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錘的石頭

    古人流傳下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受益匪淺。那麼我們這個會留下一些什麼給我們的後人呢,

    大錘我們身處一個科技的時代,會把當今更多的東西透過照片及電影儲存下來,讓後人去了解我們這個時代的生活,

    古代那麼多名人,可我們透過網路查詢大多是畫像及一些文史學家透過史書記載想象的畫出人物,我們並不知道古代

    生活的條件,當時的街道是怎麼樣子。而這些我想不管多少年後,我們當今這個時代的特寫很容易透過科技讓後人所瞭解。

    中國的第一部電影1905年的走軍山,距今也才100多年。當時的電影也僅僅是譚鑫培老先生所拿手的幾個短片

    而近100年來科技發展已經從專業的電影拍攝團隊發展到個人都可以拍攝斷影片,著名的APP抖音在2018成績單裡有一條非常有意思

    這一年你透過抖音看過了多少城市。後人想去研究去追溯我們今天的時候,我想那就太容易了。

    這些只是片面我們留給後人的東西,我想更多更有價值的東西都會被儲存下來,讓我們感恩這個時代吧。

  • 2 # 山中月2

    物質不滅 精神永存

    世間,先有物質,後有人類。有了人類才有意識。人們常說:物質不滅,精神永存!沒錯。但物質是在變化的,有的變沒了,有的昇華了。今天我們所能觀察到的物質,不論是大自然恩賜的還是人類創造的,都是進化和再造的結果。在進化的過程中,適者生存,不適者消亡。有些物質儘管還生存著,但仍在不斷地變化,只是很緩慢細微而已,以至讓人們難以覺察到罷了。

    地質學家根據地質和地下物考察推論:約幾千萬年前,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乃是一處浩翰的“西海”,而今西海何在?早已變為“桑田”。“萬里長城”是實實在在蜿蜒於中華大地的”長龍”吧,很對。須知:從戰國到秦始皇天下一統,再到明朝時仍在對長城修修補補。斷斷續續一千多年的建修,到現在也才兩千多年的時間,還有幾處能完整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多乎?不多哉”!

    “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五步一樓,十步一閣”。“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歷經數十載,皇帝過二代,工程浩大,建築宏偉,造作精緻的“阿房宮”而今安在?“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現在也只有考古者去探遺蹟拾碎瓦片。

    孔丘李佴孫武子誰見過?即便是與他們同時代的人能相識的也是少得可憐。但是他們的教育理念,哲學觀點,軍武思想傳給了後世人,這才是最豐厚的財富,真正的“國寶”。屈原杜甫岳飛早已作古,但是他們的不朽詩作,可歌可泣的愛國憂民精神永遠激勵著後世的人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句詩不知激勵了多少後世人去求實、探索、追尋真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一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不知喚醒了多少後世人應該去憐愛蒼生;“壯志飢餐胡虜肉,談笑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一首《滿江紅》不知號召了多少後世人奮起抵禦強虜外辱,才使中華民族不至於亡國滅種。

    上世紀六十年代父輩們在納涼時常常對一些古諺語討論得津津有味。“養兒不如我,買田做什麼?”我那時聽了也是雲裡霧裡不知其理。現在略有所悟:“養兒不如我,買田做什麼?”在封建時代的舊中國,人們發了財首先就是買田地造房屋置家業。一是滿足自己的需要。二是有財富留給後人。能成為富豪世家豈不美哉!但諺語所質疑的是:兒子不如老子,似劉阿斗之輩懦弱無能守不了業。買田置業有何益?後人不爭氣,田地再多也敢賣,家業再大也會敗。如此說來把什麼留給後世人最好呢?從極小處著眼,一個家庭有家業留給後人比沒有強,但是隻能逞一時之強,不敢說長久。能把良好的家風傳給後人才是寶中寶。有良好的家風家教能使後人既能守業又能創業,使其立於不敗之地。從大的方面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重要的是把精神財富留給後世。其中包括優秀的歷史文化,自立自強的民族精神,勇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意志,使之國強兵壯民富天下安。在此還要補明的是:我不是說一個國家和民眾就不需要物質財富的繼承和享有,而是兩相比較,精神財富排頭,物質財富緊隨其後。只要有精神財富的引領,物質財富就可以再創造。縱觀歷史,物質的萬里長城萬年以後也會坍塌風化的,只有中華民族牢牢築在心底的精神長城才會永遠不倒!宏偉豪華的“阿房宮”早已灰飛煙滅;唯有杜牧的《阿房宮賦》還在警世後人。橫看世界,蘇聯在上世紀末也解體了。是它不夠強大威攝嗎?不是。是國家和民族沒有了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民眾丟失了信仰,自我解除了思想武裝。人心亂,民心散,蘇聯玩完。從古今中外,從歷史到現實,如蜻蜓點水般過場,丟擲個人觀點難免有失偏頗,望有興趣者探討指正,致謝。

