楊儀等人前方,並將沿途所遇棧道盡數燒燬,將楊儀等人堵截路途。這時,魏延、楊儀二人先後給劉禪上書,相互控告對方叛變。接著,楊儀命令軍隊重新打通一條前往漢中的道路,並率領軍隊日夜趕路。見此,魏延又率領麾下提前趕到南谷口,準備在此阻擊楊儀等人。

    楊儀聞報後,立即遣大將何平前去攻打魏延。何平來到谷口,大罵魏延不仁,趁著丞相屍骸未寒欲圖叛亂。魏延士兵聽後,深恐落下叛賊之名,紛紛逃離魏延而去。魏延心下驚慌,急忙帶著兒子以及少數親信逃向漢中。楊儀心下大喜,立即派馬岱率領騎兵追殺。最終,馬岱提著魏延的首級趕回交令。楊儀當即起身對著魏延的首級猛踩幾腳,恨聲道:“庸奴!復能作惡不?”隨後,又將魏延三族誅殺。

    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楊儀返成都,本以為自己有平定“魏延叛變”之功,還是大軍撤退的主事人,想著諸葛丞相職位一定會由自己來接任。結果卻是大相徑庭,劉禪任命他為中軍師,卻沒有部屬,如同一個“光桿司令”,顯然有明升暗降之嫌。同時,因魏延之事,楊儀在朝中頗受非議。而諸葛丞相之位卻由威望大不如他的蔣琬接任,被劉禪加封為尚書令,不久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

    建興十三年(公元235年),楊儀因多出怨言,先被削職為民,並流放到漢嘉郡。後來,仍不思悔過,又上書誹謗大臣,而且言辭激烈,最終被朝廷捉拿下獄,不久自殺身亡。

    說白了,楊儀與魏延之間的矛盾激化,應該是被諸葛亮一手挑起的,而楊儀所做的一切,明顯又是為蔣琬“作嫁衣裳”,從而也引出了諸葛亮的第三道密令。

    第三道密令,是在最後一次北伐之前,諸葛亮曾密告劉禪:楊儀性情急躁狹隘,提議百年後由蔣琬接任,蔣琬之後由費禕接任。

    那麼,諸葛亮三道密令的目的究竟何在呢?

    楊儀、魏延皆是劉備生前重用之人,到了諸葛亮作為第二代蜀漢政權的領導核心,還勉強可以壓制楊儀、魏延兩位蜀漢老臣。如果楊儀、魏延二人尚在,作為威望不足的蔣琬想要成為蜀漢的第三代政權領導核心,絕對會遭遇重重阻力,稍有不甚,極有可能引發蜀漢內部大亂。

    想想楊儀連魏延這樣的大將都不放在眼裡,更何況“後輩”蔣琬呢。當初,楊儀便是先主手下的尚書,而蔣琬只是個尚書郎。

    因此,可以說諸葛亮的三道密令,達到了“一箭三雕”的目的,從而保障了蜀漢政權的順利交接與平穩過度,只是大將魏延死得太過可惜了。

  • 2 # 愛尚文史

    魏延謀反一案,確實疑點重重,魏延之死,可以用“身不由己”四個大字形容。

    我昨天還在說這個問題,諸葛亮的死前遺命,存在很大的問題!他的最終目的,是想把魏延、楊儀兩人都壓制住,而讓遠在京都的蔣琬接管自己的政權以及軍權。諸葛亮到死,依然希望蜀國延續之前的“軍政一體”制度。

    諸葛亮想讓蔣琬跟自己之前一樣,獨攬軍政大權於一身。結果蔣琬一年之後開始病重,無法打理軍政要務,按照諸葛亮的遺命,又把這個權利傳給了費禕,費禕之後便是宦官黃皓的專權。

    實際上諸葛亮太過於自信了,他的這種做法並不是很高明,他只想到蔣琬、費禕等人忠心於漢室,那蔣、費之後呢?反而促成了宦官專權的局面,得不償失。如果他當初像劉備一樣,將軍政大權分而制之,蔣琬總管政權,魏延或者楊儀總管軍權,就不會被黃皓輕鬆弄權了。畢竟軍權不會落到黃皓的手裡,他始終都會有幾分忌憚。

    不光如此,諸葛亮的一封“死前遺命”,還斷送了蜀國兩大中堅人才的性命,導致蜀軍自相殘殺,損失了無數的蜀國軍士,使蜀都也相繼陷入戰火之中,大大損失了蜀國的整理力量。

    諸葛亮臨死前,打出了哪三道密令呢?一起來看一下。

    第一條密令:是發給楊儀的

    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第二條密令:是發給劉禪的密表

    密表後主曰“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

    第三條密令:根據《魏略》記載,諸葛亮給魏延也發了一道密令。

    令延攝行己事,密持喪去。

    如果這三道密令都是真的,那麼?諸葛亮的最終目的,正如我之前所說,他想把魏延、楊儀兩人都壓制住,攬權於蔣琬一身,再度延續蜀國“軍政一體”的政治體系。

    而且!諸葛亮實際上還有一道密令。就是蔣琬之後,讓費禕接替蔣琬的位置。這道密令是劉禪派李福去詢問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密授給李福的。

    所以!諸葛亮的最終目的,就是想延續“軍政一體”制度!他選了兩個最忠心蜀漢的心腹,來獨攬軍政大權,他認為這樣必定萬無一失。可他失算了,蔣琬只上任一年,就病重不能輔政了。費禕上任的時間也不是很長,僅僅十年,十年之後花落誰家?諸葛亮並未給出明確的指示,反而被宦官黃皓找到了可乘之機。諸葛亮死後十年左右,蜀國的大權就落在了黃皓的手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哪首歌能讓你有一種回憶的感覺?我每次聽《送別》會有一種畢業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