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得從海瑞救了齊大柱說起:
海瑞救下了齊大柱等人後,跟隨千戶到了浙江巡撫衙門,結果被晾在了那裡。
而屋中的鄭泌昌和何茂才倆人卻分析起京城來的兩封信,並最終得出結論,橫豎都是死,只有繼續逼高翰文等人“改稻為桑”,才有一線生機。
於是這倆人開始全身心對付起了海瑞,而沈一石那邊的高翰文也已經瀕臨淪陷的邊緣……
一、
鄭泌昌和何茂才一心要把浙江的水攪渾,意圖把嘉靖帝、司禮監、嚴黨、裕王等勢力全攪在一起,即使後面出了差錯,也要打斷骨頭連著筋。
隨後鄭泌昌講高翰文那裡,沈一石正在執行“仙人跳”計劃,可是海瑞和王用汲這裡軟硬不吃,該怎麼辦?
果然歪點子極多又兇殘的何茂才想出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利用百姓買糧的事做成通倭,這就是滿門抄斬的大罪,逼著海瑞讓淳安百姓低價賣地,鄭泌昌聽完都是一驚:
“老何,你瘋了,通倭可是滅門的罪呀?”
何茂才這一招非常妙,妙在這麼幾點:
高翰文不是高雅嘛,就跟他玩高雅,海瑞、王用汲不是聰明嘛,就跟他們玩聰明。你們倆聰明,想保護百姓,那就利用你們想保護百姓的心理,套路你,別忘了百姓可是愚笨的,套路了百姓,也就套路了你們!
由此何茂才找到了海瑞的弱點,最起碼在剛才的碼頭上,海瑞是支援老百姓四處買糧的,那麼老百姓要是買糧買出大禍來,也就成了海瑞被攻擊的點。
畢竟熟通律法的何茂才,在他手下弄個冤獄啥的,還是小菜一碟。
也就是按照計劃,他們先放出一個倭寇,再讓齊大柱去倭寇那買糧,再抓齊大柱,再讓海瑞去殺了齊大柱。海瑞殺了齊大柱,那麼百姓就不敢買糧了,必然低價賣地,如果海瑞攔住不讓賣,那麼餓死了人,就是海瑞的罪過。而海瑞如果不殺齊大柱,那麼海瑞也就通倭了。
好陰毒的招數啊!
那麼定好了對付海瑞的計策,我們再看看沈一石那邊,高翰文有沒有淪陷?
二、
沈一石帶高翰文領略了高雅的藝術之後,看得出高翰文對芸娘很是動心,但尚存的理智告訴他,還不能談雅,於是倆人來到了書房。
由於剛才的談雅,已經拉近了倆人的距離,給人一種遇到知己的感覺。隨後,沈一石就要亮賬冊了,說白了,其實是給高翰文施壓。
高翰文一聽讓他看賬冊,吆喝,想套路我?我不看,我也不聽……
“我呢,只當念給我自己聽,大人呢,只當沒聽見。”
這時候沈一石唸了一段賬目,不要覺得這些賬目只是一個數字,其實告訴了我們一個大問題:
朝廷之所以要“改稻為桑”,就是因為上一年戶部虧空了800萬兩銀子。而前面嘉靖帝到裕王府的時候,呂芳曾經彙報說,一匹絲綢國內能賣6兩,運到海外是15兩一匹。
而嘉靖三十九年,杭州、蘇州、南京織造局一共運出多少絲綢呢?
上等絲綢10萬匹運內廷織工局;上等絲綢5萬匹,中等絲綢10萬匹,印花棉布10萬匹送工部;二十萬匹絲綢共220萬兩銀子送內廷私鑰庫;10萬匹上等絲綢送裕王府,2萬匹上等絲綢封存……
摺合上等絲綢27萬匹,中等絲綢10萬匹,還有印花棉布10萬匹,220萬兩銀子,按照前面的賣價,上等11兩一匹,中等6兩一匹,共577萬兩銀子再加10萬匹棉布。
這些錢是嚴黨貪的嗎?
當然不是!所以,沈一石等於是告訴了高翰文,所謂的虧空,其實都虧到了嘉靖帝頭上!
我們看《大明王朝》不要以為前半部僅僅是倒嚴,其實各種細節都表明,嘉靖帝才是大明最大的蛀蟲!
三、
沈一石說這段話的深意,顯然高翰文是聽明白了,而且被深深震撼了,原來如此!
他以為這些絲綢都是先入戶部,再由戶部往外撥,想不到幾乎全部繞過了戶部,而進了大明朝的內廷,也就是嘉靖帝的腰包。
沈一石此時是想讓高翰文自動放棄跟海瑞和王用汲的同盟,同意“改稻為桑”,也就是同意百姓低價賣地。因為此時他面對的根本不是鄭泌昌和何茂才,而是當今皇帝,真正要“改稻為桑”的就是嘉靖帝。
而且百姓低價賣地,也是嘉靖帝默許的行為……
這等於徹底顛覆了高翰文作為一介書生的認知,用趙麗蓉小品中的話講就是:
“黑呀,真黑呀!”