  • 3 # 待曉兒

    王國維曾經提出來“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像諸子散文,六朝駢文,唐宋詩詞,明清小說等等。到了現在,不算用科技才能實現的影視藝術,以文學來說,我們最有可能留下成績的是故事。

    詩歌散文已經失去傳統,沒有現實根基的作品只能是用來欣賞,沒有太多實用價值。而小說故事不一樣,明清之際雖然有很多經典小說,但在文壇上占主導地位的依然是詩文,小說寫得再好,也是飲牛賣漿者道聽途說之言,地位極低。小說真正作為一種藝術來被接受是在五四。五四小說雖然形式意義大過內容,但它把小說在人們眼中的價值放大了。

    之所以說是故事,而不是正統意義上的小說,是因為現在的正統文學是自封的,不能引起讀者共鳴,這個從銷量就能看出來,沒有讀者認可的小說在當下時代沒有價值,不能代表我們這個時代。而通俗文學的崛起讓我們發現了另一條路,金庸、瓊瑤、甚至一些網路小說的作家,不要認為通俗文學價值低,能擁有廣大讀者、能對廣大讀者產生影響的作品就是成功的作品。用正統理論分析那些正統文學看不起的網路小說,一樣可以分析地頭頭是道。看不起同類不代表強大,為抬高讓人看不懂的正統文學地位就去貶低通俗文學,這是建立文壇統治地位的常用手段,說穿了,鬼扯而已。

    我們有豐厚的文化積累,在安定的環境裡有豐富的想象空間,最主要的是生活的快節奏需要一種文學來給人舒緩心情,能說這種文學沒有價值嗎?給人身心愉悅永遠是文學藝術的第一性。所以我們生活在一個故事的時代,打破古老傳說,容納新的傳奇,這是我們留給後人的財富。

  • 4 # 金秀雲樂佳

    名聯哲理,世世茫茫,時光冉冉,留不住朱顏玉色,帶不去白壁黃金。富若石崇,貴若楊素,綠珠紅拂今何在?勸君放下憂思,來幾盤將帥車馬,遇快樂時須快樂。青山迭迭,綠水融融,走不盡楚峽秦關,填不滿心潭慾海,智如周瑜,勇如項羽,烏江赤壁總成空,請子且坐Pian刻,所幾句論古談今,得安閒處且安賢。·.“.…”

  • 5 # 大中華AAA

    是的,中國詩詞文化從《詩經》開始,到漢賦、唐詩、宋詞、元曲至今,無數的名篇名句被人們代代相傳、韻味無窮,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傳承現象,孩子們從小就能背誦幾首精典名句,“腹有詩書氣自華”被深深紮根於華人的心炅之中,堪稱文化瑰寶。

    中國古詩詞之所以流傳廣泛,的確與古詩詞的韻律有關,朗朗上口,便於誦讀,這也是現代文化所不可比的。然而,現代詩詞也到不至於就不能流傳下去。一方面,自由體詩更具有靈活性,只要你寫出精彩來就照樣會被流傳,比如《再別康橋》、《鄉愁》等就非常具有感染力;另一方面,現代人照樣可寫格律詩詞,如魯迅、毛澤東的詩詞就不亞於唐詩宋詞,常被人們廣泛引用。可見,現代文化完全能夠出詩詞精品,只要大家用心去寫,就不愁將來不會有“語不驚人”的好作品。

  • 6 # 王潤璞

    現在人在高科技的尖端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們的航天技術,已經到了舉世聞名的好成績,古時候嫦娥奔月的故事已經成為現實,人類登上太空有如探囊取物,手拿把攥,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到宇宙中吟詩作賦,古時候想都不敢想的事,成為現實,我想我們的後人應該以此感到驕傲與自豪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絲紅檀和金絲檀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