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廣逵

    “名正言順”這個成語來自《論語》,來自孔子。《子路》第三章記錄了孔子與弟子子路的一番對話: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①,子將奚先②?”子曰:“必也,正名乎③!”子路曰:“有是哉④?子之迂也,奚其正⑤!”子曰:“野哉⑥,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⑦。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⑧,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⑨,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⑩。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⑪。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⑫!”

    這番對話通釋通釋如下:

    子路(問孔子)說:“(如果)衛國國君要您去治理國家,您要先做什麼?”孔子說:“真讓我做,就是正名分啊!”子路說:“有這樣的嗎?您太迂腐了,有什麼名分可正的!”孔子說:“真粗野啊,仲由!君子對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應該採取存疑的態度。名分不正說話就不順當,說話不順當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制度就不能規範,禮樂制度不規範刑罰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該怎麼做。所以君子有了名分一定能說出適合名分的話來,說出來的話一定能做。君子對於自己的言論,沒有隨隨便便的啊!”

    詳細註釋:

    ①衛君待子而為政:衛國國君要您去治理國家。衛君,這裡指的是衛出公。衛出公,名輒,衛靈公之孫。其父蒯聵被衛靈公驅逐出國,衛靈公死後,蒯輒繼位。在蒯輒任衛君時孔子曾和弟子們來衛國,蒯輒與孔子有過交談,所以子路有這樣的問話。後來蒯聵要回國爭奪君位,遭到蒯輒拒絕。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要正名,大概就涉及正國君名分的問題。父子爭奪君位的事是孔子不願見到的,當然更不願裹進去,當估計到衛國將要發生內亂,他便離開了衛國。“衛君待子而為政”只是一種假設。待,虛位以待。為政,治理國家。

    ②子將奚先:您打算先做什麼。子,您。將,將要,打算。奚,何,什麼。先,先做。

    ④有是哉:有這樣的嗎。是,這樣。

    ⑤子之迂也,奚其正:您太迂腐了,怎麼來正名分。迂,迂腐。奚其正,怎麼來正名分,有什麼名分可正的。其,用於議論中,表達反問語氣。

    ⑥野哉:真粗野啊。野,粗野。

    ⑦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君子對於自己不知道的,應該採取存疑的態度。其,自己。蓋,大概,應該。闕如,本來是“有空隙、有漏洞的樣子”,這裡引申為“有疑惑的樣子”。闕,同“缺”。

    ⑨刑罰不中:刑罰不得當。中,音zhòng,適中,適度,得當。

    ⑩民無所錯手足:本義為“百姓不知道該怎樣放自己的手腳”,引申為“百姓不知該怎麼做”。錯,同“措”。

    ⑪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所以君子有了名分一定能說出適合名分的話來,說出來的話一定能做。名,為……正名,給……名分。之,代詞,指代所名所言之事。必可言也,一定能說出適合的話。

    ⑫無所苟而已矣:沒有隨隨便便的啊。無所苟,沒有苟且的。苟,馬虎,隨意。而已矣,助詞連用,增強語氣,在這裡相當於“的啊”。

    解讀與點評: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這是一系列關係推理的過程,孔子的思維非常敏銳,大概這也是孔子經常思考的問題。

    沒有名分,即使是正確的主張,說出來也底氣不足,也可能根本沒有人聽,使正確的主張不能推行,而這些正確的主張正是合乎禮樂法度、推廣禮樂法度的主張,它不能被採納實行當然禮樂就興不起來,刑罰就不能適當,老百姓當然不知道究竟該怎麼做。

    從子路說“衛君待子而為政”的話來看,蒯輒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有任用孔子的意圖;從孔子回答子路的話來看,孔子也有從政的願望。只是不知後來蒯輒為什麼沒任用孔子,大概他怕孔子勸自己讓位吧。《四書集註》說:“是時出公不父其父而禰(mí,古代對已在宗廟中立牌位的亡父的稱謂,這裡用作動詞,繼承君位)其祖,名實紊矣,故孔子以正名為先。”孔子沒出任蒯輒的大夫,也使得孔子能全名節而退。

