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偶偶小女孩
-
2 # 傑哥故事匯
“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的原文大意是:愛好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快樂的人。對於學習,知道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結合實際來說: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把興趣和你想學習的事情相結合起來,這樣做起來就會事半功倍。另外在生活中也要注重培養興趣,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自己心嚮往之之事,這樣才會讓自己有著百分百的熱情,從而激發自己的潛能,來達到“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一目的。
-
3 # 頤博盛世傳統文化
出自《論語》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評析】
孔子這句話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怎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對學習的熱愛。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習效果不一樣,自身的素質固然是一個方面,更加重要的還在於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態度或感覺。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對一門科目產生了興趣之後,自然會學得比別人好。
《論語》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句,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緊承好之者突出樂之者。這就如同數學中的邏輯推導,層層推進,使說理更加透徹,令人信服。
孔子反映了學習者的三種不同的境界,由低向高的三種境界。僅僅憑藉功利目的推動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之人與功利學習者不如以學習為人生最大樂趣的人。處於這個樂知者境界的人,會自發探索更廣闊的領域,在未來的漫長人生中保持強大的學習習慣,他會領略到一種人生中真真的無限自由和無阻無礙,超越日常生活的羈絆與無聊。而當初在同一起點的功利學習者和樂知者最終將會體悟到人生的艱難和空虛。
-
4 # 似水流年w
孔子的意思是:“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此為樂的人。”
體現了孔子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把學習看成是人生的一大樂趣和喜好,並加以推崇。
-
5 # 傲虎樓主
原文出自《論語》的《雍也》一章
原文的意思:
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這不僅反映了孔子的教學思想,而且也劃分了學習的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知道學習。因為學習,懂得了禮節,懂得了萬事萬物的道理,正所謂知書達理。從古到今,學習不僅是能夠增長知識才幹、掌握生存技能的方法,更是能夠透過學習,達到更高一層階級的機會。所以,任何一個人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學習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而且這個痛苦不像肉體上的痛苦,時間一長會有麻木性。這種精神上的痛苦,不僅每天保持更新,而且愈陷愈深,令人苦不堪言。這是學習的初級階段,也是接觸到學習門檻的重要階段,大多數的讀書人都止步於此,熬不過這個階段,也就是能夠儲粗淺懂得世俗道理,能夠保證自己的生存,能夠對世界萬物有基本的理解。
第二個層次:愛好學習。
當熬過第一個階段的痛苦的時候,就會在精神上享受學習的過程,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自我完善、自我修養、自我認知。透過對學習的不斷深入,逐步發現知識對於改造世界、改造人生的意義,並能夠透過知識,在某項領域、某項技能取得突破性進展,自己的學習成果能夠被人們所認識、所賞識,這是一種自我存在感的需要,一種高層次生活的需要,這個時候,人們會主動去學習,並且享受學習帶來的成就感。但是這種愛好不是興趣,更不是樂趣,這種學習是外部客觀因素影響了自身的主觀認識,強迫自身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致,以滿足自己愛好學習的心理需要,給自己找一個客觀評價自我價值的理由。
第三個層次:樂於學習
這是屬於一種個人追求的學習,這時候的學習不再是侷限於能夠在學術上有所突破,希望自己的學習成果能夠改變世界。而是希望透過學習能夠認識到世界的本源和人生的意義,透過學習和思考理解自然、道、規則的原點。這種學習是醉心於自己的本心要求的,是追求個人的最高境界的,不僅僅是一種興趣,更是一種樂趣。這種興趣、樂趣不是外部因素影響,而是確切的想希望自我內心的修煉,達到一種天、地融匯貫通的境界,屬於內因的要求,屬於自我對自我追求的認知和價值觀的重新定義。雖然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達到這種境界,由古至今,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的成為聖人,其次為大賢,可以說是寥寥無幾。這也是任何一個宗教想要透過教義、思考、修行能夠參悟或者達到的最終境界。
-
6 # 馳者劉悅
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的見解體現了孔子因人施教的人生觀!求知離開了樂趣,你就去看今日的那些被填鴨吧!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痛苦和無奈?即使被填出來了,也無非就是一本本涼透了的字典,於人生自由的興趣毫不盎然。
上古那個帝王,出巡於野外見一老翁在玩孩子們的遊戲,有些像現代人的打網球,用手裡的棍子去接擊天上飛來的棍子,於是他掛著滿意的笑容回宮抱老婆去了。從此他不用再去操心英華人怎麼跟太平軍勾搭,弄到了什麼外星武器。
人要真正往亂七八糟的腦袋裡裝點什麼東西,靠填鴨是做不到的,他願意他才去接受!你要強逼你兒子去裝逼,有朝一日他奪過你手裡的鞭子,保不定連本帶利再還你!太后吉祥,光緒不那樣想。
鄙人是當過農民工的,敬重那些飽學之士,特別是孔夫子他老人家那是五體投地,對他老人家從來不敢放肆!他老人家都這麼說了,那總是有體驗有根有據從人性出發的。沒有興趣去求知,還知個鳥?那些奸商,貪官,眼睛裡只有他們的欺世愚民的利潤,哪會管今後的你?
有知和無知,求知和求不知,自己在太陽下有了個奸賊的陰影!不嚇死自己才怪!然而你就是被附體了,甩都甩不出去!
回覆列表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評析】 孔子這句話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怎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對學習的熱愛.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習效果不一樣,自身的素質固然是一個方面,更加重要的還在於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態度或感覺.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對一門科目產生了興趣之後,自然會學得比別人好.《論語》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句,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緊承好之者突出樂之者.這就如同數學中的邏輯推導,層層推進,使說理更加透徹,令人信服.使用了頂針的修辭.頂針是一種較為常見的修辭.它是用前一句的結尾做後一句的開頭,使鄰接的兩個句子上遞下接、首尾蟬聯.在古詩文中使用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