尤其最讓高翰文震撼的是這句話:
“特解十萬匹火速押運北京,賞裕王妃李侯家。”
裕王乃是清流們的榜樣,是他們的希望,所有看不慣嚴黨所作所為的人都會依附到裕王身邊,把希望也寄託到他身上。可是沈一石硬生生地把希望給扯開了,血淋淋的真相擺到了高翰文面前。
高翰文還在嘴硬,不相信朝廷是這樣的:
“如果是那樣,朝廷就不用我來了!”
是啊,朝廷肯定是希望我來救百姓的,根本不是你所說的那樣,我也不在乎前程,告辭!
四、
沈一石無奈的說了一句:
“說輕一點,大人這是不解實情,說重一點,大人這是書生之見!”
隨後沈一石說了一段穿越時空的話,非常資本主義,大體意思就是講,百姓賣了地並不會餓死,因為買了地的絲綢大戶還是要僱傭人種桑樹,養蠶啊,採絲啊,人不死,糧食就不會斷啊,朝廷也不會讓老百姓餓死的。
哈哈,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誠不欺我:
“資本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他的全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流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當生產資料全部掌握在當權者手中時,無產者就是菜板上待宰的羔羊,沒有退路。
其實此時的高翰文有點動搖了,只是多年讀的書告訴他,沈一石說的這些話不對,至於哪裡不對,他並說不上來。
所以,一看自己就要淪陷了,急忙向沈一石提出了告辭。
沈一石一看,明白自己這個方式開導高翰文失敗了,不得不無奈地再次執行一開始的既定方案——“仙人跳”:
“大人能不能為在下耽誤半個時辰,請大人為舍侄女指點一下,廣陵散中的那個錯誤?”
由此也可知,高翰文畢竟是一個書生,那種“好為人師”的毛病就是改不了,一句話都沒推辭。明明透過剛才的對話,知道了沈一石叫他來的目的,卻還是選擇去教芸娘……
高翰文中計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他不夠圓滑,也沒有海瑞聰明,僅僅懷著一腔熱血來到了官場,雖然也有愛民之心,怎奈對方實在太強大,防不勝防,終於還是邁向了芸孃的琴房……
這件事得從海瑞救了齊大柱說起:
海瑞救下了齊大柱等人後,跟隨千戶到了浙江巡撫衙門,結果被晾在了那裡。
而屋中的鄭泌昌和何茂才倆人卻分析起京城來的兩封信,並最終得出結論,橫豎都是死,只有繼續逼高翰文等人“改稻為桑”,才有一線生機。
於是這倆人開始全身心對付起了海瑞,而沈一石那邊的高翰文也已經瀕臨淪陷的邊緣……
一、
鄭泌昌和何茂才一心要把浙江的水攪渾,意圖把嘉靖帝、司禮監、嚴黨、裕王等勢力全攪在一起,即使後面出了差錯,也要打斷骨頭連著筋。
隨後鄭泌昌講高翰文那裡,沈一石正在執行“仙人跳”計劃,可是海瑞和王用汲這裡軟硬不吃,該怎麼辦?
果然歪點子極多又兇殘的何茂才想出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利用百姓買糧的事做成通倭,這就是滿門抄斬的大罪,逼著海瑞讓淳安百姓低價賣地,鄭泌昌聽完都是一驚:
“老何,你瘋了,通倭可是滅門的罪呀?”
何茂才這一招非常妙,妙在這麼幾點:
高翰文不是高雅嘛,就跟他玩高雅,海瑞、王用汲不是聰明嘛,就跟他們玩聰明。你們倆聰明,想保護百姓,那就利用你們想保護百姓的心理,套路你,別忘了百姓可是愚笨的,套路了百姓,也就套路了你們!
由此何茂才找到了海瑞的弱點,最起碼在剛才的碼頭上,海瑞是支援老百姓四處買糧的,那麼老百姓要是買糧買出大禍來,也就成了海瑞被攻擊的點。
畢竟熟通律法的何茂才,在他手下弄個冤獄啥的,還是小菜一碟。
也就是按照計劃,他們先放出一個倭寇,再讓齊大柱去倭寇那買糧,再抓齊大柱,再讓海瑞去殺了齊大柱。海瑞殺了齊大柱,那麼百姓就不敢買糧了,必然低價賣地,如果海瑞攔住不讓賣,那麼餓死了人,就是海瑞的罪過。而海瑞如果不殺齊大柱,那麼海瑞也就通倭了。
好陰毒的招數啊!
那麼定好了對付海瑞的計策,我們再看看沈一石那邊,高翰文有沒有淪陷?