    孔子的正名思想,不單單可用於衛國的正君臣父子名分,還適用於正官吏等名分。按照孔子的觀點,名分不正.說出來的話就沒有人聽;沒有人聽,事情當然就辦不成。正名確實是必要的,“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名不正則言不順”是經驗之談,含有深刻的辯證思想,今天我們還常常說這句話,它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相輔相成。

  • 2 # 當年青山

    “名正言順”是個成語故事。出自《論語.子路篇》。子路問師傅孔子:“如果您去衛國執政,第一件事做什麼呢?”孔子想都沒想堅定地說:“一定要先正名分!(原文:必也正名乎)”子路非常迷惑,孔子解釋說:“名分不正,說話就不合理;說話不合理,事情就辦不好;事情辦不好,則國家的禮樂這類制度就不能興盛;禮樂不能興盛,則刑法政令不得當;刑法政令不得當,則人民百姓不知道如何是好(原文: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其實“名正言順”是兩個概念:“言順”的前提是“名正”。“名正”就是孔子說的“正名”。從孔子對子路的一番言論中,孔子表達了自己對社會發展的思考:他認為國家,社會如果想要良好運轉,其根本是人民是否過得安定幸福。而人民安定幸福的基礎是要有得當的刑罰給人民參考,知道什麼行為是底線不能做,什麼行為又能得到獎賞。而刑罰得當的前提是禮樂一定要興盛。因為禮樂是國家一系列制度的代表,他是奴隸社會的道德標準:把宗親關係和社會等級都劃分明晰。這是刑罰制定的基礎和前提。而興禮樂是孔子的一輩子的最大理想,也是唯一理想。所以要把這件事辦好前提,是作為執政官員,一定要說話合理。即“言順”,而“言順”的前提就是“正名”了!所以孔子說“名正言順”。但是如何“正名”呢? “正名”就是“名實相符”:事物的名字要和他名字的本質含義相吻合。即孔子對請齊景公說的治國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家講“無為”,而儒家講“無所為而為”,孔子認為每個社會上的人不可能“無為”,因為在社會關係上,每個“名”都有其相應的責任和義務。例如:在家庭關係中,就應該“父慈子孝”;在政府關係中,就應該“Regal臣恭”。只有做到“君行君之道,臣行臣之道”,才能夠“正名”。這樣一切才能順理成章說得通。所以孔子對子路說治國第一件事要“名正言順”!

  • 3 # 城市比較師

    這要從孔子的理想-建立大同世界說起。

    孔子關於“大同世界”的思想出於《禮記》,原文如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已.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建立大同世界的核心在於教化全體人民都要向善,而春秋時代是個不講規則的所謂禮崩樂壞時代。孔子認為上位的人要帶頭正身才能解決問題。如: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篇》)

    “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篇》)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篇》)

    春秋時期,子路問孔子:“衛君想請你幫他理政,您將先做什麼?”孔子說:“先正名分。”子路說:“老師,您太迂腐了,名分有什麼好正的?”孔子說:“你真魯莽.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教化不興,教化不興則刑罰不當,刑罰不當則老百姓不知所措。所以要先正。

  • 4 # 馬振廷1

    何為正,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謀其政必須有個官職,才有執行力度,人民才能服從,言順就是話語權,有官權有話語權,過去是一長制,那就是執行權,說白了就是一道聖旨的事。另一個內容,那就是讓人民有一個信仰去尊守,這個信仰讓人們能夠接受,接受了尊守了也叫名正言順,總而言之是政治的一個重要手段。

  • 5 # 使用者阿彌陀佛

    人生有位

    名正言順一生清,古今奪位敗名聲。

    君王鬩牆湧寃魂,代復昭雪白六月。

    曹操韜略奢家滅,歷代皇家椅鑄血。

    莫學子規霸巢喋,更恨狐妖侵獾穴。

    王朝覆滅神州新,乾坤民掌幸福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伊朗國防部長哈塔米表示,伊朗將打敗美國和以色列聯盟呢?