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餘小魚

    你好,小魚最近剛看過《可愛的詛咒》這本書,裡面恰好是講述聖母型人格的,這裡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

    1.什麼是聖母型人格?

    《可愛的詛咒》一書中說,生活中總會有一些這樣的人,Ta將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家人、朋友和同事身上,甚至對陌生人也有求必應,一旦停止這樣做,就會覺得非常內疚。

    在他們看來,很多事情的優先順序都高於自己,結果,支援了所有人,卻讓自己崩潰。

    就像《可愛的詛咒》作者雅基·馬森,她也是聖母型人格,曾經在手臂骨折的情況下還堅持為家人開車,甚至一同去划船,直到醫生開出診斷證明,打上石膏,她才覺得自己可以歇一歇了。

    後來這件事引起了雅基·馬森的重視,她聯絡了一位曾經一起工作10年的心理治療師,針對聖母型人格進行研究,邁出瞭解除詛咒的第一步。

    他們發現聖母型人格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一如既往地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

    2.始終把友善待人作為唯一的行為準則,並因此受盡委屈。

    3.認為要讓別人喜歡自己、愛自己並接受自己,就必須按照別人認可的方式為人處事。

    4.面對強勢的人(如父母、老師、上司),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和需求。

    5.從不在大庭廣眾之下與人起爭執。

    6.總是想太多,總把錯誤歸因於自己。

    7.很多事情的優先順序都高於自己的身心健康,結果,支援了所有人,卻讓自己崩潰。

    8.心甘情願陷入他人期望的牢籠,雖然被壓迫得近乎窒息,卻不想改變,或者說無力改變。

    9.總是把時間、精力、金錢和愛奉獻給其他人,唯獨不留一點給自己,只有透過這樣的過度付出才能獲得安全感。

    2.如何評價這種性格的人?

    小魚認為性格本身沒有好與壞之分,只是說這種性格給當事人是否造成了某種困擾,或者帶來一些不好的東西。像聖母型人格就會給當事人帶來不好的情緒,表面上看和和氣氣,其實內心早已崩潰。

    但是聖母型人格並不是天生的,心理治療師雅基·馬森表示,聖母型人格的形成跟我們潛意識中的觀念息息相關。那是父母或看護人在我們小的時候植入我們大腦的,它們可以產生巨大的能量。

    問題是,很多深深根植於腦海裡的觀念源自我們的童年,而且通常可追溯到理性思維能力形成之前。於是,我們才會一直傾向於相信那些錯誤的、早就不合時宜的觀念。

    (1)被“特有化”的品質。

    所謂特最佳化的品質,是指父母通常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將一些觀念傳遞給子女的觀念。

    比如作者就提到,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把“堅強”這個品質傳遞給了她,而且讓她在“堅強”這個標籤下有了一個光榮的舉動。

    她當時正在騎馬,突然被馬甩了下來,一隻腳還別在馬鐙中,就這樣被拖行了至少10分鐘。她的後背在地上劃傷,流了很多血,但是不久竟然起身上馬,繼續騎了起來。

    後來這件事作為“英雄故事”在家族中廣為傳頌,而作者也主觀上把這種過分的堅強當成了自己應該發揚光大的積極品質。

    (2)死板的個人規則。

    以我為例。我家裡有姊妹三個,我是老大。在我很小的時候,父母常常跟我說:“你是老大,要多照顧弟弟和妹妹。”

    時而久之,老大的責任感就一直壓在我的心頭,成為我做事的一條規則。上學的時候我會帶著弟弟妹妹一起去上學,放學的時候會做飯給他們吃。到上高中的時候我還給弟弟洗頭,大學的時候每週幫他洗床單。

    那個時候我也在上學,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同時又是他們的“保姆”。我沒有任何怨言,因為照顧他們是我的責任。但是過分忙碌的生活讓我感到筋疲力盡。

    根據心理治療師雅基·馬森的研究,像這種“老大就要照顧弟弟妹妹”的個人規則,就是死板的,因為它忽視了當事人的感受和行為能力。

    當然,不管是被“特有化”的品質,還是死板的個人規則,這裡說這些並不是譴責父母的不是,而是為了找到聖母型人格的根源,繼而做出改變。

    如何走出聖母型人格的牢籠?

    作者雅基·馬森表示,改變聖母型人格,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我們的思維模式,情感模式及行為模式,通常已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固化。

    要改變這種情況,就要從邁向可控的一小步做起。每次只邁一小步,心裡想著,我們是在勇敢地為自己做一次克服恐懼的努力。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學會更多的說“不”。

    1.畫“責任餅圖”。

    第一步,在一張紙上畫一個圓,然後想一想你人生中的某個重要問題,可以是讓你覺得自己負有責任的事,或者是你覺得自己做得不夠而感到愧疚的事。

    第二步,把問題寫下來,然後問問你自己:誰才是真正應該對此負責的人?

    第三步,把餅圖分成若干小塊,在每個小塊上寫上其主人的名字。注意,做這個練習時要不假思索,讓自己下意識地袒露真相,不受原來那些“應該做什麼”的思維左右。

    例如,誰應該去照顧孩子?首先孩子已經6歲,可以簡單照顧自己,算一份。其他的幾小塊可以分成四等分: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幾個家庭成員。這時我們就可以清醒的認識到,做這件事自己並不是唯一的責任人,一旦哪一天沒有全天候待命,也不必自責。

    2.把“應該”變成“可以”。

    要想打破這些規則,就要打破“非是即非”或者是兩極化的思維。比如,我應該先洗碗。就可以改成:我可以先洗碗。

    這樣一來,就立刻多了一點點選擇性。讓我們知道,洗碗並不是一件必須的事情,而是可以選擇的。一旦用了”可以”這個詞,就聽起來輕鬆多了,自己的神經也可以不用一直緊繃著,更不必因為沒有去做某件事而感到自責。

    3.學會客氣地拒絕。

    推薦BEAR四步法,這一技巧的原理是駕馭呼吸的力量,讓它幫助我們平息突如其來的恐懼感。

    B表示呼吸,E表示讚揚,A表示接受,R表示尊重。

    當我們發現自己在進行一段艱難的對話或面對難以處理的事情時,就可以使用BEAR四步法。

    比如,同事想約你下班後喝兩杯,但是你不太想去。這時就可以調整呼吸(B),接著想一些讚美之詞(E):

    “特別感謝你的美意,這個時候能想到我(A),但是我今天特別累,想早點回家休息(R)。”

    最後請謹記:別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因為那些好意思為難你的人,都不是什麼好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當一個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