二、
沈一石帶高翰文領略了高雅的藝術之後,看得出高翰文對芸娘很是動心,但尚存的理智告訴他,還不能談雅,於是倆人來到了書房。
由於剛才的談雅,已經拉近了倆人的距離,給人一種遇到知己的感覺。隨後,沈一石就要亮賬冊了,說白了,其實是給高翰文施壓。
高翰文一聽讓他看賬冊,吆喝,想套路我?我不看,我也不聽……
“我呢,只當念給我自己聽,大人呢,只當沒聽見。”
這時候沈一石唸了一段賬目,不要覺得這些賬目只是一個數字,其實告訴了我們一個大問題:
朝廷之所以要“改稻為桑”,就是因為上一年戶部虧空了800萬兩銀子。而前面嘉靖帝到裕王府的時候,呂芳曾經彙報說,一匹絲綢國內能賣6兩,運到海外是15兩一匹。
而嘉靖三十九年,杭州、蘇州、南京織造局一共運出多少絲綢呢?
上等絲綢10萬匹運內廷織工局;上等絲綢5萬匹,中等絲綢10萬匹,印花棉布10萬匹送工部;二十萬匹絲綢共220萬兩銀子送內廷私鑰庫;10萬匹上等絲綢送裕王府,2萬匹上等絲綢封存……
摺合上等絲綢27萬匹,中等絲綢10萬匹,還有印花棉布10萬匹,220萬兩銀子,按照前面的賣價,上等11兩一匹,中等6兩一匹,共577萬兩銀子再加10萬匹棉布。
這些錢是嚴黨貪的嗎?
當然不是!所以,沈一石等於是告訴了高翰文,所謂的虧空,其實都虧到了嘉靖帝頭上!
我們看《大明王朝》不要以為前半部僅僅是倒嚴,其實各種細節都表明,嘉靖帝才是大明最大的蛀蟲!
三、
沈一石說這段話的深意,顯然高翰文是聽明白了,而且被深深震撼了,原來如此!
他以為這些絲綢都是先入戶部,再由戶部往外撥,想不到幾乎全部繞過了戶部,而進了大明朝的內廷,也就是嘉靖帝的腰包。
沈一石此時是想讓高翰文自動放棄跟海瑞和王用汲的同盟,同意“改稻為桑”,也就是同意百姓低價賣地。因為此時他面對的根本不是鄭泌昌和何茂才,而是當今皇帝,真正要“改稻為桑”的就是嘉靖帝。
而且百姓低價賣地,也是嘉靖帝默許的行為……
這等於徹底顛覆了高翰文作為一介書生的認知,用趙麗蓉小品中的話講就是:
“黑呀,真黑呀!”
尤其最讓高翰文震撼的是這句話:
“特解十萬匹火速押運北京,賞裕王妃李侯家。”
裕王乃是清流們的榜樣,是他們的希望,所有看不慣嚴黨所作所為的人都會依附到裕王身邊,把希望也寄託到他身上。可是沈一石硬生生地把希望給扯開了,血淋淋的真相擺到了高翰文面前。
高翰文還在嘴硬,不相信朝廷是這樣的:
“如果是那樣,朝廷就不用我來了!”
是啊,朝廷肯定是希望我來救百姓的,根本不是你所說的那樣,我也不在乎前程,告辭!
四、
沈一石無奈的說了一句:
“說輕一點,大人這是不解實情,說重一點,大人這是書生之見!”
隨後沈一石說了一段穿越時空的話,非常資本主義,大體意思就是講,百姓賣了地並不會餓死,因為買了地的絲綢大戶還是要僱傭人種桑樹,養蠶啊,採絲啊,人不死,糧食就不會斷啊,朝廷也不會讓老百姓餓死的。
哈哈,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誠不欺我:
“資本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他的全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流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當生產資料全部掌握在當權者手中時,無產者就是菜板上待宰的羔羊,沒有退路。
其實此時的高翰文有點動搖了,只是多年讀的書告訴他,沈一石說的這些話不對,至於哪裡不對,他並說不上來。
所以,一看自己就要淪陷了,急忙向沈一石提出了告辭。
沈一石一看,明白自己這個方式開導高翰文失敗了,不得不無奈地再次執行一開始的既定方案——“仙人跳”:
“大人能不能為在下耽誤半個時辰,請大人為舍侄女指點一下,廣陵散中的那個錯誤?”
由此也可知,高翰文畢竟是一個書生,那種“好為人師”的毛病就是改不了,一句話都沒推辭。明明透過剛才的對話,知道了沈一石叫他來的目的,卻還是選擇去教芸娘……
高翰文中計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他不夠圓滑,也沒有海瑞聰明,僅僅懷著一腔熱血來到了官場,雖然也有愛民之心,怎奈對方實在太強大,防不勝防,終於還是邁向了芸孃的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